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解读

八年级上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解读(1)

八年级上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解读(2)

八年级上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解读(3)

八年级上册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解读(4)

一、内容解析

《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在母亲钟太夫人逝世后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朱德选集》。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无限敬爱的深情,也表达了作者敬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的回忆,是个总领全篇的段落。第二部分第二到七段,以时间为序,采用的是寄情于事的写法,详实而又重点地继续了母亲勤劳的一生。第三部分第14到17段,以抒情议论的笔触,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表达了我继续革命的决心。

二、选文特点

全文思路清晰,首尾呼应,章法清楚,结构严谨,既写了母亲在贫苦家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更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凸显母亲的伟大。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除了具备内容真实、事件典型等基本特点以外,还具备以下特点。

1.以时间为序,紧扣母亲的特点选材。这篇文章的结构看上去好像是随意而为,信笔写成,其实文章的结构十分严谨。全文按照时间顺序继续母亲的一生,紧扣母亲的特点选材,以母亲勤劳的一生为主线,先具体叙述和描写,最后概括叙述和议论抒情。文章开头一段先交代写作的缘由,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是全文的总纲。中间一部分以写母亲的勤劳为主,同时写母亲其他方面的特点,各层之间互相照应,衔接自然。最后一段重在抒发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要以敬忠于民族和人民、敬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2.选取典型事例,凸显人物本质特征。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很多,作者选择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作为重点来写母亲的一生。文中所记的事情看来极为平凡,实则非常典型,诸如煮饭、种田、喂猪、和气待人、周济穷人等日常小事,体现出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本质特征。在写了这一层意思之后,作者的目光又突破家庭的范围,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写母亲,表现母亲平凡中的伟大。

3.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本文没有运用慷慨激昂的语句,没有过多的描写和抒情,也没有华丽辞藻的着意渲染,但作者回忆的是自己亲密、亲切、亲闻的母亲的生活经历,在平静的叙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真挚而深沉,读来亲切而又感人,而这一切又都是通过真切的语言来表现的。这应该就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的艺术之美。如“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这句对比,平静说出,表现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于持家,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佩之情。“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这句话毫无溢美之词,但母亲勤劳坚强的形象却十分生动感人。生活中人们对亲人感情的表达都是无需多加修饰的,同时又是最感人的。这正是这篇文章的语言魅力所在。

4.以叙述为主,穿插议论和抒情。全文以叙述为主,但情到深处,作者的情绪也自然喷涌,非常直接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叙述抒情中,作者还自然而然地用议论性语句评说自己心目中的母亲形象,尤其在文章结尾部分,议论性的语句画龙点睛,点燃了情感,深化了主题。

三、学习目标

基于上述文本的特点,结合本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可挖掘的教学价值,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形象特点。

2.抓住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感受母亲高尚的品格和精神。

3.品味质朴无华的语言背后包含的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与敬意。

4.体会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及作用。

其中二、三两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领会文章质朴、感情真挚的语言特点,理解夹叙夹意、叙意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四、学习方法

新课程改革理论告诉我们,教师是学生探求新知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是探求知识活动的主体。为达成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本文的教材特点,主要采取以下学习方法,问题引导法、资料引入法、默读批注法和合作探究法。

五、学习过程

结合本文的文本特点、学习目标、艺术特色,本文的学习过程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导入新课,分享链接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对朱德笔下的母亲可能不熟悉,但是朱德本人却是他们崇拜和敬仰的英雄人物,所以,可以从朱德同志引出朱德的母亲。他说:“他勤劳的习惯,坚定的意志,谦逊的品格,都是受母亲的影响。”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位母亲才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儿子,这样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去认识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接着分享链接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在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朱德母亲的大会上,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同志和中共中央赠送的挽联明确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为认识一位伟大的母亲做准备。

2.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划分文章结构。首先由学生带着阅读期待初读课文,感知朱德母亲勤劳朴素,为儿女付出全部的形象。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划分结构。明确开头第一段交代了写作缘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全文的总纲。中间主体部分具体续写母亲以勤劳为主的多方面的特点。第三部分重在抒发对母亲的悼念之情。本环节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第三,品读事例,分析母亲形象,感受优秀品质。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通过找关键词的方法,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爱之情。正是因为作者对母亲有深沉的爱,才会有对母亲的回忆,对母亲逝去的悲痛,对母亲高贵品格的追赞。弄清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感情基调,再分小组合作探究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作者在第二部分回忆了母亲的哪些事件,二是这些事件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形象,三是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母亲的一生的。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一位勤劳简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通过讨论这些感人的事例,明确母亲一生值得回忆的事情很多。作者选择了最能表现普通劳动妇女的本质特征勤劳作为重点来写母亲的一生。诸多事件之间有一根时间线,并且都紧紧围绕着同一个主题。本环节的设置旨在通过具体事例的品读,感受母亲的品格,体会回忆性散文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等文体特点,明确从事件中把握人物形象是学习回忆性散文的基本要求。

4.体会情感,领会作者深情,归纳文章主题。在分析了朱德母亲的形象之后,引导学生明确回忆性散文的特点之一是有“我”的存在。在这篇课文中,“我”在写母亲勤劳善良一生的同时,书写了母亲对我的哪些教育与影响,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呢?带着这样的思考,要求学生边默读边思考,明确母亲勤劳吃苦,我从小耳濡目染帮他劳作,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母亲任劳任怨,直到生命终结,依然热爱劳动,教我养成勤劳的习惯,也教我生产的知识;母亲聪明能干,教会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对地主略深的抵抗,对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坚定支持,让我拥有了革命的意志。作者在文中写了多则事例来表现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领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之后,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品读16段,讨论明确朱德是领袖,是革命家,他心里不仅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就要寻找补救之法,以报答母亲深恩。于是,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他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再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者中国的历史。再通过一个设问句: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那就是“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作者有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大大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品味语言,分析写作手法,掌握文本特色。品味文章语言是教学的难点,可采用两个探究活动来完成。探究一,本文既是回忆,无处不渗透着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本文具有如此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的原因是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朴实用语、表情达意的效果,体会文本,善用朴素语言而将深情寄于其中,十分具有感染力的语言特色。探究二,作者在继续事件的同时,还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的议论性语句,理解其含义,体会其深化主题的作用。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要突破文章的难点及领会文章质朴、感情真挚的语言特点,体会夹叙夹意、叙意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第六,拓展阅读,形成文体意识,丰富人文内涵。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请学生阅读其他两篇写母亲的作品,邹韬奋的《我的母亲》、老舍的《我的母亲》并进行比较阅读。目的是拓展阅读内容,进一步掌握回忆性散文的共同特点。

六、总结评价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评价,梳理本课所得。对回忆性散文的学习,除了了解文体特征以外,还掌握了以下阅读方法。

1.通过典型事例分析,感受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

2.把握夹叙夹议的写作特点,体会议论句的含义和作用。3.品味平实如画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