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现过哪些皇帝(割据四川当了皇帝)
孟知祥墓
1970年冬天的一天,四川省成都市北郊的磨盘山南麓, 距离当时的北郊公墓大约0.5公里的一个村子。当地的村民在进行土壤整治的时候,很偶然地发现了一座大型古墓。当时的农民就很有文保意识了,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虽然处于混乱年代,但是文保部门还是紧急跟进了。
1971年春天,由四川省博物馆会同有关单位对这座新发现的大型古墓进行发掘。这座古墓建筑风格特殊,分为羡道及墓室两部分。羡道有二十二级阶梯,通达墓室甫道,角道为券拱,下有闸门、双扇石门及扭马槽式排水沟各一道。
整体墓室用青石砌成,呈并列的三个圆锥形弯窿顶结构,地面铺长约1.7米、宽约1米,厚0.3米的石板。中间主室高8.16米,直径6.7米。两侧有高6米,直径3.9米耳室两个,三室有门互通,距地表深约5米。
和陵墓道
墓门为牌楼式建筑,屋脊两端鸱吻,上刻龙风,龙首吻脊,彩枋四柱,柱上刻有青龙、白虎,左右各有一个高1.1米,身披甲胄、手执剑斧的守门卫士的圆雕石橡,两壁彩绘男女宫人。
主室内横陈的棺台长5.1、宽2.75、高2.1米,为须弥座,底座绕以莲瓣,前后各有裸身卷发的力士五人;中层四方各凿长方形孔数个,作插放罩棺锦帐柱用;四角各雕身披甲胄、面部表情各异的力士一人,作跪地负棺状,均系深浮雕;上层四周刻有双龙戏珠浮雕。穹顶正中以蟠龙封顶,下方四角各有小铁环一个,均正向棺台四角,据其大小,推知为牵引罩棺锦帐四角用的。
孟知祥墓的穹顶
在发掘之初,当地文物工作者曾经推测这是一座明代大墓,有可能是一座王陵。但是,从墓室穹顶等建筑风格看,又有一股北方风格,甚至有一点北方游牧民族的元素。随着发掘的继续,考古工作者在棺台前方右侧发现一个放有墓志铭的盒子,经过研读辨认墓主之一头衔为“福庆长公主”;在棺台前方左侧有一玉册,内文尚残存"明德元年······"、"大行皇帝······"、"嗣皇帝昶······"、"和陵,礼也,······"等数片。
很显然,起初关于此墓是明代大墓的推测是错误的。从墓志铭和玉册的内容看,这一座帝陵,而且是一座帝后合作陵。历史上,建都于成都并称帝的政权有好几个,最早是刘备的蜀汉,再有就是十六国时期的成汉,还有便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和后蜀。
揆诸玉册中“明德元年”、“嗣皇帝昶”等字样,再比照文献历史,不难得知,这座帝陵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开国皇帝孟知祥之陵,其陵称之为“和陵”,修陵者则是其子后蜀后主孟昶。
前蜀和后蜀
在风云激荡的五代十国乱世,孟知祥能够割据称雄、自帝一方,虽然蜀国二世而亡,但其人亦不失为一时枭雄。
孟知祥是刑州龙冈(今河北邢台市西南)人,生于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孟氏家族世代皆为邢州军人,其伯父孟方立,为邢沼节度使。叔父孟迁,在唐末曾割据邢、沼、磁三州。从家世而言,孟氏虽不是强藩,但也是不容小觑的一方势力。
在弱肉强食的乱世,孟氏集团为沙陀李克用河东集团所兼并。后来,孟知祥的叔父孟迁被李克用派去防守泽潞一带,结果孟迁却以泽潞地盘投降了朱温,而朱温却“恶其反覆,杀之”。孟知祥的父亲孟道则留在晋王集团,但也一直没有得到重用。
孟知祥是在晋王帐下长大的,很小的时候就很得晋王李克用赏识,后来还将自己的长女福庆长公主嫁给他,并提升为亲卫军使,累迁教练使、中门使、马步军都虞侯。
孟知祥
李存勖成为河东沙陀李氏集团领袖之后,孟知祥因与李存勖的郎舅关系,进一步得到重用,当然他本人的才干是最关键的。在李存勖集团与朱梁政权夹河相争中,“知祥参谋应变,事无留滞”,颇得晋王的器重。
同光元年(923年),李存勖称帝,后唐王朝建立后,孟知祥受任为太原尹、北京留守。同光三年(925年)九月初十,李存勖命魏王李继岌充西川四面行营都统, 枢密使郭崇韬充东北面行营都招讨制置使 ,发兵六万攻前蜀王衍政权。 十一月,唐军长驱入成都,王衍出降。唐军自出师至灭前蜀,仅七十日。
灭蜀之后,后唐王朝势力达到巅峰。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剧烈的内讧与动荡,权臣也是功臣郭崇韬被杀,多名功臣被诛。庄宗企图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遭致藩镇群起反对,兵变四起,最终庄宗本人也死于禁军哗变。一直隐忍待机的李嗣源趁机举事,最终夺取帝位。
李存勖
灭蜀之后,后唐朝廷曾分别任命孟知祥、董璋为西川和东川节度使。在后唐皇权激烈动荡、形势不稳之际,孟知祥和董璋皆萌生了割据一方的野心。李嗣源想要继续巩固后唐对蜀地控制,这就不可避免地与孟知祥、董璋产生冲突,最终兵戎相见。孟知祥先与董璋联兵,抵挡住了后唐的军事进攻;后又将进犯的董璋东川军打败,据有了东、西两川之地。
李嗣源对孟知祥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让步,在孟氏兼并全川,事实割据之后。长兴四年(933年)二月,明宗李嗣源任命孟知祥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行成都尹、剑南东西两川节度使、管内观察处置、统押近界诸蛮,兼西山八国云南安抚制置等使,并以工部尚书卢文纪为使,册拜孟知祥为蜀王。
同年十一月,唐明宗驾崩,末帝李从珂重演了当年李嗣源即位之前的血雨腥风,后唐皇位再次易主,虽然都号称李氏,但已是三家人。中原动荡,自然无暇顾及川蜀,应顺元年(934年)正月,孟知祥在成都即皇帝位,国号蜀,史称后蜀,并以赵季良为宰相。是年四月,孟知祥改元明德,这一年即后蜀的明德元年。
李嗣源
然而,在位仅仅半年,明德元年(934年)七月,孟知祥就病逝了,太子孟昶继位,就是玉册中所谓的“嗣皇帝”,孟昶追谥孟知祥为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庙号高祖,葬于和陵,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及的那处大型古墓。孟昶在位三十余年在,直到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才被迫降于宋军,后蜀遂亡。
墓中的墓志铭的传主福庆长公主,即孟知祥的皇后。在很多史书中,这位公主被称为李克用的侄女,即其弟李克让的女儿。如《新五代史·后蜀世家》载:“及知祥壮,晋王以其弟克让女妻之。”《资治通鉴》乾化二年(912年)三月条也记载:“知祥,迁之弟子,李克让之婿也。”但是,这座帝陵的墓志铭中却说“福庆长公主,李氏,即后唐太祖武皇帝之长女,光圣神闵孝皇帝庙号庄宗之长姊,母曰贞简皇后。”这里,应当以墓志铭为准,孟知祥的皇后就是李克用女儿、李存勖的同母姐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