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22章及译文:道德经第十二章

道德经第22章及译文:道德经第十二章(1)

德国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老子所称道的上善在于无,这种说教以“无”为“上善”,也就是一种通过与神格相融合、从而通过消灭人格而取得自我感觉消融于神格深渊之中的意识。”

德国杰出学者尤利斯·葛尔:“也许老子那个时代没有人真正理解老子,或许真正认识老子的时代至今还没有到来。”

道德经第22章及译文:道德经第十二章(2)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五味④令人口爽⑤,

驰骋畋猎⑥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⑦。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⑧。故去彼取此⑨。

道德经第22章及译文:道德经第十二章(3)

【注释】

① 五色 :青、黄、赤、白、黑,泛指多种颜色

② 目盲 :比喻眼花缭乱

③ 五音 :古典音乐的五个基本音阶,宫、商、角、徵、羽,泛指多种多样的音乐声

④ 五味 :酸、甜、苦、辣、咸,泛指多种味道

⑤ 口爽 :味觉失灵,生了口病。爽,古代以“爽”为口病的专用名词。

⑥ 畋猎 : 打猎获取动物

⑦ 行妨 :失去操守,犯下偷窃的行为

⑧ 为腹不为目 :只求温饱安宁,而不为纵情声色之娱

⑨ 去彼取此 :摒弃物欲的诱惑,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

【译文】

缤纷色彩,容易使人眼花缭乱;纷繁音乐,容易使人听觉失灵;丰盛食物,容易使人味觉迟钝;纵马驰驱醉心狩猎,容易使人内心疯狂;稀奇事物,容易使人失去操守,犯下偷窃的行为。

因此,有道之人只求三餐温饱,而不追求声色犬马,摈弃外物诱惑而保持内心清静。所以,面对外界的诱惑,要有所取舍。

道德经第22章及译文:道德经第十二章(4)

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人人沉醉于感官上的刺激,使器官功能受到伤害,使人浑浑噩噩、不知明日几何。再然后,逐渐偏离正道,走向歧途,害人害己。殊不知,永不满足,不知克制,终会导致自身的毁灭。灿烂繁华终究只是一时,平凡生活才是永远!

这世界上,有杰出的政客,也有平庸的政客。有成功者的神话,也有失败者的案例。但更多的则是平凡生活的记录!

佛教有云:“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不外如是。

道家名著《清静经》中有一段就是很好的说明,“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道德经第22章及译文:道德经第十二章(5)

今天推荐一部由基努·里维斯、 阿尔·帕西诺主演的电影《魔鬼代言人》,这部电影的宗旨与此章不谋而合,人如果对自己的欲望不加克制,只会走向毁灭!

道德经第22章及译文:道德经第十二章(6)

简介:凯文(基努·里维斯 饰)是个保持不败记录的年轻律师,娇妻相伴,事业有为的他宛如生活在天堂一般。受到纽约著名事务所的邀请,他携妻子来到纽约。奢华的生活近在眼前,一切似乎都昭示着明天的坦途与光明。老板米尔顿(阿尔·帕西诺 饰)对凯文非常赏识,不断地委以重任,同时也带他见识了五光十色的世界。面临着工作的压力以及美人、名利各个方面的诱惑,凯文渐渐地迷失在生活中,甚至忽视了妻子精神上的反常。直到失常的妻子自刎在他的臂弯中,凯文才猛然意识到身边的危机...

道德经第22章及译文:道德经第十二章(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