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黄河边的古山寨(地平线下古村落)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门峡黄河边的古山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门峡黄河边的古山寨(地平线下古村落)

三门峡黄河边的古山寨

仰韶村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四川在线记者 吴梦琳 吴晓铃

10月17日-20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举行,这座位于黄河之滨的美丽城市吸引了众多关注。

位于三门峡渑池县境内的仰韶村,百年前的一次考古发掘,让这座小村落名扬天下,成为——仰韶文化发现地、仰韶文化命名地、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地,由此揭开了中国考古学百年奋进发展的序幕。

作为中国第一个被发现和命名的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年代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分布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学文化,由此发出华夏文明第一缕曙光。

在大会举行期间刚刚建成开放的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集遗址保护、科学研究、教育科普、休闲观光为一体,将仰韶文化博物馆、发掘纪念点、考古展示区等景观串点连线,行走在这里,似乎可以感知百年前考古学家们在这里第一次进行发掘时的心潮澎湃,也可以看到仍在持续进行的考古发掘的最新进展。

深厚的底蕴、多样的地貌,留给了三门峡丰富的文旅资源。在这里,还有着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黄河三门峡大坝、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的陕州地坑院文化旅游区、作为丝绸之路唯一的道路遗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崤函古道、原址原貌展示出规模庞大的车马坑群遗迹的虢国博物馆等。

黄河三门峡大坝

相传大禹治水,用神斧将高山劈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河道中的鬼石和神石将河道分成三流,如同有三座门,三门峡由此得名。

三门峡黄河大坝

黄河三门峡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黄河大坝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陕州地坑院

“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在距离三门峡市区10余公里的陕塬上,有一种独特而奇异的民居形式,人们不是在土地上修建房屋,而是“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

陕州地坑院

地坑院建造历史悠久,根据文献资料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人们就已掘地为穴而居。地坑院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虢国博物馆展出车马坑遗迹

虢国博物馆

建立在西周虢国墓地遗址上的一座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占地10万平方米,规模宏大、等级齐全、排列有序、保存完好,收藏有数量丰富、制作精美的陪葬青铜器、玉器等国宝重器,在墓地中,还出土了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铁剑,将中国铸铁技术提前了两百年。特别的是,博物馆中原址原状展出了国君虢季、虢季夫人梁姬及太子墓陪葬车马坑,规模宏大、令人震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