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什么时候成为五经之一(孟子算是吃白食的吗)

读《孟子》是我每天的功课,可是除了俗务缠身以外,还是因为懒,本该昨天读的内容留到了今天。有时我会在晚间责备自己,怎么饭没少吃一顿呢,真是个吃白食的。这个吃白食的问题,说严重了那就是“尸位素餐”,说客气一点那也是混吃等死。当真惭愧。

孟子什么时候成为五经之一(孟子算是吃白食的吗)(1)

而今天读的这一章也恰恰是孟子师徒在讨论吃白食的问题。大意是这样的:那位喜欢为难老师的公孙丑同学学习了《诗经·国风·魏风》里的《伐檀》,联想到一些问题,直接问老师——老师你说那些不参加体力劳动的人,享用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有道理吗?孟子回答的很郑重,他说,我们这些劳心者为管理者治理国家,给弟子们教授仁义道德。这样的工作当然不算吃白食了。一定会有很多人说孟子在为那些剥削人的奴隶主们辩护,也在自我辩护。其实,这是所处立场不同造成的。

对于那首《伐檀》的理解也是各人各异。伐木工人是在羡慕嫉妒恨那些不劳而获的“君子”们,而君子们说我们也不是吃白食的啊,工人们有工作,工作有秩序,都是君子们的功劳啊。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组对话,那是佛与农夫的对话。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位农夫看到释迦牟尼佛托钵乞食,农夫就问:“乔达摩,我们工作种田,所以有饭吃;你不工作种田,怎么也要吃?”佛陀回答:“对!你是在耕田,我也是在耕田。你耕的是土地,我耕的是心田,我在众生的心田播撒善根的种子,让它长出丰富的善根福德来,所以我也在耕作。”农夫说:“既然如此,你也该有得吃。”

而中国社会没有乞食的风俗,出家人在山中自耕自食,所以百丈清规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家一律要到山坡上耕作,称为“普请”。上自大和尚下至小沙弥,无一可免。百丈年纪很大了,弟子体恤他,把百丈平日用的农具藏起来,百丈却不肯吃,弟子问他为什么?他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孟子什么时候成为五经之一(孟子算是吃白食的吗)(2)

大人物们究竟该不该吃白食,各说各的理,其实孟子不算狡辩,因为他说“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能做到这样的君子当然不算吃白食,可是那些以仁义为名,混吃混喝的就该算了。

这样我便有谱了,那就是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都不算吃白食,吃白食的是那些混吃等死的社会蛀虫。

原文: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孟子尽心上》

译文:

公孙丑说:“《诗经》说:‘不白吃饭啊!’可君子不种庄稼也吃饭,为什么呢?”

孟子说:“君子居住在一个国家,国君用他,就会安定富足,尊贵荣耀;学生们跟随他,就会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忠诚而守信用。‘不白吃饭啊!’还有谁比他的贡献更大呢?”

孟子什么时候成为五经之一(孟子算是吃白食的吗)(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