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一段关系之前要说清楚吗(一段关系最体面的结束方式)

01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分手。

看过这样一段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

令人痛心的是,感情也会过期。友谊如此,爱情也如此。

结束一段关系之前要说清楚吗(一段关系最体面的结束方式)(1)

02

去年的夏天,参加了一个老同学的婚礼。

老同学是二婚。之前的妻子,和他三观不合,三天一小吵,日子越来越乏味,终于走到了“曲终人散”的那一天。

同学的婚礼很热闹,宾客有二十多桌。

就在同学和新娘牵手走上舞台的时候,前妻冲过来,给了他一个耳光。

悲剧,让所有人措手不及。

前妻骂道,请所有人看清他的嘴脸。一个连孩子都不管的男人,还有什么好人品?还有什么资格结婚?

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成年人的绝交,都是很安静的,没有争吵。”

原来,很多心灵鸡汤都是糊弄人的,不切实际。不经历一番痛苦的挣扎,怎么会分手呢?

结束一段关系之前要说清楚吗(一段关系最体面的结束方式)(2)

03

好聚好散,是万不得已的“托词”。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我和他,早就散了。”

有这样几句歌词:“分手应该体面, 谁都不要说抱歉,何来亏欠,我敢给就敢心碎。镜头前面是从前的我们,在喝彩。流着泪声嘶力竭, 离开也很体面。”

没有谁亏欠谁,只有谁更舍不得谁。

似乎,多年以后,再谈起那个爱过的人,内心已经波澜不惊了。可是,所有的谎言,只能欺骗别人,骗不过自己的心。

一句云淡风轻的话,背后掩藏着多少“撕心裂肺的泪”?

我们都是成年人,总不能带着悲伤,一直活下去。人,总要向前看,这是应有的“理智”。

事实上,很多关系结束的时候,都会长久地“余音缭绕”。越是努力克制自己,越会再一次想起。痛不欲生的样子,还要拼命掩藏。

结束一段关系之前要说清楚吗(一段关系最体面的结束方式)(3)

04

一段关系结束,多半是这三种方式。

曾经爱有多深,后来离开时,痛有多痛。

张小娴在《荷包里的单人床》里写道:“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能够“算了吧”,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但是要做到这一步,要经历无数次的争吵,要挣扎很长一段时间。

第一,闹得不欢而散,甚至反目成仇。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两个同学,还未毕业,就“私定终身”。他们相约在毕业后的第二年就结婚。

就在我们都等着“喜酒”的时候,这对同学情侣分手了。原因很简单,也很无奈。

在校园恋爱的时候,两个人都没有经济上的压力,靠父母供着。毕业后,两个人都要努力工作,并且走上了不同的岗位,对社会的认知也改变了不少。

女人想创业,男人要按部就班地生活。

不同的观念,把感情推向了“悬崖”。最后,两人狠狠吵了一架,女人毅然辞职下海了。男人看着她的背影,默默转身。

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女人说了一句,太怂的男人,不值得爱。男人听后,立马反驳道,太要强的女人,打死也不娶。

终于明白,成年人结束关系之前,一定会争吵;之后也会互相埋怨,难以解开心中的“仇恨”。

第二,纠缠太久,太累了,不得不放手。

两个人要好的时候,可以天天聊天,不能面对面聊,就聊微信。

当感情变味了之后,聊天是不可能了。但是“心有不甘”啊。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对夫妻一样,离婚之后,前妻还是要纠缠。

如果是有孩子的夫妻,必须面对一个事实——共同抚养孩子长大。

离婚了不等于责任全部消失了。两个人为了孩子的成长,要假装“心平气和”地商量。虽然每一次聊天都很累,但是不能断联。

有些人,在微信里,长期是一种“死人”状态。唯有需要他的时候,就会“复活”。具体的复活时间,没有人知道。

一次次纠缠,真的很累了。那句“好聚好散”就成为了借口。

第三,经过撕心裂肺的痛,就忽然觉悟了。

变味的感情,就像一根放在手心的针。你轻轻地拿着针,不会感到痛苦。你用力握紧拳头,针就会伤害你。痛到极点的时候,就放手了。“针”,应声落地。

经历过聚聚散散的人就明白,分开是很痛苦的事情。即便是内心很强大的人,在那一段时间,也会变得脆弱。内心要挣扎好几回,分手的场景要梦见很多次。

到了顿悟的那一天,其实是痛苦到了极致,是“物极必反”的效应,挽救了自己。

结束一段关系之前要说清楚吗(一段关系最体面的结束方式)(4)

05

结束语。

成年人,一段关系最好的结束方式,不是“好聚好散”,而是顺其自然。也就是说,发展到了哪一个阶段,都可以随意。

不管是争吵,还是互撕,还是分手,还是分手之后的联系,都“任其发生”。不要刻意去阻止。一方面是你阻止不了,另一方面越要阻止,越会痛苦。

我们嘴上说,分手之后,还能做朋友。

其实是自欺欺人。分手之后,不做敌人,就是万幸了。

从打算分手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明白,每个人都将开始新的生活,需要一刻不停地往前赶。

冥冥之中,我们准备好了“最坏的结果”。

“道不同,不相为谋”,从聚拢到走散,足以证明这一点。

花开时,我们欣喜若狂;花谢时,我们随之凋零。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