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有什么好处(植树节的由来)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在每年的3月12日如期而至,对于我们而言,这似乎是个似有似无,又可有可无的一个节日。有人会想,这个节日既不放假,有没有什么应该吃的专属食物,那干嘛要设置它?这个看似不重要的节日,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提倡的有意义的节日。

植树节是以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总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

植树有什么好处(植树节的由来)(1)

与祭祀无关的植树活动,出现在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西魏的大将,陕西人韦孝宽(公元508—580年)首次在路旁移栽树木,作为计算官道里程的标志。这边是最早的植树活动。作为里程碑的树木不仅不会风化,还能改善官道周围的环境,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由于树木是有生命的,不需要修补,省去了很多维修费用。

植树有什么好处(植树节的由来)(2)

近代植树节的产生

近代植树节源自美国的内布拉斯加。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芜的平原,树木稀少,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之后美国的其他州都设立了自己的植树节,他们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活动。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植树有什么好处(植树节的由来)(3)

中国近代植树节的出现

中国的近代的植树节发起人是孙中山先生。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设立了农林部,下设山林司,主管全国林业行政事务;1914年11月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凌道扬等林学家有感于国家林业不振,“重山复岭,濯濯不毛”,上书北洋政府农商部长周自齐,倡导将清明节设为“中国植树节”。 1915年7月,植树节正式设立。规定是日在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至此我国有了专门的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改为植树节,即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植树活动,并且延续使用3月12日作为植树节。

植树有什么好处(植树节的由来)(4)

各国植树节的情况

在其他国家,为了保护林业资源,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设立了植树节,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为植树节;朝鲜每年4月6日为植树节;泰国把国庆节定为植树节;菲律宾每年9月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意大利每年11月21日为植树节;美国各州都有植树节,但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全国无统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为植树节;哥伦比亚每年10月12日为植树节;萨尔瓦多植树节和教师节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举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为植树节……

植树有什么好处(植树节的由来)(5)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并积极投身植树造林活动,人类生存的环境将会得到不断的改善。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在各国的称呼和时间也不相同,如日本称为“树木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树木的新年日”;缅甸称为“植树月”;冰岛称为“学生植树日”;印度称为“全国植树节”;法国称为“全国树木日”;加拿大称为“森林周”。

植树节被我们很多人所忽视,但是他仍然有很远的历史的。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节日,当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可以拿着铲子到户外亲自种上一棵树,不仅能呼吸到自然地空气,还能为我们的地球的未来造福。拿起铲子,出发吧。

世界各国的植树节日期

国 家植树节日期国 家植树节日期
中国3月12日澳大利亚5月第一个星期五
朝鲜4月6日新西兰8月第一个星期三
泰国9月24日埃及9-11月
缅甸6月突尼斯11月18日
菲律宾9月第二个星期六塞内加尔8月上旬至10月中旬
印度尼西亚12月19-24日希腊秋季
巴基斯坦8月4日意大利11月21日
印度7月第一周西班牙2月1日
伊拉克3月6日英国11月6-12日
叙利亚12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爱尔兰3月17日
黎巴嫩12月第一周法国3月31日
约旦1月15日哥伦比亚10月12日
也门3月6日厄瓜多尔10月12日
委内瑞拉5月23日玻利维亚8月20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