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之路攻略永不停歇的梦(明人笔下的大航海时代)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赵小昭
"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在遥远的古代,由于航海技术的限制,人们对海洋的认知是借助天方夜谭般的想象和猜测来弥补眼界的不足。
这些想象是构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海洋叙事的重要元素之一。
从《山海经》里海外三十六国的奇闻传说和形形色色的海妖海怪开始,有了精卫填海、鲛人泣珠、八仙过海、哪吒闹海、张羽煮海等神话,有了秦始皇派徐福入海求仙的典故,有了《长恨歌》杨贵妃在"海上仙山"重生的传奇……
正如英国学者李约瑟所言: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探险时代。
明朝时期的中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水师舰队,而郑和下西洋更是成为当时世界航海史的一大壮举。
那么,在明朝文人的笔下,神秘的海洋与与航海的人们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文学想象力在海洋领域又会有怎样的创新与收获呢?
1、 美猴王出海学艺
从天庭官员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描述中,我们得知孙悟空诞生于海中的:
东胜神洲海东傲来小国之界,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仙石,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
而玉帝对此的评价是:
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
——也就只有派猴子去看守桃子的玉帝,才会认为石头里蹦出只猴子这事不足为异。
石猴成为山大王后,开始思考猴生,而思考的结果就是,重回大海的怀抱,飘洋过海寻仙道。
孙悟空的出海求学之路相当漫长,如菩提祖师所说:"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
从表面上看,南赡部洲至西牛贺洲并不相连,中间隔着西洋;
然鹅,从后面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线来看,南赡部洲至西牛贺洲是可以走陆地的,只是孙悟空当年拜师学艺走了海路而已。
中国内地到西天(印度)自古就有陆路与海路两条线。
海路从南海至西洋(孟加拉湾),中间隔着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需经过马六甲海峡才能到西洋。
虽然小说中的地名不可当真,但是我们仍能从中看见明代航海事业的发达,海域地理概念的形成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孙悟空学艺要出海,要成名还得下海。
当他学艺归来时,苦于没有称手的兵器,老猴子告诉他,四猴道:东海龙宫里,什么兵器都有。
古人心里的海洋就是一个蕴藏奇珍异宝的神奇异域。当然,这跟郑和下西洋满载宝物归来也有关。
在龙王看来,如意金箍棒"是大禹治水之时 ,定江海浅深的一个锭子,是一块神铁 ,能中何用? "
正是这看似无用的铁锭子,成就了翻江倒海、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吸收了海洋精华的猴子和棒子,就该战无不胜。
神仙居住在海上的仙山或者岛屿中,起死回生之类的仙方是从海外传来,古人对此深信不疑。
在西天取经路上遇到劫难时,孙悟空最常去的求助地是大海,住在南海落伽山的观音菩萨简直就是他开的外挂。
在打倒人参果树后,唐僧被镇元子扣留在五庄观,孙悟空医树的信心来自大海:
"古人云:'方从海上来。'我今要上东洋大海,遍游三岛十洲,访问仙翁圣老,求一个起死回生之法,管教医得他树活。"
《西游记》里的海洋情结,源自秦汉方士和佛教、道教对海天佛国、海中仙山、海外秘技的幻想;书中的海洋叙事,正是那个云帆高张、乘风破浪的时代的一种投射。
晚明文人罗懋登所著《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不止名字像西游记,故事框架和人物,甚至妖怪们都很像。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西洋记》"第一至第七回为碧峰长老下生、出家及降魔之事,第八至十四回为碧峰与张天师斗法之事,第十五回以下则郑和挂印、招兵西征、天师及碧峰助之、斩除妖孽、诸国入贡、郑和建祠之事也。"
这种格局与《西游记》前七回为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第八至十二回写取经缘起、第十三回以下才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结构相同。
碧峰长老在书中前世是燃灯古佛(释迦牟尼的授记师父),他的徒弟孙云谷(也姓孙)神通广大,是出使西洋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
2、倒运汉卖橘转运苏州府长洲县有个著名的"倒运汉",名叫文若虚。
小时候遇到个算命的,说他会跟沈万三一样发财,他居然信了,就坐等发财,结果当然是坐吃山空;
成年后正赶上"资本主义萌芽",穿着千金裘、喜提五花马的同龄人,很快把干一行、亏一行的他抛弃了……
好在爱说笑的男子,机会永远不差。爱听段子的海商"张识货"同意带着他出海。
其他人都带着丝绸、中药、瓷器之类的货物出海,他却把仅有的一两银子,全买了滞销大爷的"洞庭红"橘子。
"渐渐出了海日,只见银涛卷雪,雪浪翻银......忽至一个地方,舟中望去,人烟凑聚,城郭巍峨。"
他们来到一个叫"吉零国"的海岛国度。
书中说吉零国是海商们常去的地方。中国货物拿到那边,一倍就有三倍价。换了那边货物,带到中国也是如此。一往一回,却不便有八九倍利息,所以人都拚死走这条路;
众人在这里各有熟识经纪、歇家,通事人等,一靠岸就各自上岸找寻发货去了。
只留文若虚在船中看船。他闲得无聊,就想看看舱板底下的橘子烂没有?
结果引发了从未见过、吃过橘子的吉零国人买橘狂潮。文若虚赚得盆满钵满,转运,so easy!
发财后的文若虚,并没有做大做强的打算,他认为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所谓转运只是老天爷打了个盹。
他们在回国途中,遇上了风暴"乌云蔽日,黑浪掀天。"不得不暂时停靠在一个无人的空岛:
"且安心坐一坐,侯风势则个。"
文若虚却坐不住,想上岸去岛上看看。
众人都被风颠得头晕,个个是呵欠连天,不肯同去。他一个人在岛上瞎转悠,转着转着就看见床大一个龟壳。
他心想,这么大的龟壳带回去,得震惊多少人啊!
他把龟壳拖回船上,众人笑疯了:这就是你置办的海外货物啊?一个个段子跟着往外冒:
大壳龟苓膏,天大的火气都能消!
大龟壳,大事不决专用卜卦壳,谁用谁知道!
苏州亲友如相问,就说文先生买了个大乌龟......
风暴停息后,商船辗转半月终于抵达了泉州。一个专与海客兑换珍宝货物的波斯富商见到文若虚的大龟壳后,立下契约以五万两银子买下。
这个大龟壳其实不是乌龟的壳,而是鼍龙在活到一万岁成龙时蜕下的壳。鼍壳按照二十四节气生出二十四颗明珠,一颗都不止五万两银子。
西游记里被魏征梦中斩头的泾河龙王的儿子、后来霸占了黑水河的鼍洁,就是鼍龙。
这个故事出自《三言二拍》之《初刻拍案惊奇》,是明代日益兴盛的海外贸易的写照。
文若虚天价卖橘的吉零国,在《明史》卷325中有记载:巴剌西遣使入贡,因"去中国绝远",舟行四年半,遭风飘至"吉零国",后经秘得、暹逻等陆地,又"附番舶入广东,得达阙下"。
明代东南沿海地区商业发达,海外贸易繁盛。在以作者凌濛初为代表的文人笔下,海商们的冒险和投机行为,是勇气和智慧的体现,是应被赞美和推崇的。
3、混江龙海外建国
当宋江喜气洋洋班师回京的时候,李俊仍泡在水里不肯上岸。
吴用蹲在水边,迭起两个指头,一遍又一遍对他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两个意思,一是你只能随着更大的水浪往前飘,方向由宋大哥定;二是水会把人漂黑,只有上岸才能洗白。
李俊越听越觉得心酸。多么坚强的吴军师啊,一个《天工开物》都没看过的文盲,偏要扮学究,还要装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混江龙,漆固皮囊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然此终痴物也。(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火器》)
兄弟们都挤在岸上,只顾着在一瞥即逝的波光中找寻自己的影子,每个人的眼神都像一片无边的白布,带着癫狂的悲哀。
人的命运有时就是如此。
"在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让别人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摘自《圣经-约翰福音21章18节》)
可是李俊不甘心。离了水,只剩一副臭皮囊的混江龙还有机会爆发吗?
在他眼里,兄弟们都是水,问题在于,是不是选择任何一个方向,都会流向同一个宿命呢?
好在他很快想起了一句诗:"百川有馀水,大海无满波。"
一生一世那么短暂,当你能够畅游时,就应该纵情游向大海。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投降后的梁山好汉命运悲惨,北伐大辽、南征方腊,一场场战打下来,一百零八名好汉死了八十一个。
即便如此,梁山头领宋江、卢俊义依然被赐了毒酒。
和宋江有着同样命运的,是明朝的"海贼王"汪直(日本民间史料又称之为"王直");如果说小说里的宋江是山贼之王,那现实中的汪直就是海盗之霸。
时势造英雄,汪直所处的正是中国海盗活动最频繁的时代。据史书记载,他包揽了日本的军火生意,并组织起了自己的武装;最鼎盛时,他手下船队的贸易总量超过了当时明朝最重要的贸易省份浙江和福建。
明嘉靖38年12月25日,接受"招安"的汪直被监斩官遣人用轿子抬上了法场。
古代的强盗,无论是山贼还是海盗,对统治者总是抱有幻想;"替天行道"大旗底下,是草根阶级渺小而琐碎的梦想:平安、温饱,忠心。
如果明清时的统治者能和水浒里的皇帝一样,利用海盗的力量去抵御外敌,也许杰克船长只能在加勒比海边打渔。
当李俊带着童威童猛从太仓港乘驾出海时,小说之外的大明统治者正在轰轰烈烈地禁海,那时候,洋人的军舰和大炮还未到来,在帝国的斜阳中,大航海时代正沉入黑暗。
参考资料:《中国海盗史》作者郑广南-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明清小说中的涉外描写与异国想象》作者刘勇强[J].文学遗产,2006(4):133-143《海洋文学:文字里的奇幻》作者石云霞- 《新民周刊》 2018年28期《大航海时代的中西文明分野》作者赵林-《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