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金句解读版(论语金句笔记一)

我是"好书&笔记",点击右上方“关注”,坚持为您分享【认知提升】干货。

《论语》简介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金句笔记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大意: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2、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大意:那种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触犯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更是从来没有的。有德行的人总是力求抓住这个根本。根本建立了便产生了仁道。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大概便是仁道的根本吧!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大意: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大意: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5、巧言令色,鲜矣仁。

大意: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6、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大意: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7、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大意:治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应该恭敬谨慎地对待政事,并且讲究信用;节省费用,并且爱护人民;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

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大意: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9、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大意: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10、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大意: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11、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大意:约言符合道德规范,这种约言才可兑现。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才不会遭受羞辱。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就可靠了。

1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大意: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13、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大意:《诗经》三百多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14、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大意: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暫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

1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大意: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16、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大意:我整天对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像个蠢人。等他退下,我观察他私下里同别人讨论时,却能发挥我所讲的,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

1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大意: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1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大意: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1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大意: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广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结,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结却不顾道义。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大意: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21、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大意:做事情过或不及,都是祸害啊!

22、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大意: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不忍心去做呢!

2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大意: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24、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大意: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一定是比射箭了。比赛时,相互作揖谦让后上场。射完后,登堂喝酒。这是一种君子之争。

25、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大意:快乐不是没有节制的,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26、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大意: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长期安心于推行慈爱精神,聪明的人认识到仁对他有长远的利益而实行仁。

27、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大意: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28、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大意:强调仁是做人的根本。孔子勉励人们立志行仁,就能够远离一切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可以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

29、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大意:居于统治地位的人,不能宽宏大量,行礼的时候不恭敬,遇丧事时不悲伤哀痛,这个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3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大意:富与贵,是人人都想望的,但如果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得来,君子是不能安享的;贫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摆脱,君子是会安然的。

31、朝闻道,夕死可矣。

大意:早晨听到了真理,晚上死也无遗憾。

3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大意: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33、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大意: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一定要怎样做,也没有规定一定不要怎样做,而只考虑怎样做才合适恰当,就行了。

3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大意:君子心怀的是仁德;小人则怀恋乡土。君子关心的是刑罚和法度,小人则关心私利。

希望“好书&笔记”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您的鼓励,就是我坚持的动力!拱手抱拳!

论语金句解读版(论语金句笔记一)(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