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博越vs途观(吉利博越对比合资老将大众途观)
有车铭着说:
近年来,中国品牌造车实力的进步大家有目共睹,在早些年,中国品牌的车在部分消费者眼中可能是“廉价”的代名词,在那时候,谁也没曾想过,有一天我们的中国品牌能够造出和合资品牌标杆一较高低的汽车,但是这一天,就这样悄然到来了。
这次参与对比的就是中国品牌当中的热门车型——吉利博越,还有我们熟知的合资阵营老将——大众途观,这两款车能擦出怎样的火花?这次较量的结果如何?比比才知道!
博越和途观都采用了一台1.8T涡轮增压发动机,从车身尺寸来看,两车都是标准的紧凑型SUV,至于全新换代的途观L,因为升级成了中型SUV,所以也就没了可比性。
博越的前机盖比途观要高,而且前大灯和进气格栅的位置也要更高些,所以从视觉效果上来看,博越要比途观更高达威猛一些,符合国内消费者的审美;
博越的C柱和D柱采用涂黑处理,营造出悬浮式车顶的感觉,轮拱也是和轮胎轮廓类似,为圆形,侧面造型整体看起来比较时尚;而途观则是中规中矩的设计,粗壮的D柱加上略显方正的轮拱造型,看起来更有力量感;
车尾造型方面,博越的尾灯高度比较高,这就导致它尾部视觉重心看起来比较高,让人觉得不太稳;途观的尾灯高度则比较适中,尾部造型看起来也比较饱满;
至少在外观视觉方面,博越已经脱离了国产车之前“不好看、山寨”的形象,它现如今的造型设计与途观相比可以说是平分秋色,那么,两车的钣金和装配工艺如何呢?
经测试,途观整体的钣金和装配工艺相比于博越还是略有优势的,博越在此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
▲内饰、空间及人性化对比
单纯的从内饰设计和质感上来看,博越都完全不输途观,甚至在某些方面都比途观要好,不管是设计语言还是做工用料,都要比途观要更好些;
西湖拱桥式内饰设计风格加上多处祥云纹路装饰,大大的增加了博越内饰的精致感;而途观则是满满的实用主义,也凸显了德国人造车的理念和性格。
由于博越的前排座椅较高,导致了前排头部空间一般。而后排空间经过加长的途观则具有压倒性优势,无论是头部空间还是都胜于博越,值得注意的是,途观后排座椅椅垫能更好地拖住乘客的大腿,舒适性更好。
之前家铭也提到过,博越的内饰,不管是设计语言还是营造出来的精致感都比途观要好,但是,博越内饰的人性化和便利程度方面还是不及途观,从储物空间这一方面,我们就能看出来差异。
前排储物空间途观要更为人性化一些,基本上坐在前排,随手都能找到放东西的地方,不管是小格子还是卡槽,绝对足够你用。由于这台是低配途观,没有前排中央扶手,所以前排两个座位之间有非常充足的储物空间。而博越由于缺少很常规的挡把前方储物格而稍显不便。后排储物空间两车基本相当。
在内饰的比拼中,刚才在第一部分外观比较时出现的状况又戏剧性地重演。博越明显在内饰氛围和用量上都更加豪华,可是不管是乘坐空间还是储物空间都输给了途观。静态部分博越总是在看得见的地方做的很好,却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输给途观,这让这场对比进入了胶着状态。
▲静音及油耗对比
车辆的噪音往往直接和车辆的品质感息息相关。实际驾驶中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博越的隔音做的比途观好很多,后来的噪音测试也进一步论证了我们的判断,怠速、60km/h、80km/h时博越的噪音比途观低,而在120km/h的高速度时,博越的噪音超过了途观,原因是在高速状态下风噪成为了噪音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而博越车头的造型比较高,容易带来更多的风噪。
油耗测试中博越和途观结伴行驶了超过100km,并且在50km时互换了驾驶员,在平均速度30km/h的路况下,途观以9.4L/100km的成绩取得了胜利,而博越的油耗则要高出1.2L/100km。
▲实际驾驶对比
博越的动力算不上强劲的那种类型,虽然和途观一样,都采用了1.8T发动机,但是博越在加速感受上,却没有途观那样的机械加速质感,但是博越在发动机噪音抑制方面却优于途观,即使是大脚油门全力加速,车内也听不到什么特别嘈杂的噪音。
中国品牌车型的变速箱调校一直都是不太擅长的方面之一,但是博越的这台6AT在日常行驶时的表现却相当称职,和发动机配合默契,在平常时候很难感觉到它的存在,平顺性相当不错;
途观的驾驶感受和博越相差很大,EA888发动机带来的加速感受的确能令人满意,动力输出更为直接,变速箱工作也更为活跃,响应也更快,但是发动机噪音方面不及博越。
博越的悬架和底盘调校是偏向舒适性的,转向手感也是偏舒适的取向,过沟坎时能感受到底盘的整体性,途观虽然在过滤细碎振动方面不及博越,但是底盘整体性依旧很强,侧向支撑也相对更好些。
▲总结
总结以上几项对比测试,结果如下:
虽然博越和途观有来有往,各有胜负,在胜利项目数量上基本一致,但是仔细观察分析,我们就能发现一些规律,那就是:
博越在外观、内饰、用料、隔音等方面均胜出,说明现在作为中国品牌车型中的“第一梯队”,在用料和设计方面非常优秀,完全可以和合资标杆车型比肩;
而途观胜出的几个项目,钣金工艺是对工厂工艺的考验,空间实用性是对空间利用率的考验、加速、油耗则展现了动力系统的硬件技术能力,这些都是长时间的造车经验以及深厚的技术储备的反映。
经过这次中国品牌“标杆”对比合资品牌“标杆”的对比,我们能发现,一些优秀的中国品牌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我们正在迎头赶上曾经那些强大的合资品牌对手们,虽然我们知道,这个差距依旧存在,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个差距正在逐渐变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