衡水中学教师成长记录(延安中学蔺治萍)

亲爱的姐妹们,大家好。

前两天我在微信上看了一篇文章叫“与狼成狼,与猪成猪”。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衡水中学教师成长记录(延安中学蔺治萍)(1)

衡水中学教师成长记录(延安中学蔺治萍)(2)

我很庆幸,从教的39年,特别是延中的21年,遇见太多的高人智者、益友良师,受到太多的关心帮助、精神激励,经历过本领不足的恐慌,也有过力不从心的挣扎,在一步步前行中完善、蜕变、成长。

今天,我向姐妹们分享我的几个专业成长的片段和感悟,与大家共勉。我发言的题目是“成长,因奋斗而精彩”。

衡水中学教师成长记录(延安中学蔺治萍)(3)

初进延中,从“站住”开始

2000年6月,我怀揣一颗忐忑又激动的心,从工作了12年的延长中学调入延中。这是我向往已久的教育圣地,敬仰其光辉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办学理念,向往名师云集、成绩耀眼、人人羡慕的工作环境。

衡水中学教师成长记录(延安中学蔺治萍)(4)

2003届是我的新起点,但开学第一天,我就遇上一件尴尬的事:误了升国旗。扣钱事小,丢人事大。这件事给我敲了个警钟:必须尽快熟悉工作环境,了解规章制度,融入新的团队。

很庆幸,延中人的豁达、包容、友善,让我很快融入了新的集体。6人教研组,段荣博,最小的年龄最大的“官”,一级教师管着五名高级教师。兴趣广人缘好,能说会道,风趣幽默,带着我们吃遍了延安的大街小巷,也带出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工作团队。

衡水中学教师成长记录(延安中学蔺治萍)(5)

特级教师吴明生,年龄最大、学识最高,敬佩他一个个冰冷数学问题背后的有趣故事。同慧老师,口头禅“好好干”。人常说: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同老师对工作的那种激情与劲头,不容同伴的我们有片刻的懈怠。封金川老师,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什么叫“奉献”。还有那些看起来新潮时尚、光鲜亮丽、工作起来却让男教师汗颜的美女们,让我惊叹、佩服。我从开始的新鲜,到压力后的觉醒,到觉醒后的努力。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课堂力求深入浅出、让复杂问题简单化;课后重视督促检查,让所教落地落实;每天至少两次进教室答疑解惑,三年几乎从无间断。换来的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不再恐惧数学”的状态,也换来了学生的好成绩、连年的优秀教师。我的感悟是:自我觉醒是人生改变的开始。

衡水中学教师成长记录(延安中学蔺治萍)(6)

各方期待,“逼”出来的潜力

2003年学校办了第一届火箭班,我很荣幸成为首届火箭班的数学老师,我的新搭档韩晓蓉,延中首届火箭班的班主任,学生闻声丧胆、说一不二、训你没商量,让学生又爱又怕的铁娘子。她的班可以一个周拿一个第一名,各种赛事无一例外。

这是一个会学习、能战斗、又团结的卓越团队。卓越的学生,需要卓越的教育,卓越的教育,需要优质的师资。火箭班学生不缺勤奋、不缺好习惯,不缺童子功,缺的是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新的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吸纳新方法、融合新理念,既要高屋建瓴,又要润物无声。

衡水中学教师成长记录(延安中学蔺治萍)(7)

团队的努力,造就了一个个卓越人才的涌现,50多名学生遍布清华、复旦等名校,仅西安交大就20多人。齐振民、李昱辰、赵亮,还有今天在座的已为人师的白雪琴,继承了班主任韩晓蓉的铁腕管理风格,学到了师傅刘晓茹的上课艺术。他们不仅在当年的考场上独领风骚,在今天的职场上也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骨干。好学生能逼出好老师,这段经历,我收获了高观点的解题策略,深入浅出、高低结合的教学主张,尖子生培养的经验。后来又连续带了五届火箭班,与刘晓茹、赵桂香、乔阿革等一群铿锵玫瑰搭档,心疼她们因工作压力大带来的无助与焦虑,感动她们为学生成长倾尽全力的付出与奉献。我的感悟是:成功往往是逼出来的,逼变了方向,逼明了目标,逼快了行动,被逼也是一种福气。

本领恐慌,在学习中提升

信息时代,面对教育理念的更新迭代、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知识内容的快速更新、教学方式手段的变化,使得教师出现职业恐慌、角色恐慌、成长恐慌。

我曾经面临过两次本领挑战。一次是2012年,这一年我荣幸的成为高考命题专家组成员,团队由5名大学教授和3名中学教师组成。这是个靠实力说话的团队,作为一名基层学校加入的命题新人,战战兢兢、少说话多干活是我当时的状态。凭着14年的高三经历,对考纲教材的如数家珍及解难题的能力,让组长没轻看我,但也不放心让我独当一面。

衡水中学教师成长记录(延安中学蔺治萍)(8)

一个偶然事件,给了我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一道由大学竞赛题改编来的高考题,在即将交审题组的前一天磨题会上,我经过反复推敲,发现了一个十分隐蔽的错误,我的质疑让命题组本来紧绷的神经更加紧张,他们说:蔺老师,你立功了。

这次亮相,我不仅证明了自己,更重要的是我在命题组有了话语权,考试中心也给我发出了长期参与命题工作的邀请,从第二年起,我成了命题组的骨干成员,直到自主命题结束。这段经历,让我再更加坚信“种瓜得瓜、天道酬勤”的哲理。就像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说的:“你所有在日晒雨淋、风吹雨打当中的奔波与辛苦,你所有偷偷躲在那书店里背下的诗句,在这一刻都绽放出格外夺目的光彩”。这段经历,也让我见识了真正的“牛人”有多牛。罗增儒教授的无所不知,刘三阳教授的精深通透,董安国教授的聪明睿智,刘哲博士的文字功底,还有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学术态度。与这么多智者同行,与自己敬仰的高人为伍,我虽然成不了“牛人”,但至少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

那几年,我一方面要承担火箭班数学课,另一方面还兼任高三年级教学副主任。压力大任务重,各种事排着队等着去干,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但我时刻提醒自己:教学是我的主业,一切杂事给课堂教学让路,守住课堂;加强学习、不断完善授课艺术,守好课堂;几年下来,我的业务实现了从经验层面向理论层面的转变。

2015年,省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启动,我成为首批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与省内顶尖名师的近距离接触,迎来了另一个挑战。我有他们没有的荣誉,却比不过他们傲人的成果,“才不配名”让我心虚,新一轮的奋斗只为名副其实。我给自己定了“三一”学习方案:一个听书网站、一本专业杂志,一本学术专著。“三会”工作目标:会讲课、会讲座、会写作。我在教学与科研两条轨道上追赶超越,几乎牺牲了所有的午休。几年的努力,有了上到教育台、下到基层学校的讲座,有了核心期刊论文,有了课题、有了专著、有了教学成果。我的感悟:专业成长没有捷径,唯有学习。

深度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钱伟长先生说:你不上课,就不是个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

近几年,我有幸参与了省上各层次人才体系的评审,见的越多,收获越多,感慨也越多。科研是中学教师的短板,一线教师畏研、怕研现象严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方向,找不到抓手。方向在哪?抓手又是什么?我的感悟是:方向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抓手是课题研究。

关于教学方法,冯恩洪教授在《中国好课堂》中说:教学方法没有最好,适合就好。适合就是因材施教。记得在延长县中学工作的12年里,因为学生基础弱,我采用的是题型教学法和编码复习法。题型教学法,多题一解,多题归一、形成规律,一招制胜,帮助基础弱的学生快速提高学习成绩。编码复习法,将知识数字化,穿线结网,帮助学生从杂乱走向清晰。进入延中后,学生基础好,思维活跃,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升成为主要目标。需要学习更先进的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构建深度学习课堂。我受京派专家张思明、海派专家陈永平、美国专家安东尼的影响与启发,总结出了“交流生成式”“高低结合”“厚薄转化”等教学法及“深入浅出”“从直观开始”“管中窥豹”等教学策略和主张。

衡水中学教师成长记录(延安中学蔺治萍)(9)

课题是科研的抓手。课题是一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及追问,课堂遇到的种种问题,只有借助课题研究在课堂中得以求证。有人说: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有了课题,科研就有了方向,思考就有了价值,成果也有了展示的平台。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颁布,如何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落地,成了工作室当时思考的问题,鉴于此,工作室申报了《高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课题,总结出了“核心素养培养的十大途径”,出版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一书。所以有人说:课题是课堂的事,课堂是课题的家,带着课题进课堂是每一名教师必备的行囊。课题研究,有助于课堂品味、教学深度的提升,也有助于教师由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衡水中学教师成长记录(延安中学蔺治萍)(10)

同伴互助,在共同体中成长

一个人可能走的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延中不仅仅名师云集,更有一个有利于大家成长的平台和机制;有一个个手把手教你成长的师傅;有一群“为了你一课,我会倾全力”的教研组的同伴。我在延中带过5个徒弟,她们的勤学好问、一节不拉的听课,让我一刻都不敢懈怠,“青蓝工程”让师徒共进、教学相长,也培养出了一个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优秀的青年教师。

衡水中学教师成长记录(延安中学蔺治萍)(11)

2014年到2015年,我的三个工作室先后创建。在学校的鼎立支持下,工作室以“队伍培养、教学研究、辐射引领”为抓手,依托专家引领、课题研究、任务驱动,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打造成长共同体。几年的努力,提升了成员的理论素养,推出了一批成果,也形成了一个有引领力的名师团队。成员由最初的8人发展壮大为现在的22人,遍布全省10所学校,进入省三类骨干体系人数由原来5人发展到现在15人。其中郭博的拼搏钻研,常海英的缜密思维,张岚、张延霞、王金亮、陆强的执行力,王龙、张志强的技术支持,让工作室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成果丰富多彩。工作室的送教下乡、名师讲堂、专家报告,足迹遍布教育台、北京、河南、西安等30多个地市及学校。公益捐赠学术刊物240册、赠送专著1000多册,助推更多的教师专业成长,使工作室真正成为“教学研究的集散地,名师成长的孵化器”。

姐妹们,奋斗是成长的阶梯,成长因奋斗而精彩。延中的发展史就是延中人的奋斗史,延中的平台就是延中人成就梦想的舞台。我是这个舞台的幸运儿、受益者,知恩、感恩、报恩,是我必修的功课。让我们不忘师者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做延安精神、延中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让延安中学,再创辉煌!

最后,祝大家节日快乐,家庭幸福,芳华永驻!谢谢大家!

(该文系作者在学校庆祝三八妇女节大会上的发言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