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种植与管理技术(生姜栽培管理技术)

生姜是一种多年生的宿根草本类植物,也被叫做大姜、菜姜,生姜在在食用和药用方面广有用途,不但是厨房炒菜的必须品,而且药用价值也很高,能够提神解乏,降温排汗,增进食欲等多种作用,有“菜中之祖”之美誉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生姜的栽培管理技术谈以下观点供参考,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生姜种植与管理技术?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姜种植与管理技术(生姜栽培管理技术)

生姜种植与管理技术

生姜是一种多年生的宿根草本类植物,也被叫做大姜、菜姜,生姜在在食用和药用方面广有用途,不但是厨房炒菜的必须品,而且药用价值也很高,能够提神解乏,降温排汗,增进食欲等多种作用,有“菜中之祖”之美誉。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生姜的栽培管理技术谈以下观点供参考。

一、基地的选择及整理

(一)生产基地符合国家要求。为保证生产出的生姜能够达到无公害甚至有机的话,生产基地就应该选择远离工业“三废”、生活垃圾、被废弃物和污水污染的区域,栽培生姜的土壤、水质、大气质量应符合国家要求的农产品生产的环境标准。

(二)生产基地宜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的砂壤土、轻壤土。生姜的栽植的基地宜选择土壤肥力较高的砂壤土、轻壤土,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水大肥,所以尽量做到土地以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结构疏松,理化性状良好。

(三)基地整地施足基肥。一般情况下在整 理 土 地 时 大 田 生 姜 亩 施 土 杂 肥6000- 8000 公斤作基肥旋耕与地下,然后行距按 60—65 厘米进行开沟备播,在开沟时施予豆饼 (大豆)75 公斤,生物菌肥 60 公斤,生姜专用肥 50- 60 公斤,硫酸钾 30 公斤,硼肥 1 公斤,作种肥。同时施予硅、钙、镁肥等微量元素。

二、姜种的选择与催芽

(一)选择生姜品种。为提高生姜的生产质量需选择好的生姜品种。目前我县种植的生姜品种主要有山农一号、山农二号、莱芜大姜、莱芜小姜、辐育一号、安丘大姜等。

(二)要适时晒姜困姜。在播种生姜前 1个月,选择一个晴天的日子,上午八、九点的时候从姜窖中取出姜种,用清水洗净生姜上的杂物,进行晒姜,晚上收起,重复 2—3 天的晒姜,直至姜皮发白发亮方可备用。

(三)选种要精心。在晒困过程中要把表皮干瘪皱缩,色泽灰暗的姜块剔除不用。然后按种重 70- 100 克 / 姜块标准,选用姜块肥大、丰满、有光泽、肉色鲜黄、未受冻、无病虫危害的健壮姜块作姜种,淘汰瘦弱、发软和肉质变褐的姜块,,每亩备姜种 300—400公斤。

(四)姜种的催芽要科学。一是姜种后选好要用 3%克菌康 (中生菌素) 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浸姜种 1- 2 小时;也可用20% 50 克的龙克菌 1 袋,兑水 50 斤浸姜种 15- 30 分钟;二是浸种晾干后上炕催芽,催芽温度掌握在 22—25℃,20 天后,等姜芽长到 0.5—1 厘米时,按姜芽大小分级备播;三是在生姜催芽 后播种 前 用 20%龙克菌500 倍液蘸姜种或用根叶康 80- 120 倍液浸姜种 15 分钟,不仅能防治姜瘟病,还可防治姜癞皮病。

三、科学的生姜播种

(一)适期进行早播。一是 3 月 20 日前后进行大棚生姜播种。二是小拱棚栽植生姜的话可于 3 月底 4 月初进行播种;三是 4 月上旬播种时可用地膜覆膜栽培。

(二)化学除草。覆盖地膜时可用 40%二甲戊?乙(姜蒜草克)乳油、33%二甲戊灵(施田补)乳油或者 24%乙氧氟草醚乳油播种后在姜沟及周围地面上均匀喷洒药液,喷液后要进行立即盖膜,以保持地面湿润,提高药剂的除草效果。在这个施药覆膜过程中要倒退操作,以防出现脚踏地面,破坏土表药膜,影响杀草效果。

(三)地膜覆盖的要点。根据起陇的宽度,选用宽 240—340 厘米,厚度为 0.05—0.06 毫米规格的地膜覆盖,这样利于保温保湿。

(四)生姜的合理密植。为了做到高产高效,高产地块每亩种植生姜 5500 株左右,这样的话要做到生姜的种植行距 60—65 厘米,20 厘米株距。对于一般的中肥水地块每亩 5500—6000 株,行距 60 厘米,株距 18 厘米,便于提高产量。

四、田间的科学管理

(一)小苗的浇水管理。为保证生姜小苗的出苗率,在播种时要浇透水,然后出苗前不再浇水,待小苗超过 70%出土后再浇一次水。这次浇水很重要,如果浇水太晚姜苗受旱,芽尖易干枯,如果浇的过早覆没姜牙,不利于生长。若遇涝,应及时排水。

(二)对小苗适时遮荫。待小苗出来后,要及时对小庙进行遮荫。一是大棚、小型拱棚栽培的生姜要采用高位棚式遮阳网遮荫;并保持大棚的通风;二是室外栽植的生姜要用小型遮阳网来遮荫,不提倡树枝遮荫。

(三)苗期追肥。一是 7 月下旬要把遮荫物撤出来,然后追施生姜专用肥 50- 80 公斤,硫酸钾 30 公斤,或者直接追施高钾复合肥 100 公斤,追施后及时浇水。二是 9 月下旬根据姜苗长势,追施叶面肥料,要做到每7—10 天喷一次,连喷 3—4 次。

(四)浇水管理。一是在姜苗 70%出土后结合土壤水分状况进行浇水。二是夏季的生姜浇水以早晚为好,切忌中午浇水,并注意雨后及时排水。三是立秋前后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根据土壤湿润状况适时浇水。是为保证生姜收获时少粘泥土,便于储存,可根据土壤的性质在收获前 3—4 天浇一次水。

(五)培土管理。一是自生姜施分枝肥后要结合生姜生长情况及时进 行 分次 培土2—3 次。二是进入生长中后期,视生姜长势进行多次培土,促进姜块膨大。

(六)病害综合防治技术。防治生姜病虫害要优先采用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和物理措施防治,其次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综合防治。一是姜瘟病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辅之以用 3%克菌康或 20%龙克菌悬浮剂灌根,严禁应用剧毒农药。二是生姜斑点病在发病初期用 50%醚菌酯 (翠贝)或70%甲基硫菌灵隔 7- 10 天喷一次,连续喷2- 3 次。三是生姜线虫病(癞皮病)的做到播种前土壤消毒;其次在播种时用药,生长期对水浇灌药液。

(七)虫害的综合防治。一是甜菜夜蛾、姜螟等害虫成虫可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二是姜螟、姜蓟马等地上害虫可用可选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杀虫剂兑水喷雾;三是地下害虫可用 0.5%阿维菌素、3%辛硫磷颗粒剂等在生姜播种时撒施于播种沟内。

五、适时收获

生姜不耐低温,收获最佳期在初霜后10—15 天。拱棚可延迟收获 20 天。

六、生姜的科学储藏

1、清理姜窖。入窖前清理全部杂物,铺设 5 厘米厚的细砂并做杀虫处理。

2、新姜入窖。一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生物制剂阿维菌素类农药、3%辛硫磷颗粒剂、姜窖宝(0.5%氨基寡糖素)窖底一层撒施,然后随放姜随撒施。最后均匀撒在上面一层。二是将 250 毫升左右敌敌畏原液放入开口瓶中放置于姜窖内,以后不断添加新药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