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

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徐州狮子山附近,挖出了大量的兵马俑,由此推测周围必然有大墓!

可专家在附近苦苦找了五年,考古专家不行就换地质专家,还携带着国内顶尖的探测设备。

一位专家不行,就邀请二十位专家,然而五年寻找五年空,在附近没有找到任何大墓的痕迹……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1)

这可真就奇了怪,有兵马俑必然有大墓,可大墓哪里去了?

直到专家坐农户门口休息时,有一位当地的老农民,说家里的红薯窖挖得很深……一句话引起专家的注意。

随后便赶到红薯窖的位置,果然找到了西汉大墓,出土玉石大棺材,和国宝金缕玉衣……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2)

从“金缕玉衣”便可看出,狮子山汉墓的墓主人,乃西汉时期的名门望族,陪葬品的精美程度,好似是巧夺天工一般。

而本期文章要带来的内容,便是红薯窖牵出大汉墓,连棺材都贴满了美玉!

一,专家乘凉,听闻红薯窖

时间推到1984年12月,在江苏徐州有个叫“狮子山”的地方,正在大兴土木搞工程建设。

附近的很多村民,都来工地打短工,就在他们跟着推土机作业的时候,突然看到土里有一个个的“人头”,被吓得浑身一激灵。

工程队急忙叫停施工,而周围的村民,也都纷纷凑上去好奇查看。

经过简单的清理,发现土里埋着一个个的“陶俑人头”,取出一个两三尺高的人俑,经清水刷洗一遍,明显是古代文物。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3)

打电话到文物部门,考古专家迅速赶到现场,清理出一个又一个“人俑陪葬坑”,经过两个多月的发掘,共取出四千多个精美的西汉人俑。

虽然说,比不上秦始皇兵马俑那么气派,可狮子山的人俑,也的的确确是兵马俑。

有仪仗队、刨厨、弓箭手、后勤粮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守墓兵马俑,犹如是王侯将相在阴间的兵马。

这时候问题来了,既然有战车战马和士兵,而它们是在守护谁的墓葬?

在专家看来,通过之前的兵马俑发掘经验,只要有兵马俑,就证明附近肯定有王侯甚至皇帝级别的大墓。

而在中国的考古历史当中,汉朝古人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所以死后往往会厚葬,汉墓会有价值超乎想象的大量陪葬品。

望向周围,考古队心情很兴奋,如果能发掘到一座完整的汉朝大墓,极有可能是震惊考古历史的大事件。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4)

西汉大墓在哪里?根据以往的考古经验,就拿秦始皇兵马俑举例来说,兵马俑背对西边,西边便是秦始皇骊山陵墓。

秦朝覆灭后,各项制度被西汉继承,所以狮子山极有可能存在的西汉大墓,也大概率在兵马俑背后的方向。

这时候再看狮子山兵马俑的二号俑坑,绝大部分保存完整,都还是入土时期的模样,并未被外力扰动过。

而这些陶俑全部都是面朝西边,所以考古专家推测,陶俑背后也就是东边,极有可能存在古墓。

考古队的目光,望向了不远处的小山包,那里刚好是一座石头山,恰恰汉朝的古人,有凿山修陵墓的传统。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5)

小山包矮矮的,但石块都质地坚硬,考古队本以为很快就能找出大墓的位置,可实际上连续两年多的搜寻,都没有找到任何跟大墓有关的线索。

考古专家只能邀请国内顶尖的几十位地质勘探专家,携带着当时国内最顶尖的勘探设备,来狮子山寻找西汉王侯级别的大型古墓。

明明是一座小山,可顶尖地质专家加顶尖设备,勘探了两年多的时间,同样没有找到大型古墓的线索。

这时候专家开始怀疑,那四千多个陶俑的真实用途,虽然说以前兵马俑都是伴随着大墓出土,但狮子山的陶俑,难道并不是守墓的用途吗?

为寻找狮子山大汉墓,两批专家加起来,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却没有任何的进展,换做谁估计都会很沮丧。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6)

关于那批陶俑真实用途的讨论,到底是不是用于古墓?考古队五年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但领队的专家认为,有古墓的可能性极大,没有古墓的可能性极小。

一直到1991年,考古专家从山上下来,因为工作大半天实在是太累了,所以就坐在农户的门口休息。

村里的老人家,早就跟考古专家很熟悉,所以相互之间也没啥好奇的;你休息你的身体,我聊我的家常。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7)

聊着聊着,考古专家越听越不对劲,因为旁边有一位老大爷说,家里挖出了一个两米深的红薯窖,好像能越挖越深。

正常来说,红薯窖挖到两米深,并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可关键问题在于,狮子山明明是一座石头山,甭说挖出两米的红薯窖,连一米都很困难。

众所周知,红薯窖的用途,无非是用来存放红薯。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8)

而徐州的这批考古专家,对着狮子山研究了五年,既然很难挖到两米深,可旁边这位老大爷,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于是乎,考古专家跟那老大爷聊家常,聊着聊着装作无意间提起红薯窖,说想去那里看看。

老大爷则带着考古专家,转身去了红薯窖。

到地方一看,能明显看出是一座两米多深的土坑,周围也全都是土层。

考古队立刻展开发掘,很快就清理了周围的土层,露出了坚硬的山壁,石头上带有明显人工凿刻的痕迹。

很简单便可推断出,老大爷之所以能在石头山挖出两米深的红薯窖,是因为挖到了西汉大墓的封土。

考古队心情大好,苦苦寻找了五年的大汉墓,围着狮子山也不知转了多少圈,总算是找到了该大汉墓的位置。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9)

从五年前的兵马俑来看,这狮子山汉墓的规模,必然会震惊整个中国考古界。

到1994年12月,也就是发现兵马俑的十年之后了,徐州考古队获得了上级领导的批准,正式开始对狮子山汉墓的发掘保护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寻找、五年准备、一朝劈山……

二,国宝腰带,巧夺天工

民间有句话叫“十墓九空”,其实严格来讲,这句话一般指的是汉墓。

原因也很简单,汉朝讲究厚葬,墓里珍宝成山,墓主人希望把生前的荣华富贵,带到阴间继续享受。

而狮子山汉墓,连专家都要寻找五年之久,是否遭到过盗墓贼的侵扰呢?这成了考古队担心的问题。

当清理出五花土时,展现在面前的,则是西汉典型的“甲”字形大墓。

而墓主人为了提防盗墓贼,所以墓坑下面,又开凿出一条小甬道,然后用一块块五六吨重的大石块塞住入口。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10)

说白了就是,墓里再开出一条小路,然后用“塞石”堵住墓门口,除非大批盗墓贼联手,才能挪开塞石。

考古队刚刚发掘出塞石的时候,心情还挺激动的,因为塞石似乎没有被动过。

可挖着挖着,却在小墓道的底部,也就是塞石的旁边,清理出一大堆精美的片状玉石,每一片都犹如油脂一般晶莹剔透,属于是上等美玉。

玉片大小不等,四角都带有四个小孔,个别的玉片还残留着金丝。

考古队心里涌出四个字:金缕玉衣!

这种价值连城的宝物,本该穿在墓主人的身上,而今却散落在入口外面。

也就是说,这座西汉高等级的大墓,极有可能遭遇了盗墓贼的破坏。

虽然暂时不知道,那盗墓贼是如何打开巨型塞石的,但却可以联想出,盗墓贼把墓主人的尸身整个拉了出来。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11)

(复原的铜鎏金玉衣)

然后直接在大墓的入口处,清理玉衣里的一条条金丝,因为个别玉片的金丝存留至今,所以能猜出盗墓贼动作匆忙。

既然有金缕玉衣的出现,由此可推断出,墓主人必然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诸侯王。

史料曾清楚记载着,只有王侯级别的人物,才有资格穿金缕玉衣下葬。

而盗墓贼之所以取金丝,却把玉片都留在了脚下,是因为在西汉时期,平民一般是不能拥有玉石的。

除非能证明,玉石是诸侯或皇帝的赏赐,否则在等级森严的西汉,会被抄家杀头。

当考古队看到金缕玉衣被拆解,所以情绪非常的低落,直到他们清理两侧墓道时,看到有叠压的大石板,立刻就意识到,耳室极有可能保存完好。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12)

大石板的作用,相当于封死的房门;耳室的意思,就是旁边的小墓室,可以理解为一套房子的厨房、健身房、杂物间之类的。

至于前文说起过的塞石,则相当于主墓室的大门,犹如是一套房子的主卧。

当然了,这是笔者简单通俗的解释,各位观众可莫要较真。

言归正传,既然狮子山大墓的几个耳室保存完好,有大量文物的西汉王侯墓,这已经是罕见的。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13)

考古队决定,先清理耳室,于是满眼期待的,便慢慢挪动青石板。

耳室一共有九间,而考古队打开的第一间耳室,是距离他们最近的西北边那一间。

一块块沉重的青石板打开之后,里面琳琅满目的西汉重宝,晃花了考古队的双眼。

地板摆得是满满当当,有青铜大缸、青铜酒壶、银盘、银盆……每一件都保存完好,全都是入土时的样子。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14)

这间耳室里最珍贵的器物,便是那件巨大的铜浴缸名叫沐鉴,属于是考古史的孤品,其价值不言而喻。

至于作用,则是为这位西汉墓主人洗澡所用。

紧接着,考古队打开了第二间耳室,吊机取出一块块沉重的青石板,展现在专家眼前的,则是一捆捆一套套的西汉兵器。

第二间耳室,明显是墓主人的兵器库,而且西汉兵器也分为三六九等,眼前耳室里的兵器,自然全都是西汉军队的高等级兵器。

每一件都制作精美,花纹繁复可用巧夺天工来形容,有实战所用的宝剑、长戟、长铍(长枪)、长戈……等等等。

第二件耳室最珍贵的器物,则是迄今为止西汉最精美的金扣腰带,具体参考下图。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15)

黄金自古以来都是贵金属,而这座西汉大墓墓主人的金腰带,震惊了考古队的所有人。

一条条的花纹精美华丽,一个个的浮雕错落有致,每个细节的雕刻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这让考古队更加期待墓主人的真实身份,想必是西汉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否则不可能拥有如此精美的黄金腰带扣。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16)

同时考古队也打开了第三个耳室,随着沉重的青石板挪开,展现在考古队眼前的,是一个完整的厨房。

由石头搭建而成的西汉灶台,还有煮饭用的各种青铜炊具,负责“做饭”的仆人,则是烧制精美的十多个陶俑。

当然了,放在西汉来说,这间耳室应该称之为“刨厨间”相当于咱今天的厨房。

从炊具的大小便可看出,墓主人生前必然是大富大贵之人。

而耳室带给考古队最大的震撼,便是那堆积成山的西汉铜钱,经清点至少有170000枚以上!!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17)

这是真正的钱币成山,惊得人下巴都要掉到地上了,以至于考古队对墓主人生前的富裕程度,产生出更多的联想。

既然盗墓贼已经侵扰了这座古墓,又为何没有动用那十七万枚铜钱呢?

原因一是匆忙,估计没有时间打开耳室;再有就是狮子山汉墓里的铜钱,都是秦末的半两钱。

但话又说回来,半两钱虽然属于秦末,但汉朝继承了秦朝的制度,所以汉初也采用半两钱。

到大名鼎鼎的汉武帝时期,才铸造了后人所熟知的五铢钱,而半两钱自然也就被收回。

狮子山大墓里的半两钱,相比于真正秦王朝的半两钱质地较轻,所以可以认定,那是十七万枚西汉半两钱。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18)

盗墓贼之所以没有动这些钱,极有可能是他进入这座古墓的时候,半两钱早就已经被五铢钱取代,即使他拿走了半两钱,也根本花不出去。

三,玉棺玉衣,身份争议

狮子山高等级汉墓最大的惊喜,自然都在那主墓室当中。

打开塞石之后,清理甬道里的淤泥,到达主墓室位置时,考古队的专家用手一摸,里面满是一层层精美的玉片,乍一看还以为是玉石贴成的地板。

淤泥只有薄薄的一层,往下便是满满的玉片,形状和颜色也不一样,有三角形、四边形、甚至是多边形……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19)

玉石的材质,有少部分是白玉,大部分则属于是碧玉,而且上面并没有穿孔。

专家则根据玉石的形状推测,玉片原本应该贴满了棺材,因为不想有缝隙,所以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也就是说,眼前摆着的,本该是一口玉棺!

如果想调查清楚墓主人的身份,最直接的证据,便是墓葬里的金印。西汉诸侯王,能拥有黄金打造、且造型精美绝伦的黄金印章。

可考古队在墓葬当中搜寻了许多遍,也没有发现墓主人的黄金印章……

从史料记载来看,西汉时期封在徐州的,应该是刘邦的弟弟刘交,被册封为楚王。因此狮子山汉墓,属于是西汉的楚王墓。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20)

楚王世袭共有十二代,而狮子山汉墓当中,又出土了两百多个官印。

大概意思就是,楚王治下有多少个郡县,就有多少个官印。

所以只要根据官印的多少,来印证西汉楚国的领地变迁,便可准确得出墓主人的身份。

据史料记载,汉景帝时期的公元前154年,爆发了七国之乱。

而楚国也参与了叛乱,汉景帝动用强硬手腕平息了叛军,严厉惩罚了七国当中的六个封国,唯独对楚国网开一面,象征性的惩罚。

汉景帝收回了楚国的两块封地,其中就包括了文阳地区,楚国另外也推举了新王。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21)

再看狮子山汉墓,两百多个官印当中,有文阳地区的官印,所以可以断定,墓主人是七国之乱之前的楚王。

排除法,时间卡到了汉景帝三年,也就是公元前的154年,之前楚国有三代楚王。

另外第一代楚王刘交的墓葬,在同孝山也就是今天的楚王山,所以他也被排除在外。

至于第二代楚王,仅仅在位四年而已,所以他没有时间,去修建狮子山那样的巨大墓葬。

最后只剩下第三代楚王刘戊,他继位之后的第二十一年,便参加了那场七国之乱,被汉景帝打败之后,拔剑自刎身亡。

再加上狮子山汉墓的一些细节处,开凿较为粗糙,而且兵马俑的摆放,也有混乱的地方……

老农盖房挖出血色棺材(1991年江苏农民说家里红薯窖很深)(22)

(玉棺复原)

种种线索表明,墓主人极有可能是匆匆下葬,以至于陵墓尚未完全修成,他就已经自刎身亡,穿着金缕玉衣,被抬入了那口玉石棺材。

不过也有人,质疑专家以上的说法,理由则是刘戊参加过七国之乱,也就是说参加过谋反,所以按照西汉的制度,他没有资格使用金缕玉衣。

当然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刘戊死后匆匆下葬,不等汉景帝的人马杀到,就已经掩埋了狮子山汉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