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特色美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咸安三味烹调乡村振兴大餐)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彭翠楠 通讯员 胡剑芳 李婷婷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香城泉都”咸安如何作为?“要构建区乡村三级服务体系,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体系,让‘乡愁味’ ‘民俗味’与‘生态味’完美融合,激活乡村振兴。"区委书记顾兴旺说。

用特色美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咸安三味烹调乡村振兴大餐)(1)

用特色美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咸安三味烹调乡村振兴大餐)(2)

用特色美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咸安三味烹调乡村振兴大餐)(3)

“乡愁”大菜引客来

绿水青山绕,生态如画美,原味乡愁间……6月11日、12日晚,咸安特色美食登上央视科教频道(CCTV -10)《味道》节目,贺胜鸡汤、萝卜圆、宝塔肉、竹筒烧豚饭等6道主菜及20多道地方特色乡土菜一个小时的热播,天南海北咸安人屏前共品这一道道乡愁味道。

“央视热播贺胜鸡汤及‘一鸡三吃’梗火了之后,美食一条街的线上、线下生意更火了。”旅宁鸡汤负责人陈天瑞笑道。

贺胜桥镇党委书记沈中说:“千辛万苦让贺胜鸡汤品牌回归,千方百计成立了贺胜鸡汤协会,如今全镇上下正全力服务养好鸡,鸡肉深加工,餐饮一条龙等一二三产业,让鸡汤成为乡村振兴的幸福产业。”

在桂花镇刘家桥,以桂花燕子鱼、桂花桑拿鸡为主打的系列桂花菜成为10多家农家乐招牌菜。高桥萝卜圆、萝卜汤系列成为餐桌上的香饽饽,也是激活文旅发展的重要元素。

如今,咸安区共培育出“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107个,“桂花礼”系列特色产品获评“湖北十大创意礼品”第一名,一个萝卜,撑起白水畈田园综合体,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936家,诞生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3家,地道美食、原味食材成为乡村振兴大餐中的主菜。

“民俗”浓汤碗碗香

“ 鱼门拳”民俗展演、“斗茶”表演、民乐演奏、马桥乡村记忆馆正式揭牌等文化惠民活动热闹非凡……今年3月,咸安区马桥镇3000余亩油菜花海引来数万名游客竞相打卡。

“碧波描艺观鱼游,鱼在水中善穿逐。”鱼门拳作为马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每次民俗展演必被点名。马桥镇已将樊塘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定位为传统武术民俗名村,还通过麻塘学生教学、老屋改造为鱼门拳馆,来开馆授徒、有序传承。

高桥的山歌《姐乐吔》唱响央视,桂花镇村民陈宗华的山歌空旷浑厚自带流量……这些文化基因厚植在人们心灵深处,在田园野趣、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里交织,吸引着一波又一波游客前来追寻体验,打卡留念。

修旧如旧却焕然一新的熊家湾里,幢幢民居弥漫鄂南民俗味;黄荆塘新村,以“赏花品茗”与“诗意田园”为主题,以“渔”为文化特色的窑咀·渔乐湾,成为流连忘返的梦里水乡……“民俗与农旅”融合碰撞,项目建设提颜值、升功能、修文明,传统村湾,为乡村振兴大餐添上一碗碗浓汤。

“生态”主食最可口

全域山青水秀,洞奇泉温。西凉湖、斧头湖生态如画,碧波无际。桂花、楠竹纳翠吐芳,稀有动植物繁多——海量生态资源成为咸安乡村振兴大餐的可口“主食”。

素有书乡、云乡、竹乡、茶乡、花乡五乡之称的大幕乡是块生态璞玉。辖区内风景优美的西山下村,争取资金1300万元,依托生态资源办起特色民宿。与武汉15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了集艺术创作、餐饮、住宿为一体的艺术写生基地,每年春秋两季迎来千余名美院学生踏青、写生。

星星村三组村民陈佳,投入5000万元资金在万亩竹海打造生态农业园景区,户外拓展、水果采摘、休闲观光,生意十分红火。36户村民中,有一大半都在景区工作,一部分村民以土地要素入股,一部分村民将土地出租——这个景区给村民贡献3份收入。

为抓住市区一体,三产融合发展红利,全区正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完成村庄规划编制55个,建设乡村客房1111间、特色餐饮店204家、特色菜品30道,特色农业采摘基地80多个,熊家湾、刘家桥等多个美丽乡村现已融入武汉城市圈网红打卡地。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