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王钱氏(史书称钱氏父子)

五代十国的南方诸国,虽偏居一隅,但多数开国君主能勤勉政事、节俭治国、宽恤善政。当权力交接到第二代君主手上,情况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十国政权中的“二代公子哥们”,多生于富贵之中,不懂先辈创业不易,随意挥霍先辈留下的财富。

在历史上,蜀后主孟昶是有名的奢侈之君,对于挥霍他父亲孟知祥留下的财富,他是很有经验,史载:昶在蜀,专务奢靡,为七宝溺器。对于孟昶这个奢侈的表现,比较节俭的宋太祖赵匡胤就有意见了,直接把后蜀亡国的原因归咎于此:

汝以七宝饰此,当以何器贮食?所为如是,不亡何待!(《宋太祖·本纪三》)

吴越王钱氏(史书称钱氏父子)(1)

图为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孟昶的奢侈并非是个例,在十国之中也不乏此类奢侈之主。只是孟昶的奢侈有些过分,才被后人所诟病。

例如:闽惠宗王延钧“大作宫殿,极土木之盛”、闽康宗王继鹏“作紫微宫,饰以水晶,土木之盛倍于宝皇宫”;楚国衡阳王马希声“日杀五十只鸡为膳”、文昭王马希范“好奢靡”、"作天策府,极栋宇之盛”;南吴烈祖杨渥“昼夜酣饮作乐,然十围之烛以击球,一烛费钱数万”;吴越武肃王钱镠“常重敛其民以事奢侈,下至鸡鱼卵鷇,必家至而日取”、文穆王钱元瓘“性尤奢僣,好治宫室”等等。

其中,吴越王钱镠是吴越国的开国君主,钱元瓘是他的儿子,也是吴越国第二任君主。从上面描述来看,这父子同好奢侈之风,莫非也和其它君主一样:亏空国家府库,引起内乱丛生,致使国破的局面出现?

当然不是,钱镠、钱元瓘父子虽表面奢侈,好造宫室,但并没有影响他们在吴越百姓心中的地位。之所以父子俩敢这么奢侈一回,那是他们有这个底气,和其它的奢侈之君不能沦为一谈。

吴越王钱氏(史书称钱氏父子)(2)

图为临安—钱镠故里

钱镠的底气还是来源于他治下的吴越国处于昌盛和安稳状态,这和他的执政策略有着莫大的关联。钱镠对于治理吴国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吴越的后继之君也只是萧规曹随,坚持执行。这才使得吴越国成为五代十国中一片难得的净土。

关于钱镠的治国体系,大致可以分成这四个内容:第一,守境,奉行“事大政策,保证外部稳定,减少不必要的纷争”;第二,稳内政,采用“良吏,任人唯贤”政策保证朝政清明,巩固内政稳定;第三,抓人心,积极让利于民,保持上下同欲的状态;第四,保国祚,吸取周边政权的“立嗣”教训,实施立贤制度。这四点构成了钱镠治国的精髓,也是吴越国的治国体系。

相比其它几个政权来说,各家或多或少都能执行其中一两条,但都无法像钱镠这样做成一套娴熟且完善的治国体系,并能在后继君主中一直持续沿用。可以说,这就是其它几个政权比不过吴越国的原因。

  • “事大政策”的贯彻

最为典型的当属王审知,他的一句“宁做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成为十国中“事大政策”的典范。可惜,王审知奉行的事大政策在他死后就戛然而止,他的儿孙非但违背了王审知的意愿,还与中原王朝撕破脸皮,擅自称帝,做起“闭门天子”。这也成为闽国快速消亡的原因之一。

吴越王钱氏(史书称钱氏父子)(3)

有了闽国的失败教训,钱镠便规定后世子孙要坚持奉行“事大政策”。所以,不管哪位君主上位,也不管中原王朝的政局如何变化,吴越国始终奉行“进贡、称藩”的国策。

吴越国地处东南一隅,和吴国(南唐)、闽国互为接壤。吴国执政者杨行密素来与朱温不和,又有兼并天下的野心,对于南方诸国常有吞并之心。钱镠作为杨行密的邻居,地小国弱,和吴国抗争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果断向中原王朝称藩称臣,才能牵制吴国的野心。

到了末代君主钱弘俶手上,仍然坚持钱镠定下的规矩,先后供奉后周、北宋两朝,同时拒绝了称藩南唐的请求,并在赵匡胤的邀约下,出兵南唐,协助赵匡胤夺取南唐地盘。

事大政策在南方诸国是一个“求生欲极强”的策略。在错综复杂的割据势力中,唯有得到中原王朝的认可,才能背靠大树在当地站稳脚跟,避免邻国和中原王朝的侵扰。所以,南方诸国的开国君主都能很好的奉行这个政策。但是他们的后继之君却无法维持这个政策,各自为了贪图享受,纷纷称帝建国,葬送父辈辛苦打下的江山。


归根结底,后继之君违背开国君主的遗愿,还是和开国君主对子嗣教育有关。

吴越王钱氏(史书称钱氏父子)(4)

图为杭州西湖—五代十国吴越国都

  • 钱镠教子

子嗣继承和教育一直是十国中最大的问题,不少政权因为子嗣继承问题,引发手足相残,同室操戈的乱象。诸如楚国的马氏兄弟,虽然有“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但也压制不住兄弟几人为夺位引发的争斗;闽国的王氏兄弟,从王延翰起,兄弟相残的现象就一直伴随着闽国走向灭亡。

钱镠深谙此理,知道兄弟不睦,将会导致国破家亡。所以,他在修身治家上也十分严谨,先后订立“武肃王八训”、“武肃王遗训”等家规来晓谕子孙。当王位传到末代钱弘俶手上,他仍可以秉承祖训,延续家风。

钱弘俶能成为吴越王,是因为大将胡思进发动了政变,囚禁钱弘倧后,才迎立他即位。钱弘倧被废后,胡思进屡次进言要杀掉他以除后患。钱弘俶因为兄弟情深,又有祖训教导,便数次拒绝了胡思进的要求,并且派亲将薛温保护在钱弘倧身边。

钱弘倧就成为五代十国中少数能丢失王位还能保全性命的君主,这还得益于钱镠所创立的家规,若不是钱弘俶遵循祖训,钱弘倧也难逃一死。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政权根基长久且永固!在南方诸国之中,能做到这一点的,也只有钱氏家族。虽然钱镠父子有“穷奢极贵”的缺点,但是在子嗣教育及国家大事上,还是能够作出清醒的决定。就比如下面这点“民贵君轻”,就是那些贪图享乐,奢侈至极的君主所不能做到的!

吴越王钱氏(史书称钱氏父子)(5)

图为杭州钱王祠—民间百姓为钱镠建立祠堂

  • 民贵君轻,审时度势

“民贵君轻”的思想是钱镠整套治国体系的核心。他常告诫子嗣说:民为社稷之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也。钱镠能有此番“觉悟”,还得益于他父亲钱宽的提醒。

钱镠占据两浙十三州后,在临安故里大肆兴造府第,奢华无比;每次回故里,巡游的队伍也是极尽豪华。钱宽得知是钱镠回来,就四处躲着不见,钱镠疑惑,找到父亲向他请教为何不见的原因,钱宽就说:

吾家世田渔为事,未尝有贵达如此,尔今为十三州主,三面受敌,与人争利,恐祸及吾家,所以不忍见汝。《旧五代史·世袭列传》

正因钱宽的教诲,钱镠才能如梦方醒,也就有了这个“民贵君轻”的思想。钱镠在任期间,积极开垦田亩、劝课农桑;兴修水利、修筑石塘等来造福吴越百姓,因此民间都尊称他为“海龙王”。

吴越王钱氏(史书称钱氏父子)(6)

图为钱塘—钱镠所筑石塘

其后几王也一直奉行“民贵君轻”思想,末代吴越王钱弘俶继位,更是励精图治,在免除历年欠税的基础上,实施“纵民之耕,公不加赋”的政策,让吴越百姓民心大悦。

此外,钱弘俶还能审时度势,在吴越尚未受到战火侵袭的情况下,主动纳土归降,保全吴越之地,百姓依旧生活在繁荣和谐的生活中。

吴越王钱氏(史书称钱氏父子)(7)

图为杭州西湖雷峰塔—据说为钱弘俶修建

综上所述,吴越国能坐拥两浙之地八十四年(以《新五代史·吴越世家》记载为准),绝非一朝一夕的打拼,而是经过五位君王的不懈努力,才让吴越之地长期处于安稳状态。而其它几个政权,虽有高光时刻,但都无法长期保持高光状态。

再反观钱镠、钱元瓘父子来看,偶尔的奢侈并无伤国体。在大是大非的选择上,他们能审时度势,不惜自降身价,也要保境安民,实现“民贵君轻”的目标;其次,不管是对官员,还是继承之君的人选上,都是奉行选贤任能的策略,只有这样选出来的人,才能贯彻和执行钱镠的思想及整套治国体系。

这就是吴越国能在国主“奢侈”的状态下,还能保持安然无恙的原因!


参考资料: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十国春秋》、《资治通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