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人的乡村办艺术培训班有无胜算(走进6个区20个培训点)

7月14日上午,由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烟台市妇女联合会、烟台市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烟台市文化馆、烟台市群众文化学会、烟台市残疾人事务综合服务中心承办,芝罘区文化和旅游局、东山街道办事处协办的2022年烟台市文化馆“家门口的艺术课堂”开班仪式在南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来自我市有关社区、学校、部队等二十多家单位的代表和文艺骨干参加了活动。

2万人的乡村办艺术培训班有无胜算(走进6个区20个培训点)(1)

摄影/苗伟

永不下课的“百姓课堂”

近年来,在烟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我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改革创新”的发展理念,积极回应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侧改革,持续提升“政府主体保障有力、社会主体竞相参与、公共场馆提质增效、服务供给精准优质”的公共文化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吸引力,激发基层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了以创新促发展、以创新提质效、以创新惠民生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万人的乡村办艺术培训班有无胜算(走进6个区20个培训点)(2)

2万人的乡村办艺术培训班有无胜算(走进6个区20个培训点)(3)

“家门口的艺术课堂”是2021年烟台市文化馆在进一步优化创新公益艺术培训的范围和方式后,为基层社区的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量身打造的培训活动。由市文化馆的业务骨干和优秀文旅志愿者组成基层培训队伍,走进15个社区,向社区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传授舞蹈、声乐等方面的知识,先后为市民授课300余课时,培训学员3000余人次。老师们战酷暑冒严寒,根据学员的水平差别量身定制适宜的课程,根据学员的时间调整授课,同时对基层文艺骨干进行重点培训,使这些骨干真正成为基层的文化种子,保障了基层文化活动得以长效持续开展。社区参训者普遍认为,“家门口的艺术课堂”是文化馆为广大市民办的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她把文化的种子撒播在社区大地,成为永不下课的百姓课堂。“家门口的艺术课堂”产生了“培训一个学员,带动一支队伍,影响一个社区”的良好效果。2021年底,在文化中心举办了总结表彰暨培训成果汇报演出,来自有关街道社区的百余名文艺爱好者,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举行了 “优秀社区文艺骨干”和“最美辅导教师”颁奖仪式。省市级主流媒体均给予重点报道,烟台日报、晚报更是给予头版整版专题报道,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

课程开设满足群众需要

2万人的乡村办艺术培训班有无胜算(走进6个区20个培训点)(4)

2万人的乡村办艺术培训班有无胜算(走进6个区20个培训点)(5)

摄影/苗伟

今年“家门口的艺术课堂”将进一步拓展培训范围,深化培训内容。培训点由去年的15个增加到20个,覆盖面由原来的芝罘、莱山两个区扩大到今年的六个区,特别增加了对部队、残疾人士、扶贫村等特殊人群的艺术培训。在培训内容上,除声乐、舞蹈、器乐等群众喜闻乐见、益于参与的培训课程外,根据群众的需求增加了手机摄影、书法、美术、戏曲等课程。

市文化馆馆长解维力表示,“家门口的艺术课堂”就是要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群众想学什么课程,市文化馆就把什么样的优质课程送到百姓家门口,送到群众中去,以实际行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和满意度。

通力推进“萤火虫”行动

2万人的乡村办艺术培训班有无胜算(走进6个区20个培训点)(6)

摄影/苗伟

据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蒲晓虹介绍,“家门口的艺术课堂”是我市今年推出的“萤火虫”文旅志愿服务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活动,有效地将“送文化”延伸为“种文化”,成为烟台市公益性文化品牌活动,扩大了全民艺术普及范围,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家门口的艺术课堂”的开班仪式,拉开了我市文旅系统“萤火虫”志愿服务行动常态化的帷幕,我市全环境立德树人美育教育宣讲团暨“千人万场”宣讲活动也随之开启!她说,今年的“家门口的艺术课堂”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喜讯的鼓舞下,在社会各界、各有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与支持下,必将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绩!在“家门口的艺术课堂”中加入家庭教育的环节,必将会对传承优良的家教家风,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万人的乡村办艺术培训班有无胜算(走进6个区20个培训点)(7)

摄影/苗伟

开班仪式结束后,市文化馆业务骨干为东山街道进德社区文艺团队上了第一堂课——《新疆舞的基本要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