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开卷有益(开卷有益一屏万卷)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从甲骨金石到竹简绢帛再到纸质书本,知识载体、阅读媒介在向着更便捷、成本更低的方向不断演进而进入数字时代,人们享受着“一屏万卷”的全新阅读体验从随身携带的电子屏幕上读书成为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这催生出一款全新产品:电纸书,或者叫电子阅读器不少品牌争先恐后,像汉王、翰林等硬件厂商,掌阅、当当、微信读书等数字阅读平台,还有小米、科大讯飞等科技公司纷纷推出自家的电子阅读器抢占市场这些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功能各有千秋,让人挑花了眼,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整本书开卷有益?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整本书开卷有益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从甲骨金石到竹简绢帛再到纸质书本,知识载体、阅读媒介在向着更便捷、成本更低的方向不断演进。而进入数字时代,人们享受着“一屏万卷”的全新阅读体验。从随身携带的电子屏幕上读书成为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这催生出一款全新产品:电纸书,或者叫电子阅读器。不少品牌争先恐后,像汉王、翰林等硬件厂商,掌阅、当当、微信读书等数字阅读平台,还有小米、科大讯飞等科技公司纷纷推出自家的电子阅读器抢占市场。这些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功能各有千秋,让人挑花了眼。
可看似热闹的市场,也面临“成长的烦恼”。有不少人疑惑:手机和平板也能阅读,为什么还要买电纸书?其价值何在?一组数据也反映出电子阅读器品类的困境:2020年中国成年人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79.4%,其中有76.7%的人进行过手机阅读,只有27.2%的人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从时长来看,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超100分钟,而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仅为11分钟左右。
可见,数字阅读的普及,并不意味着电纸书的成功。尽管人们已经习惯于数字阅读,但在手机上消耗的时间远高于电子阅读器。这种差距,固然由产品属性本身决定,却也反映出电子阅读器这个品类尚未形成足够用户黏性,换言之,还不够有吸引力。
同样是电子产品市场,有过一个相似的问题:手机能娱乐,电脑可以办公,为什么还要买平板?但人们很快发现,即便在手机屏幕越做越大、笔记本电脑越来越轻便的时代,平板电脑仍然有可观的市场,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平板出货量获得极大增长。而电子阅读器在众多网友眼中却是“盖泡面神器”,难逃闲置“吃灰”的命运。
使用率上不去,用户就没动力换新,产品销路窄不说,新用户下单前也会参考前人经验,仔细掂量这笔钱是不是值得花。要想说服更多人埋单,还得从打磨产品入手。在手机和电脑的夹缝中成长起来的平板,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看视频比手机屏幕大,论便携性又比电脑强,触屏、手写笔等功能又让它具备了更多便利,对使用场景的深入挖掘拓展和由此带来用户体验的提升,让平板市场越来越大。
电纸书不需要也变不成另一个“平板”。相较而言,电纸书功能单一,不过对于想读书的人而言,这也正是其优势,关键在于能不能让用户得到优质阅读体验。翻页能不能更快?屏幕如何不伤眼?内容检索能不能更精准?批注集纳是否方便?……纸质书无法破解的难题,如果在电纸书上依然存在,读者自然不愿买账。市面上一些产品饱受诟病,并非因为硬件“堆料”不足,而是对于电子化阅读场景挖掘不够深入,产品优化不够细致。
作为数字阅读行业的一环,电纸书的能量还远未发挥出来。从书籍出版到文献收集再到终端阅读,数字化对书本的重塑还在路上,但已是谁也挡不住的浪潮。电纸书厂商想在这一浪潮中脱颖而出、屹立不倒,比拼的就是谁能立足产品特性,既模拟“纸”的特征,又发挥“电”的威力,给用户带来更优质体验,让用户充分享受“书”的乐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