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出殡一般什么时候(丧仪队列怎么安排)

丧事出殡一般什么时候(丧仪队列怎么安排)(1)

现时生活中,在正常生活形态下,就一般农村家庭来说,操办丧事,父辈、己辈、子辈三代,家庭家族中人;已出嫁的姑母、姊妹、女儿等婆家人;母亲娘家人、妻子娘家人、儿媳妇娘家人等;同事同仁、同学同门、知己好友、庄邻熟人等,二三十桌人很正常。送丧一般是与逝者和孝子等较为亲近的人,家庭状况不同,人数也有区别,但大体不会少于三五十人。作为群体性活动,总要有个秩序,这是社会活动的基本组织要求。出殡送丧是礼仪事项,更应该讲究位份和先后。所以需要列队。既然列队,就需要讲究组成和次序,谁在前?谁在中?谁在后?应当事先安排好,防止出现差错或事故,以有条不紊圆满完成丧事事项。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官方的统一指导和规范要求,不同地区、不同地域、不同人群等,丧仪队列安排差别很大,有的事项和解释甚至相反。影视作品的编导们有时也很随意,将特定的丧仪队列搬上银幕,全国人民都在看,很容易走偏,误导效应很大。我们以丧礼规范文本《仪礼》《礼记》《朱子家礼》等为依据,援采民间习俗,结合当今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对出殡送丧的队列进行分析,供大家参酌。

(一)古法礼俗的送丧安排

1、《仪礼》关于送丧

《仪礼》在商代就有,西周时大体定型,是儒家研习礼仪的主要范本和教材,《礼记》就是儒家学子学习《仪礼》的资料汇编。《仪礼》的礼仪设置以“士”为基本对象,所以叫“士丧礼”“士虞礼”等。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三千多年,《仪礼》都是政府管理当局指定的礼仪操作的规范文本。

关于出殡送丧,《仪礼---既夕礼》有:“商祝执功布以御柩。执披。主人袒。乃行。”基本意思是:商祝执拿小功之布于柩车之前导引,士八人于柩车两旁执披。丧主袒露左臂,柩车始行。按《仪礼》《礼记》等的记述,古典时期,出丧棺柩是用车拉的,“执布”“执披”等就是用丧服孝布拴在柩车上拉车,拉车的基本标准是八个人,拉车人即“商祝”,指特定的礼仪执事人员,相当于后世的抬棺杠工。其他与逝者或逝者家庭比较亲近的人也可以帮忙拉车,丧礼的规范术语叫“执绋”,也就是送丧。有资料介绍,刘亚楼死的时候,林彪为其“执绋”,其实就是关系较好感情较深的人舍不得送一程。

按《仪礼》的设定,大体上来说,出殡的丧仪队列分三大部分:前面是铭旌、明器(和仪仗),中间是棺柩,后面是送丧人群,即:

(1)铭旌、明器;

(2)棺柩;

(3)送丧人群。

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用仪仗,如天子、国君、大夫等,一般“士”人家庭丧事,没有仪仗。

2、《朱子家礼》关于送丧

《朱子家礼》是南宋朱熹以《仪礼》《礼记》为蓝本,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结合一般居民家庭生活,援采民间习俗,创制的礼仪文本。明清时期,《朱子家礼》和《仪礼》是官方给定的礼仪操作的规范文本。我们现在的许多丧事礼俗和具体操作,都是从《朱子家礼》来的。

关于出殡送丧,《朱子家礼》有:“发引。柩行。方相在前;次明器(包括下帐、苞、筲、甖、牀等)之;次铭旌,去跗执之;次灵车,以奉魂帛香火;次大轝,轝旁有翣,使人执之。主人以下男女哭,歩从。男子由右,妇人由左,重服在前,轻服在後,服各为叙,侍者在末,无服之亲男居男右,女居女左,皆次主人主妇之後。尊长次之,无服之亲又次之,宾客又次之。亲宾设幄於郭外道旁,驻柩而奠。涂中遇哀则哭。”

《朱子家礼》关于送丧的队列次序规定比较细致,由前至后依次为:

(1)方相。敬神驱鬼的大型纸扎。

(2)明器。为逝者准备的生活用品设备等(包括纸器)。

(3)铭旌。书写逝者名讳的条状布帛,用竹木杆等挑起。

(4)灵车。载有逝者魂帛和祭奠香火的专用灵车,魂帛相当于现在的灵位。

(5)棺柩。轝就是装载棺柩的大车。轝上面是棺柩,棺柩上面有棺罩和棺饰,棺饰下摆有人用手捧牵着。

(6)送丧人群。排序原则是:丧主和丧妇主领头,男右女左;重服在前,轻服在后;有服在前,无服在后;吊丧宾客次之;侍者在最后。

3、《金瓶梅》关于送丧

《金瓶梅》是明代中期作品,是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其生活史料价值巨大而丰富。《金瓶梅》用四个回目的篇幅写李瓶儿丧事,细致具体,是民俗研究的重要范本。

关于出殡送丧,《金瓶梅》第六十五回“愿同穴一时丧礼盛 守孤灵半夜口脂香”有:“发引之日,先绝早抬出铭旌、各项幡亭纸札,僧道、鼓手、细乐、人役都来伺候。西门庆预先向帅府周守备讨了50名巡扑军士,都带弓马,全装结束。留10名在家看守,40名在材边摆马道,分两翼而行。衙门里又是20名排军打路,照管冥器。坟头又是20名把门,管收祭祀。送葬的人车马喧呼,填街塞巷。本家并亲眷轿子也有百十余顶,三院鸨子粉头小轿也有数十。徐阴阳择定辰时起棺,女婿陈经济跪在柩前摔盆,64人上扛,有仵作一员官立于增架上,敲响板,指拨抬材人上肩。先是请了报恩寺僧官来起棺,转过大街口望南走。两边观看的人山人海。那日正值晴明天气,果然好殡。但见:和风开绮陌,细雨润芳尘,东方晓日初升,北陆残烟乍敛。冬冬咙咙,花丧鼓不住声喧;叮叮当当,地吊锣连宵振作。铭旌招展,大书九尺红罗;起火轩天,冲散半天黄雾。狰狰狞狞开路鬼,斜担金斧;忽忽洋洋险道神,端秉银戈。逍逍遥遥八洞仙,龟鹤绕定;窈窈窕窕四毛女,虎鹿相随。热热闹闹采莲船,撒科打诨;长长大大高撬汉,贯甲顶盔。清清秀秀小道童一十六众,都是霞衣道髻,动一脉之仙音;肥肥胖胖大和尚24个,个个都是云锦袈裟,转五方之法事。一十二座大绢亭,亭亭皆绿舞红飞;一十四座小绢亭,座座尽珠围翠绕。左势下,天仓与地库相连;右势下,金山与银山作队。掌醢厨列八珍之礶,香烛亭供三献之仪。六座百花亭,现千团锦绣;一乘引魂轿,扎百结黄丝。这边把花与雪柳争辉,那边宝盖与银幢作队。金字幡银字幡,紧护棺舆;白绢伞绿绢伞,同围增架。功布招展,孝眷声哀。打路排军执榄杆,前后呼拥;迎丧神会耍武艺,左右盘旋。卖解犹如鹰鹞,走马好似猿猴。竖肩椿,打斤头,隔肚穿钱,金鸡独立,人人喝彩,个个争夸。扶肩挤背,不辨贤愚;挨睹并观,那分贵贱!张三蠢胖,只把气吁;李四矮矬,频将脚踮。白头老叟,尽将拐棒拄髭须,绿髩零隹人,也带儿童来看殡。吴月娘与李娇儿等本家轿子十余顶,一字儿紧跟材后。西门庆总冠孝服同众亲朋在材后,陈经济紧扶棺舆,走出东街口。西门庆具礼,请玉皇庙吴道官来悬真。身穿大红五彩鹤氅,头戴九阳雷巾,脚登丹舄,手执牙笏,坐在四人肩舆上,迎殡而来。将李瓶儿大影捧于手内,陈经济跪在面前,那殡停住了。吴道官在上高声宣念毕,端坐轿上,那轿卷坐退下去了。这里鼓乐喧天,哀声动地,殡才起身,迤逦出南门。众亲朋陪西门庆,走至门上方乘马,陈经济扶柩,到于山头五里原。原来坐营张团练,带领二百名军,同刘、薛二内相,又早在坟前高阜处搭帐房,吹响器,打铜锣铜鼓,迎接殡到,看着装烧冥器纸札,烟焰涨天。棺舆到山下扛,徐先生率仵作,依罗经吊问,巳时祭告后土方隅后,才下葬掩土。”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大体归结一下出殡的丧仪次序:

(1)鼓乐。

(2)铭旌。这里铭旌是大铭旌(九尺红罗),即仪仗性质的铭旌。

(3)纸扎。民俗上是指具有驱鬼敬神等特定内涵和特定造型意向的纸活纸器。一般形象为“引路王”、“打道鬼”、“钟馗”、“阎罗”等,作用是导引灵柩送丧,驱除和镇吓孤魂野鬼,让逝者安全上路。

(4)僧道。法事人员,道士和尚念经作法。

(5)棺柩。走棺用杆,即人抬,有人敲响板指挥。孝子扶棺引柩。

(6)送丧人群。男性步行,女性家眷堂客等坐轿。

(二)送丧队列的现时选择

根据古法丧礼的规定,结合民俗,我们将出殡送丧丧仪队列分为三大块:一是棺前部分,主要是仪仗仪式;二是棺柩部分,主要是抬棺杠工;三是棺后部分,主要是送丧人群。下面具体分析阐解。

1、棺前部分

按丧事礼俗的传承,送丧棺前部分主要是仪仗,包括纸扎、纸活、纸器、旗幡、铭旌等。一般农村家庭,不建议用仪仗。家庭状况较好的,如经济条件好、人手等宽裕的,可以使用一些魂幡、纸器、花圈花篮等。

不赞成使用大型纸扎、纸活,旗幡、纸器也可以不用。

不赞成僧道送丧法事。

建议喇叭鼓乐用在棺柩之后。喜事迎亲,喇叭鼓乐在前,突出喜事氛围,喇叭鼓乐是迎亲等喜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不行。丧事的喇叭鼓乐是一种辅助手段,只在民俗中有,规范的丧礼中是没有的。喜事是吉礼,丧事是凶礼,应当有所区别,所以,不赞成喇叭鼓乐用在棺柩之前。

民俗出丧有“撒纸钱”,一般用在棺柩之前或棺柩靠前的方位。但不提倡撒纸钱。

现时丧事活动中的“引魂旗”,是从“魂帛”演进而来,“魂帛”是从“铭旌”演进而来,所以,出殡送丧使用“引魂旗”的,“引魂旗”应当放在棺柩之前。

所以,我们建议的送丧丧仪的棺前部分为:

(1)旗幡。

(2)纸器。

(3)引魂旗。

2、棺柩部分

《朱子家礼》有“灵车”的规定,即将逝者的“魂帛”(灵位)、画影(遗像)、祭奠香火等,综合在一个车上,放在棺柩之前。现时生活中,上档次上讲究的送丧仪仗,是有单独灵车的。一般农村家庭丧事,单独“灵车”可以有,但不提倡。

现时农村丧事,出丧一般用杠,即人抬,所以棺柩部分有杠工和杠头(指挥)。

按古礼俗,丧主应当引棺扶柩,其他孝子孝孙也可以随棺柩,但由于宋元之后,出殡走丧用杠不用车,清代皇帝如光绪、慈禧等出殡都是用杠。由于棺柩在抬棺人员的中间,扶棺引柩不好操作,所以,一般来说,用杠走棺的,棺柩周围没有丧服人员,孝子孝孙等在棺后列队送丧。

在北方农村的有些地区,有送丧时孝子孝孙在棺前列队的,即孝子孝孙在前,棺柩在后,是不对的,应当纠正。出殡送丧,逝者应当在最前面,除仪仗仪式外,不准有人在逝者前面。

所以,我们建议送丧的棺柩部分为:

(1)灵车。

(2)棺柩。

(3)丧主。

根据具体情况和地区习俗,灵车可以没有,丧主也可以在棺后送丧。

3、棺后部分

棺后是送丧人群。分为两大部分,前面是主家人员,后面是吊丧人员。一般按亲疏长幼排序。

所以,我们建议送丧的棺柩部分为:

(1)喇叭鼓乐。

(2)主家丧服人员。

(3)吊丧人员。

支事、执事、服务、有特定任务事项的人员等参与送丧的,应当按其工作事项纳入送丧队列,不作丧仪安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