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为什么受李世民信任 李靖拒绝回答李世民的问题
引子
众所周知,唐朝卫国公就是卫国景武公李靖,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
李靖塑像
为隋将时,李靖被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俘获。李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在临刑将要被斩时,大声疾呼:“您兴起义兵,本是为了天下,除去暴乱,怎么不欲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李渊欣赏他的言谈举动,李世民赞赏他的才识和胆气,因而获释。不久,李世民召他入幕府,做了一名卫士。
后来,唐朝政权建立,李渊即位,天下归李,李靖仍是李世民府中的一名卫士,一腔抱负依旧未得施展。
背景
李世民在李唐政权建立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大半个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然而,却因为自己不是嫡长子,没有被立为太子。按照惯例,能力和战绩都平平的嫡长子李建成被立为太子。当时,李世民逐鹿天下,战功赫赫,麾下人才济济,成为李建成执掌天下最大的威胁。
李世民(剧照)
一边是太子李建成,一边是秦王李世民,双方明争暗斗,都在秘密扩充自身实力。唐高祖李渊虽然立了太子,但在这件事上摇摆不定,甚至在几次得知李建成想暗中除掉秦王李世民的事实后,仍然选择了原谅,他也是没有办法,毕竟是做父亲的,手心手背都是肉。
以秦王李世民的智慧和实力,想铲除李建成集团,易如反掌,但是他怕背上杀兄篡位的骂名,那样一来,得了天下,也没了德行治理天下,所以一直选择隐忍退让,等待时机。
经过几番较量,双方各有损伤。李建成贵为太子,可调动的力量多,且有后宫相助,还有齐王李元吉相帮,总是在背后参本或设套。但李世民智慧过人,每次都巧妙化解,且硬实力过硬,能带兵打仗,未伤根基。当时,李世民麾下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等一批谋臣日夜劝谏他除掉太子和齐王。
李世民始终感觉时机未到,问了好多人的意见。当问及灵州大都督李靖时,李靖推辞不说。问及行军总管李世勣时,李世勣推辞。司马迁在《资治通鉴》记载:世民由是重二人。
情商
读到这句话,有些莫名其妙。为什么李靖不回答,李世民就更加重视他呢?李靖为什么不回答,他不够聪明吗?显然不是。先看看李靖的志向和别人对他的评价吧:
李靖出生于隋朝官宦之家,长得仪表魁伟,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取富贵。”
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抚摩着他说:“可与之讨论孙、吴之术的人,只有你啊。”
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他的官职虽然卑微,但其才干却闻名于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隋朝大军事家、左仆射杨素也抚着坐床对他说:“你终当坐到这个位置!”
李靖(剧照)
这么说来,他很聪明,他肯定明确地知道,李建成和李世民集团终有一战,但别人在这件事上,只依据了理,而李靖却看到了情。据查,他被李渊父子捕获时,大约在45岁左右。玄武门之变时,他已经50多岁了,李世民还不到30岁。有道是,人情练达皆文章,能在隋、唐两朝稳稳当当做官,成长为一代名将,除了能力过人外,与他的高情商也有一定关系的。
李靖自然知道,李世民很有智慧,应该怎么做李世民自然知道,只是在等待时机。都去劝他杀兄篡位,唯独李靖和李世勣看到了他的难处,推辞不说,反而让李世民更加重视他。
这就叫:在聪明人面前,要会装糊涂。
战事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朔风凛冽,李靖以近60岁高龄,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今山西朔县)出发,向恶阳岭挺进。颉利可汗万万没有想到唐军会突如其来,兵将相顾,无不大惊失色。
他们判定:如果大唐不倾国而来,李靖决不会孤军深入,于是“一日数惊”。李靖探知这一消息,密令间谍离间其心腹,其亲信康苏密前来投降。李靖迅即进击定襄,在夜幕掩护下,一举攻入城内,俘获了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及原炀帝萧皇后,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今内蒙二连浩特西南)。李靖因军功进封代国公,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等。
太宗高兴地对大臣说:“汉朝李陵带领五千步卒进攻匈奴,最后落得归降匈奴的下场,尚且得以留名青史。李靖以三千骑兵深入敌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这是古今所没有的奇勋,足以雪往年在渭水与突厥结盟之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