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如何管理契丹人(满族人本是金朝人的分支)

我国历史上的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多民族国家。清朝的皇室都是满族人,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我国宋朝时期的金朝,也就是说,大清的满族人原本是金朝人的一个分支。

金朝如何管理契丹人(满族人本是金朝人的分支)(1)

从情理上看,历史上的大金才是他们应该传承的正统王朝,然而,虽然满族人本是金朝人的分支,可清朝为啥尊宋朝为正统,而不是金朝?

这个问题其实在历史上的大清王朝,照样也被历代清朝皇家考虑过。当年的努尔哈赤立国之时,为何要将国号命名为“后金”?这就足以说明,在他的心目中,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老祖宗是谁。

金朝如何管理契丹人(满族人本是金朝人的分支)(2)

后来,他的儿子皇太极继位后,才又将国号改为“大清”。不过,从这里也可看出,皇太极的野心比起他老子来,已经深远得多了。

然而,纵然是后来的顺治时期,吴三桂叛国,带领清军入关,并让顺治成功地推翻了明朝,建立了大清,但是,在顺治皇帝的心目中,他们依然尊历史上的大金为正统。

金朝如何管理契丹人(满族人本是金朝人的分支)(3)

在当时大清的宗庙中,供奉的全是他们金人的祖先,而汉人的皇帝都被排除在外,这里面要追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两个:其一是金朝人本来就是他们的祖先。

其二,历史上的金朝人与宋朝的汉人有着世仇。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的宋朝,金朝人经常入侵宋朝疆土,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历史上的“靖康之耻”便是因为金国人而起。

金朝如何管理契丹人(满族人本是金朝人的分支)(4)

所以,当时的宋朝人对金国人可谓是恨得牙痒痒的。后来,南宋末期,宋朝瞅准机会联合蒙古人一起将大金灭了国。

但是,当时的金人虽然国破,可他们的人种并没有全部死亡,其中一部分人便逃出关外休养生息,活了下来。这里面便有大清满人的祖先,从这段历史也可看出,当时外逃的那支金人,他们肯定恨死了当时宋朝的汉人了。

金朝如何管理契丹人(满族人本是金朝人的分支)(5)

所以,努尔哈赤建国以后,将国号命名为“后金”,其言外之意可想而知。后来的蒙古人又推翻了宋朝,建立了元朝。而元朝后来又被大明取代。

在这段时间中,关外的那支金人却因为休养生息,力量逐步发展起来。同时,由于多民族长年征战,民族之间也相互渗透,据说,后金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还曾经在明朝做过官呢!

金朝如何管理契丹人(满族人本是金朝人的分支)(6)

不过,所有这些,并不能让金人的后代改变对汉人的敌视,因此,大清建国初期,他们还是尊历史上的金朝为正统王朝,而当时的宋朝却被他们抹除了。

这种现象从努尔哈赤开始,一直到大清的雍正,这种现状一直都没有改变。直到历史上的乾隆,这位从小就接受过汉人文化教育的皇帝,其思维格局才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

据说,乾隆皇帝当年不断酷爱汉人文化,还特别爱穿汉服,他曾经对当时的史官将《正统辩》中一些有关汉人的记载特意进行删除表示十分地不满,并且说这是一种缺乏胸襟与格局的错误行为。

金朝如何管理契丹人(满族人本是金朝人的分支)(7)

这说明当时的乾隆已经意识到,不尊宋朝为正统,将对大清的国运带来无穷的祸患,这其中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尊宋朝为正统符合大清的基本国情。

历史上的金朝与宋朝虽然都是都一时期的两朝代,但是,金朝却是一个少数民族的王朝,而宋朝则是以汉人为主的王朝。当年的大清虽然也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可它的臣民依然以汉人为主体。

金朝如何管理契丹人(满族人本是金朝人的分支)(8)

大清的统治者想要更好地统治汉人,就必须从思想文化上与他们融合,承认汉人的文化传承。这在当年的元朝统治者就已经看出这个问题了。

不然,元朝为何不尊金朝为正统呢?因为宋朝的传承远,它可以一直追溯到我国历史上的夏朝,同时,它也有利于元朝入主中原后,成为中原正统的大王朝。

其次,尊宋朝为正统有利于大清的稳定。大家都知道,清朝是在推翻中原地区的明朝后才建立的,当时反清复明运动在民间一直都十分活跃!

金朝如何管理契丹人(满族人本是金朝人的分支)(9)

就连当年的康熙都还一度差点被反清复明的刺客所杀,在那些刺客中,就有明朝的朱三太子。如果大清尊金朝为正统,那么,大清的汉人就会私下认为大清的皇帝得位不正。

这就更容易让民间那些反对清朝统治者的汉人聚众造反,而在当时的大清,汉人的人数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这样的态势,乾隆怎么会不担忧呢?

金朝如何管理契丹人(满族人本是金朝人的分支)(10)

因此,他只有尊以汉人为主使的宋朝为正统,化解民族矛盾,才能使大清国泰民安!乾隆这样的胸襟,难怪会成为“康乾盛世”的一代明君啊!大家怎么看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