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人生的五个思维(一起读孟子之四十九)
我回来了,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见谅见谅。
#国学经典# 108天,我们一起读《孟子》,今天是第49天,《万章》之一,论述的是儒家所推崇的“孝”。
山东博物馆藏舜帝像
原文: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孟子曰:“怨慕也。”
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曰:“长息问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尔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为不若是恝:我竭力耕田,共为子职而已矣。父母之不我爱,于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仓廪备,以事舜于畎亩之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为不顺于父母,如穷人无所归。天下之士悦之,人之所欲也,而不足以解忧;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足以解忧;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人悦之、好色、富贵,无足以解忧者,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热中。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
译文如下:
万章(孟子弟子)问(孟子):“舜在田里干活,对着上天一边哭泣一边诉说,他为什么又哭又说呢?”
孟子说:“(对他的父母)怨恨却又依恋。”
万章说:“‘父母喜欢,欣喜而不懈怠,父母厌恶,忧愁而不怨恨。’那么舜为什么会怨恨父母呢?”
(孟子)说:长息(公明高弟子)向公明高提问:‘舜在田里干活,这些我已经听说过了。对着上天一边哭泣一边诉说,这样对待父母,我就有些不理解了。’公明高说:‘这不是你所能理解的。’公明高认为孝子的心,并不能像这样无忧无虑:我竭尽全力地耕田,恭敬地履行作为儿子的责任。父母却不喜欢我,于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尧帝令他的九个儿子两个女儿,以及百官备好牛羊和粮食,到田里去侍奉舜,天下的士人也大多去投奔舜,尧帝更准备将天下让给舜。舜却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喜爱,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穷人。天下的士人都喜欢他,每个人都希望他成为君主,可这样也不足以化解舜的忧愁;美色,每个人都喜欢,有尧帝的两个女儿为妻,也不足以化解他的忧愁;富有,每个人都喜欢,舜富有了天下,也不足以化解他的忧愁;尊贵,每个人都喜欢,舜贵为天子了,依然不足以化解他的忧愁。人人喜欢他,有美色,有富贵,却都不足以化解舜的忧愁,唯有得到父母的喜欢才可能化解他的忧愁。人在少年之时,会依恋父母;懂得欣赏美色之时,则倾慕漂亮的女孩;有了妻子儿女,则爱护妻儿;做官则爱戴君王,得不到君王的认可就会心中焦虑。大孝则是终生依恋父母。五十岁还依恋父母,是我在舜帝身上所看到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