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济南的邂逅角(济南人文印象之林雨朋友沙龙圈)

文 | 术德生

林雨朋友沙龙圈是济南民间读书会的品牌之一。林雨老师是山东电台的知名主持人,退休后做了这个朋友沙龙,定位为:无目的美好交往,有资源自然整合。

印象济南的邂逅角(济南人文印象之林雨朋友沙龙圈)(1)

三年前我参加了他们在酒酷的一场主题为朗诵诗文的活动。酒酷落座在大明湖畔,古色古香,鲜花美酒,群贤毕至,从北窗望去是残留的一截济南明代的古城墙。

我是从《林雨一刻钟》的电波中认识林雨老师的。她甜美的声音从电波传出的人生哲理,对刚入社会的我多有智慧的启迪。1993年我20出头,刚刚中专毕业,听这个节目已成了习惯。九十年代中期,林雨老师写有一本散文集《春雨集》,20年前我与妻子相恋时,我曾送了她写的这本书。

印象济南的邂逅角(济南人文印象之林雨朋友沙龙圈)(2)

2015年,林雨老师在品聚书吧负责经营,尼采读书会当时正缺场地,我去找过她。她欣赏我办读书会的情怀,但委婉地告诉我太理想化。如今想来,她是对的,书吧有巨大的经营压力,公益读书会做得再好,光凭情怀也是不能够落地的啊。

那天她见到我,第一句就问:你们读书会办的咋样?我说每周有三四场活动,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其实,举办类似朋友圈沙龙这类文化活动是很费心的。好在我们有提供长期固定场地的东湖大厦的元一堂,黑蜻蜓模特公司,又有山东省大剧院伸出援手,更好在我们一大群追求纯粹精神的同道中人。一想到这些美好,我就满怀幸福与感恩之心。

印象济南的邂逅角(济南人文印象之林雨朋友沙龙圈)(3)

做好自己,感染别人。美好呼唤美好。一群美好而纯粹的人一起做美好而纯粹的事,吸引更多美好而纯粹的人一起做更多美好而纯粹的事,就如滚雪球般良性循环起来。

这次参加林雨朋友圈沙龙的朋友们明显的阴盛阳衰,前六位分享朗诵古诗词的都是女士。林雨老师说该有位男士上场了,我接受了她的邀请,上台朗诵了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竟被林雨老师当场叫好,台下掌声雷动。

印象济南的邂逅角(济南人文印象之林雨朋友沙龙圈)(4)

刚下场,林雨老师说你朗诵的大受欢迎,得来个返场。这可真是份惊喜,于是又返场来了段王之涣的《渭城曲》。这次朗诵为什么被叫好呢?因为我对这首词相当熟悉,那几年每天练科学发声时都要背到这首词,练过三年时间1000多遍。

活动结束下楼时,一位女士对我说,你这个年龄正是做事业挣名利的阶段,想不到也这么爱古诗词,真是难得。其实,这样的选择不正符合林雨老师办朋友圈沙龙的“一群美好的人分享美好的事”的理念吗?当物质生活大大丰富,我们就该放慢脚步,听听心灵的声音了,让心灵丰富、愉悦而美好。

印象济南的邂逅角(济南人文印象之林雨朋友沙龙圈)(5)

古诗词中的文字之美、意境之美、哲理之美,恰好就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大明湖畔,杜甫、辛弃疾、李清照、元好问、赵孟頫、曾巩、王渔洋……这些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千古名句,这份历经沧桑却一直绵绵不绝的文脉,今天在酒酷有个接续与传承,酒酷的老板徐峰先生以他忧国忧民的士之传风,写下了那首荡气回肠的《济南的春天》,文脉未断,文脉在民间,文脉在中国文化的古典之中,《诗词大会》的余热不但不减,如春风又绿明湖岸一般,像林雨朋友圈沙龙这类古诗词朗朗在济南这座古城如火如荼般焕发新的生机了。

尤其活动的最后环节,林雨老师的摄影师同事与她老伴的感人发言,那是两位过来人的人生智慧的结晶啊。压轴大戏是林雨老师朗诵的朱敦儒的《念奴娇 老来可喜》,她说28岁时就莫名喜欢上了,现在她与老伴最喜欢的装修房子,装扮生活,那是他们活出纯粹的自己,无限地热爱生活,把生活过成艺术的生动例证啊!审美的生活,过日子过成诗,生活艺术化,这样的人生才值得一过。

印象济南的邂逅角(济南人文印象之林雨朋友沙龙圈)(6)

印象济南的邂逅角(济南人文印象之林雨朋友沙龙圈)(7)

作者简介:术德生,行走在铁路线上的阅读达人,思辨悦读慧、尼采读书会的发起人。

【壹点号 山东创作中心】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