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一生被流放几次(有着玻璃心的屈原被四次流放)
端午节人们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享受难得的三天假期外,也不可避免地再次想起了为端午假期作出巨大贡献的战国诗人——屈原。这位曾被世界和平理事会确认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古人,凭借着伟大的爱国情操为中国贡献了一个传统节日,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独一份的。
但是很多人有时候也会不解,历史上的爱国人士那么多,像不食周粟的伯夷和叔齐、多年不变节的苏武、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痛击倭寇的戚继光……哪一位都留下了名垂千古的爱国事迹,为什么屈原能够脱颖而出呢?其实不仅是因为屈原的出生年代比较早、文学地位比较高,还因为他对自己国家爱得倔强、爱得从一而终、爱得甚至最后“玻璃心”都碎了……
屈原出生的年代,是礼乐崩坏,战乱频繁的战国时代,正值秦国野心勃勃企图吞并六国,而六国准备合纵抗秦。身为宗室子弟却自小与平民百姓生活在一起的屈原养出了一副悲天悯人的性子,十分关系百姓疾苦,故而在楚国境内素有贤名。长大后,他因组织青年抵抗秦军,智退秦军被楚怀王赏识,由此进入朝廷。在朝期间,屈原为了楚国的生存和强大殚精竭虑,既担任过外交官出使别国,也曾经率兵出征无惧无畏。为了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他明知变法维新会触及旧贵族的利益进而将自己放入危险的境地,仍然坚持初心。楚悼王时期的吴起、秦国的商鞅都因变法而不得善终,但是屈原却很向往这样的死法,为国而死,死得其所。在他眼里,个人的生命和楚国的兴盛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经过了一系列变法改革的楚国综合国力确实开始有了一定的提升,秦国因此不敢轻举妄动,楚国也因此得了两年喘息的机会。但是因为变法利益受到侵害的旧贵族们一直没忘记拔出屈原这颗眼中钉肉中刺。虽然变法的命令是楚怀王下的,但是谁让屈原是执行官呢,柿子当然捡软的捏喽!于是这些旧贵族们的日常工作多了一项,每天孜孜不倦地给屈原找麻烦、在楚怀王面前抹黑屈原。久而久之,屈原就被卸磨杀驴的楚怀王给疏远了,于公元前314年被降为三闾大夫,次年又被流放去了汉北地区。
与此同时,看到国内稍有起色的楚怀王自信心空前膨胀,竟然开始发兵找秦国的茬,开始了自己的作死之路。从公元前314年到公元前296年,屈原前后被派往秦国、齐国和谈,然而每次事了,都被忘恩负义的楚怀王寻各种理由冷落、发配,而屈原仿佛是个苦苦等待渣男回头的备胎,忠心耿耿,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直到公元前296年,楚怀王不顾屈原等忠臣的劝阻,赴秦国之会,结果被扣押咸阳,最后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屈原彻底心灰意冷,但出于对楚国的担忧,仍然心系国事。然而继位的楚顷襄王任用佞臣,两次将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攻破楚国都城郢都,楚国名存实亡。屈原心如死灰,决定追随自己一生挚爱的楚国而去,于汨罗江投江自尽,仿佛怕自己死得不够透彻,投江前还在怀里抱了个石头。
文艺青年屈原一生被流放四次,期间根据心境的不同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成为无数小学生的噩梦。他的诗歌中倾注了他的一腔爱国之心,他的一生都将爱国这件事贯彻到了始终,这也是为什么他被称为伟大的爱国诗人的原因。但是诗人、文人自古都是迂腐的,屈原也不例外。历来心怀天下者,为实现心中抱负,大多都不会在意辅佐多少个君主,像屈原、诸葛亮这样不改初心的毕竟是少数。屈原有“玻璃心”,楚王的一次次贬谪让他伤心难过;他的“心胸狭小”,只能装得下一国一君,他的信念只有楚国,所以才会在看到楚国都城沦陷后以死明志,因为秦国攻下的在他心里不止是一座城,还有他的信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屈原这般超脱世俗的人注定是孤独的,家园沦陷后他就是天下的敌人,因为各国都明白如屈原这般倔强的人是很难被拉拢的。他的“玻璃心”只为楚国而存在,除了他的国和他的君,他的心就如同钢铁铸造,旁人无法打开也无法在上面留下伤痕。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这位楚国贵族,用他的倔强,完美诠释了他的人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