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的重要一句(前出师表经典名言10句)

《前出师表》,出自《古文观止》。公元227年,诸葛亮在汉中准备讨伐曹魏,临行前写下这篇表文。

出师表的重要一句(前出师表经典名言10句)(1)

在《前出师表》一文里,诸葛亮感慨往事,劝谏蜀后主能够继承先帝遗愿,奋发图强,有所作为。同时,他也向后主表达了决心,不负先帝临终所托。诸葛亮文笔矫健,情感真挚,是表文中的杰作。

本文选取《前出师表》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出师表的重要一句(前出师表经典名言10句)(2)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如今天下三分,蜀汉国力疲乏、民生凋敝。

这确实已经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啊。

点评:「先帝」即蜀汉昭烈帝刘备。「益州」是古地名,西汉设置的行政区划。范围包括今四川的大部分,以及云南、贵州的一部分。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朝廷官员在内不生懈怠,

军中将士在外视死如归,

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

他们都想报答给陛下啊。

点评:诸葛亮认为,天下分成三国,蜀汉最弱。但是,由于先帝刘备广施恩泽,朝廷官员不生懈怠之情,勤于政事。而军中将士无不奋不顾身,视死如归。他们都想报答给后主刘禅。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陛下您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

以此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而且陛下还应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

不要轻易地看轻自己,使言谈不恰当,

以至于堵塞了忠诚贤士们进谏的道路。

点评:「恢宏」即鼓舞、振奋之意。「妄自菲薄」指因自卑而不自重。诸葛亮劝进后主刘禅,奋发图强,振兴蜀汉。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

他们心地善良,其心志意念忠贞纯正,

是先帝选拔之后才留下来辅佐陛下的。

点评:「侍中」是古代官职名,是丞相的属官。「侍郎」是汉朝设立的官职,尚书的属官,初为郎中,满一年为尚书郎,满三年为侍郎。

「郭攸之」字演长,为人和顺,时任黄门侍郎。「费祎」字文伟,蜀汉四英之一,诸葛亮死后,接替为军事。「董允」字休昭,与诸葛亮、蒋琬、费祎等人并称为蜀汉四英。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贤臣,远离小人,是汉朝前期兴盛的原因;

亲近小人,远离贤臣,是汉朝后期衰败的原因。

点评:诸葛亮、刘备皆认为,东汉之所以自桓帝后衰弱败落,是因为帝王亲近小人,疏远贤臣的缘故。

出师表的重要一句(前出师表经典名言10句)(3)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我本来就是一介平民,

曾在南阳郡务农耕种,

乱世中只求保全性命,

不希望求得显赫名声。

点评:诸葛亮幼年丧父,由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后来,诸葛玄病故,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在南阳乡下以耕种营生。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先帝不认为我出身卑贱、见识浅薄,

不惜屈尊来访,三次见我于草庐中;

还征询我对于天下大势有什么看法,

因此我深为感激,答应为先帝效力。

点评: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冬,刘备驻军新野。谋士徐庶返回家乡,临行前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夸赞其贤于自己。刘备心生向往,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知道我言谈行为谨慎,

故临终时把国事托付于我。

点评:刘备为给兄弟关羽、张飞报仇,举兵与孙吴决战。然而,蜀军大败,兵退白帝城。第二年,刘备病重,将儿子刘禅与国事托付给诸葛亮。

出师表的重要一句(前出师表经典名言10句)(4)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自从接受遗命以来,我便日夜担忧叹息。

担心托付大任不能完成,有损先帝英明,

所以,我五月南渡泸水,深入荒僻之地。

点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就是《三国演义》里的七擒孟获之事。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如今就要离朝征讨曹魏,

流着泪写下了这篇表文,

激动得不知说了些什么。

点评:诸葛亮流着眼泪写下了这篇表文,不仅是劝进后主刘禅,而且也是向后主表明决心,一定要实现此次的军事目的,夺取故都长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