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勤奋的名人的反面事例(职场观点从艾芜)

过去,人们常说逆境有助于成才,然而也有人说顺境也有助于成才。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都没有谈到事物的本质。那么,什么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我认为,内在动力,是成才的重要因素。因为,大凡有作为的人,都有一个对事业或对自己喜爱的学科的追求,立志并为之奋斗。

作家艾芜的青年时代,十分困苦。他曾经流浪到云南、缅甸。在流浪中,他随身带着书、纸、笔和一只用麻绳扣着瓶颈的墨水瓶。这些东西,他从不离身,即使是替人挑担子,也要妥善地放在主人的竹筐内。在小客店的油灯下,在树荫覆盖的山坡上,只要有空,他就要拿起笔来不停地写。正因如此,艾芜才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德国诗人歌德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成名后又得到魏玛公爵的赏识,三十岁出头就当了国务大臣,接受了贵族的称号,一生过着富裕的日子。由于这个原因,使他感到自己早已“不再是诗人了”。一七八八年,在耶那,歌德与席勒相识了。五年以后,又重新相会,开始了深交。歌德受到席勒那种不受环境影响,专心致志进行创作的精神的鼓舞。在友情的摇篮里,歌德一气呵成,写就了叙事长诗《赫尔曼和窦绿蒂亚》,修改了《葛兹·冯·伯利欣根》,完成了《浮士德》第一部。歌德“作为著名诗人复活了”。

从以上两例不难看出,成才与逆境、顺境没有必然联系。艾芜、歌德之所以在不同条件下成才,是因为有一个内在动力,这个动力,就是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可以说,没有追求,没有动力,就不会成才。假如歌德不“作为诗人而复活了”,即对文学的追求的重新确立,那么,也就不会有《浮士德》等作品的问世。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成才也是这样,即使条件非常好或者非常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是绝对成不了才的。一个要想成才的人,没有追求,没有对事业执着的追求,空谈逆境、顺境是没有任何用的。

有的大学生、研究生,走向社会后,由于只满足于学校的书本知识,成了储藏知识的“书橱”,却成不了人才,一辈子平平庸庸,没有什么成就。相反,一些文化不高的人,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成了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

所以,成才的必备条件是内在动力,这个动力就是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它就像轮船上的燃料一样,没有动力,是绝对到不了希望的彼岸。

关于不勤奋的名人的反面事例(职场观点从艾芜)(1)

关于不勤奋的名人的反面事例(职场观点从艾芜)(2)

关于不勤奋的名人的反面事例(职场观点从艾芜)(3)

关于不勤奋的名人的反面事例(职场观点从艾芜)(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