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人生哲理启迪的古诗(莫为轻阴便拟归)

唐文宗曾经下诏,将张旭的草书和李白的诗歌、斐旻的剑,并称为“三绝”,尽管张旭的书法家之名更甚其诗人之名,但他的小诗写得却是相当精彩,比如这首《山中留客》,自是有其绝妙之处,言浅意深,绝不输大家之作。

《山中留客》是张旭在山中与客人游玩的途中有感而作。诗人和好友兴致勃勃相约去春游,一路被绮丽的风景所流连驻足,但诗人并未将笔墨均落于山中春晖之美景,而是别出新意,以好友“轻阴”便欲折返归途来阐述诗人的观点。

富有人生哲理启迪的古诗(莫为轻阴便拟归)(1)

山中留客 / 山行留客

唐代: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诗人于冷静与客观中,没有疏于客我游玩的兴致去急于否定,避免让文字变得枯燥乏味,带着浓浓的说教味,而是通过情、景、理融于一体的极具哲理的语言方式,以一种亲切而又委婉的规劝,从而产生了余音绕梁,耐人寻味的效果。

富有人生哲理启迪的古诗(莫为轻阴便拟归)(2)

“山光物态弄春晖”,诗人开篇没有从细微之处着眼,比如花草枝杈,水流石岩,而是放眼望去,以雄壮宏大之景与人春山的旖旎风貌,山光、物态都映在春日的光辉里,气象万千,云蒸霞蔚,散发着蓬勃的生机,盎然之景尽收眼底。

“莫为轻阴便拟归”,山中自是晴雨无常,一片阴云飘过,或许就是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客人内心惴惴不安,若被雨浇,定是狼狈。诗人则强调是“轻阴”,不要因为几朵阴云就打道而归,即使下起雨来,也会别有乐趣啊。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诗人先是否定友人的想法,然后说出理由开导友人,就算是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没有阴云聚集,但是走到云雾缭绕的山深之处,雾气也会打湿衣衫,诗人之意不过是若要饱览山中奇景,既然来了,就顺其自然吧。

深山奇峰险峻,烟雨缥缈,云深之景有如世外洞天,瑰丽神奇,纵使“沾衣”又有何妨呢,倘若“拟归”,岂不半途而废,万般遗憾。诗人从“轻阴”至“沾衣”,将两人游览的奇山险峰之美带入诗中,也将轻易招折返而归的随意性,引至辨析哲理的深处。

富有人生哲理启迪的古诗(莫为轻阴便拟归)(3)

这首小诗蕴含的深刻哲理,是发人深省的。探究任何事物的真相,或是前行之路,无不需要经历这样那样的困难,自古而来,从无坦途,一路艰辛一路坎坷,需要的是毅力与坚强,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又能有多大的收获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