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总忆少年事 老来忽梦少年事

电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讲述的是70年代的中国乡村,两个下乡的知青罗明(陈坤饰)、马剑玲(刘烨饰)和小裁缝(周迅饰)的爱情故事。

夜深总忆少年事 老来忽梦少年事(1)

《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改编自旅法华人导演戴思杰同名畅销书,代表法国片入选了2002年的金球奖。

小裁缝的选择

老裁缝害怕知青给小裁缝念书,他说“一本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乡村的小裁缝不识大字,罗明便给她念书,讲巴尔扎克,想要改变小裁缝,小裁缝爱上了罗明,最后却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

夜深总忆少年事 老来忽梦少年事(2)

直到片尾,电影也没有交代女主角小裁缝的姓名,乡村里的她只能是“小裁缝”,与父亲学做衣裳,将来再继承老裁缝的事业,一旦她选择脱离“小裁缝”的身份,选择走出去,选择她向往的外面的世界,她才成为了她自己,是巴尔扎克启发了小裁缝。

罗明离开的那段时间,马剑玲想给小裁缝念福楼拜、鲁迅,小裁缝却说:“我就喜欢巴尔扎克。”并不是因为爱罗明,小裁缝才爱巴尔扎克,而是小裁缝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同样,小裁缝的离开也不是一时兴起,在片头小裁缝的家里就有飞机的模型,她早就萌发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罗和马的到来与启发加速了她自我意识的觉醒。

三个人的关系里,小裁缝是被选择的,被罗明爱,被马剑玲爱,他们随时都可能离开这个乡村,离开小裁缝,三个人的结局却是小裁缝做出选择,主动离开。

马剑玲的回忆

整部影片是以马剑玲的第一视角展开的,马在这场三角恋中却更多以旁观者的角色存在。罗的爱是改变、占有,马的爱则是守护,他说“我们两个爱的方式不一样”。在小裁缝需要钱堕胎的时候,马卖掉了自己的小提琴,二十块给了医生,剩下五块买了口琴,维系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小裁缝手术的过程中,马在外面演奏《天鹅湖》。小裁缝被蛇咬到,马为她吸出毒液。

影片的结尾,时隔多年,马回到乡村去找小裁缝,但是很明显,小裁缝不可能还留在凤凰山,马想要寻找和怀恋的是那一段浪漫的回忆。

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长江淹没了凤凰山的乡村,淹没了小裁缝的缝纫机、知青们住过的屋子,水下的世界里,马剑玲在拉小提琴,罗明在给小裁缝念巴尔扎克。这是马剑玲永远回不去、永远铭记的时光,所有的爱和渴望淹没在时间长河里,即使是回到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再寻不到那时的情绪,“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夜深总忆少年事 老来忽梦少年事(3)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莫扎特奏鸣曲要假“莫扎特想念毛主席”之名才能得以演奏,任何与资产阶级沾边的符号都是为人诟病的,可是在两个知青和一箱“禁书”的影响下,老裁缝受启发制作了地中海风情的新式衣衫,闭塞落后的乡村有了小提琴的声音,劳动的作息也被一只闹钟调整。

纵观整部影片,我并没有看到很多政治隐喻或那个年代的压抑,感受最深的是如边城里的翠翠那般在风里生长的少女,青年们萌动的对外界的幻想,对知识最单纯最朴素的渴望和热情。那个年代的人会在羊毛毡的内衬上抄书,这在方便快捷的现代社会几乎是不可能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