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放出的三大求救信号(出现6个求救信号)
传统中医将肝脏视为健康之本,气、血、水都由它负责管理,而情绪不佳、睡眠不规律、酗酒抽烟、饮食不净甚至药物等,都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
肝病的潜伏期很长,有些人一旦发现肝脏有问题,就是肝癌晚期,大大的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机。其实,肝脏并不是沉默的器官,它也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
肝脏的6大求救信号:
1、眼睛干涩、呆滞,多半是肝血不足
《黄帝内经》里就曾说过:“肝开窍于目。”意思就是眼干、眼涩、眼疲劳等问题都与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小孩子眼睛清澈明亮,而中年人,则“人老珠黄”。眼睛清澈明亮、神采奕奕,说明气血充足、肝气充盈;双目呆滞、灰暗无光则是气血虚弱的表现;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也表示气血不足;眼白的颜色浑浊、发黄,就代表肝脏气血不足。
正常情况下,指甲红润、表面光滑、质地坚韧,除了小指都长有半月痕,这是健康美丽的指甲,也是肝气血旺盛,阴阳和合的一种表现。
倘若指甲很长时间都不长,颜色枯槁、不够润泽,表面看起来也有些苍白,变薄变脆,很容易就能折断……等等,这是指甲营养不良的表现,也说明你的肝脏有了问题。
3、高血压
中医认为,倘若肝功能不好,风症就容易发作血压异常就属于“肝风内动” 症状。“ 肝风”,顾名思义,就是像风一样流窜身体,没有规律可循。
所以这类疾病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表现在血压上,就是血压忽然升高,又忽然降下来,使人感到头晕目眩、头昏脑涨,眼前忽然一片漆黑,看不清东西,有时候还会昏迷甚至休克。
4、四肢无力、眼底出血,不是肝血虚弱就是肝火过剩
古人说“肝藏血”,意思是,肝脏具有储藏血液的功能。其实,肝脏的藏血功能并不简单。无力、疲劳的感觉,是肝血虚弱的结果。肝血充足,身体各个部位才能够得到足够的血液滋养,自然就感觉不到乏力了。
肝脏是人体的大血库。当身体对于血液的需求量增加时,肝脏就会释放出大量血液供身体使用,维持人体正常活动。活动减少时血液就会流回到肝脏中。倘若肝脏调节血量的功能失常,肝不藏血,身体就会出现一些异常出血的症状,眼底出血就是其中一种。
5、关节酸痛、经常抽筋,除了补钙,还要补肝血
人到四十岁以后,与人体筋腱所关联的疾病就逐渐多了起来,经常会关节疼痛、手脚麻木、腰背僵滞,很容易抽筋,行动也不如以前灵活了,有时还会患上颈椎病、肩周炎等。
如果一个人肝脏功能良好,肝血充盈,身体肌腱和韧带等组织才能得到充足的濡养,这时候筋腱才会强壮有力,行动才会灵活自如。
6、脸色发黄、口干口苦,肝在向你诉苦
在中医看来,脸色发黄往往跟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有关。但不论是气血还是脾胃,都与肝脏有关。因为肝藏血,肝血不足,脸部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就会暗淡无光。
中医上认为口苦,主要是因为肝气不通畅引起的。肝气不畅,瘀滞的肝气会转化为肝火。
肝胆同根,肝火很容易传给胆。当肝火太旺时,一部分胆汁会被逼流进胃里,而胃与口相通,人就会觉得口苦。肝火还可能直接升腾到口腔中,造成口干舌燥。
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肝脏呢?
1、用蒲公英 菊苣泡水喝
蒲公英是很好的清热解毒的中药,有很好的食疗价值。并且,蒲公英是绿色的野菜。从五行来看,青色入肝。蒲公英走肝经,经常吃蒲公英有助于帮助肝解毒。
蒲公英
菊苣是一种从欧洲引进的植物,也是一种中药。在欧洲,菊苣因为有促消化、风味独特,被用作代用咖啡。而现代科学发现,菊苣根提取物的保肝作用是由于其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因而可加速细胞修复速度,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菊苣
菊苣根提取物中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对化学性或酒精性肝损伤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无论是单独喝蒲公英、菊苣,还是将它们以1:1的比例混合制成茶,每日泡水喝,都是对肝脏的一种保护。
2、不生气
肝脏功能是否正常,还直接影响其他组织器官的功能及状态:如肝气不疏,人就会生气抑郁,称之为“肝郁”。我们经常听说疏肝解郁,就是要通过药物调理人的情志,有助于肝的疏泄。
最好的预防肝郁,就是不生气。这种不生气,不是憋气,有脾气可以发出来,如果闷在心里对身体更是不利。尽量通过阅读、旅游等方式,让自己心胸开阔起来,不为外物所影响。
3、按时休息
成年人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为8小时,正常的应该是从23点左右开始上床睡觉了,到了凌晨1至3点钟是进入深睡眠状态,这个时辰是养肝血的最佳时间,反之,就会养不足血。
无论多么喜欢的游戏、书籍,都不要因此耽误休息的时间。游戏可以明天再玩,身体败坏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调理过来。
4、不要乱服药
很多人一生病就想吃药,殊不知这些药物都要经过肝脏的解毒,久而久之,药物的毒素就损伤了肝细胞。尤其要避免自己乱服各种其他的药物,那是因为服用不同的药物会产生交互作用,从而严重影响我们肝脏的代谢药物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