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阴影怎么形成的(童年阴影为什么这么可怕)
有一回,朋友忽然问了我一个很高深的问题:怎样才算爱一个人?
我还一下子懵了,回答不上来。
爱其实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它好像人人都可以随口提,但正视起来反而不知道怎么解释最完美。
一不小心还会把自己绕进去,只能用万能鸡汤语搪塞。
什么是爱呢?
和这个概念最息息相关的,是生养我们的父母。
而为人父母前都无须考试,我们无法凭自己的意志决定是否来到这个世界,我们最多只是借助父母而来。
虽说父母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那么幸运,有一对懂爱的父母。
01
父母教的东西,刻在了潜意识里
仓桥沙也加,来自悬疑故事《从前我死去的家》。
是一名急切想要找回五岁前记忆的女子,因为那意味着她的“自我”。
沙也加已婚,有一个三岁的女儿,但是她毫无来由地,并不喜欢这个孩子,打心底厌恶她。
平时带女儿的时候,她会忍不住去打她,打完又懊悔不已,赶紧帮女儿擦药包扎。
如此反复几次,有一回女儿身上的伤口被婆家察觉,对沙也加起了疑心,并且把女儿从她身边带走了。
沙也加不得不同意婆家的做法,但她对自己的行为十分不解和痛苦。
她不是故意要虐打女儿,但是控制不住自己。
也坦诚自己对女儿真的有种厌恶感,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沙也加认为自己这样的表现,和失去的五岁前的记忆有关。
所以她根据去世父亲留下的地图和钥匙,和朋友一起前往一座老房子里探索和回忆。
房子里的摆设和物件,逐渐使她靠近自己那被遗忘的记忆。
她和朋友也吃惊地发现,这座大房子其实是一座坟墓。
它复原的是23年前被一场大火烧毁的住宅,死去的人是沙也加的哥哥和生父,以及一个佣人的孩子。
因为那个时候父亲对哥哥是无止境的家暴,以及对还是幼年的沙也加性侵。
所以哥哥出于对妹妹的保护以及对父亲的憎恨,放火和父亲同归于尽了。
沙也加失去的,就是对父亲家暴哥哥和性侵她,以及火灾的记忆。
沙也加的痛苦不是毫无来由,她的失忆是大脑的一种自我保护。
想不起来的痛苦在于自己的行为无法溯源,总有种对未知、对不安全感的恐惧;
能想起来也很痛苦,因为是非常黑暗的真相。
虽然它们是“自我”的源起,却是非常不好的,让人想舍弃的。
沙也加必须接受这种残酷的现实,才能迈过这道坎。
这个故事很写实,它反映的是一种轮回:
幼年在养育者习得的一切,会潜移默化,以后重复在自己以及下一代的身上,哪怕自己没有意识也没有记忆。
这就能解释沙也加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会无法控制地厌恶和虐打,施虐者往往曾经是受虐者。
更重要的是,她没有习得过什么是爱,怎样去爱。
正如她所言,她无法爱自己的孩子。
哪怕想起了所有,哪怕她能够继续坚强面对自己的人生,如何去爱,也会是贯穿她一生的命题。
所以我们才说,和父母的相处方式,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有爱的能力。
此外,如果一个人从小经历的是父母的情感忽视,就容易发展成焦虑不安或者遇事回避的互动。
如果要和这样的人建立亲密关系,会有点呛。
因为很多矛盾的产生,不是他们故意不想解决。
而是他们只熟悉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没有情绪交流的概念。
除非他们有一定的自我觉察和学习能力,否则相处起来会比较累。
然后,如果一个人从小被纵容和溺爱,就容易变成公主病,巨婴。
一个人只会享受别人的付出,要求别人以他为中心,却从来不懂得付出,同样也没有爱的能力。
因为爱的其中一个表现,是把对方的需求置于自己之上,而他们的眼里永远只有自己的需求,是自私的。
02
童年阴影的另一面
爱其实是一道在我们心里,被称为“光”的东西。
从小到大,正是父母和外界的那一束束的光,支撑着我们顺利长大成人。
幸福的童年治愈人的一生,而不幸的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靠的是在心里支撑的那道光。
它让人一直愿意坚信,世界还是存在美好的。
经历过的好与不好,共同交织成我们的人生,成就了一个个独一无二的自我。
爱的能力,如果父母给不到,也可以后天在别处习得,而这取决于:
1、所处的环境氛围不错。
例如家庭中的亲戚,学校里的老师。
身边有些朋友,原生家庭环境氛围一般,但是有一两个品性不错的亲戚,可以在童年起到不错的引导作用。
我有时开朋友玩笑为啥长得那么正没有歪,她会说从小跟着好几个亲戚长大。
能够大致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会暗暗告诉自己不要成为那些不好的人。
有的人在学生时代会遇到一两个有正向影响的老师。
这样的老师会给机会他们当班干部、参加学校活动或比赛,甚至对人生的一些疑惑进行开导。
不得不说这样的人是幸运的,因为这些经历就是“光”的一部分,指引自己去相信爱,学习爱。
2、结交的好友所形成的良好互动。
在出社会前,朋友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命运的选择。
因为学生时代的交友很纯粹,没有太多利益掺杂。
可以说我觉得你好相处、热心肠、爱分享,我就跟你好了。
好的朋友会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很大可能会开拓你的视野。
你会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还能有不同的互动方式,而这些无形间习得的互动,可能就有包含爱的能力。
3、遇到了一个懂爱的伴侣。
回避型互动或者焦虑型互动的人,甚至经历过家暴的人,都会有机会遇到懂爱的伴侣。
因为互动形式是一种相对隐蔽的东西,散发的磁场是有可能互相吸引的。
一个有耐心,懂包容,完全接纳你的伴侣,会最大程度帮助你治愈各种童年阴影。
以上述说的情况,都是一些理想的状态。
我们也知道,父母无法选择,对于童年遇到的人和事也没有能力调节。
有人至今对童年阴影耿耿于怀,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据说找对了结婚对象,就相当于命运重生了一次。
可是要建立亲密关系的那个人,我们始终是无法改变的。
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的行动,让自己最大概率接触友好的生活环境,认识到懂爱的伴侣。
1、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和勇气,去捋清一些童年的阴影。
毕竟从前的经历构成了我们的“自我”,自己为什么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往往在过去的人生中埋藏着答案。
这确实是一个漫长和艰辛的过程。
可是选择自欺欺人或逃避的话,对于一些事情,旁观者都会看得比你清楚,而且你会失去坦诚面对内心的机会。
2、 做人要善良,为自己积攒人品。
这个世界不太好,但是也没有那么坏,有各种各样的灰色空间。
所以这里善良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与人相处不要太有“攻击性”。
有些愤世嫉俗,充满戾气的人,看到什么都要批判一番,或者负面揣测别人的意图。
这样的人已经给外界形成了一种“拒绝”的磁场,让共事的人不好靠近,所以更加降低了自己得到真正帮助的概率。
3、积极自我提升的同时,要懂得分辨外界的各种互动和反馈,探索出自己的核心互动模式。
刚才第二点也可以理解为“防卫过度”。
也有的人,他已经习得了某种相处方式。
即认为热心付出了才会得到爱,可惜有时得到的是更过分的索取。
所以这一点真的挺难做的,只能在许许多多的互动中摸索出共性和规律。
然后根据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情绪反应,一点一点调整自己的思维。
尤其要留意那种重复出现的熟悉又不知源头的情绪,它很可能就是自己小时候尚未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人生20%无法控制,剩下的80%取决于我们如何面对。
故事中的沙也加,努力寻找失去的记忆,最终回忆起所有事情后,选择了离婚,女儿归前夫。
她说:“我相信我还是原来的我,今后也会坚强地生活下去。”
也愿你哪怕世事无常,仍能获得面对童年阴影的勇气。
作者 | 西良 90后双子座,用爱发电的写手。想法多,推理迷。热衷从文学作品及生活细节中,探索背后的情感动机与价值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