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健康如何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要重视)

3000万孩子患上“心灵感冒”

孩子总是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平时很少说话,注意力也难以集中;

在学校毫无规矩,一闲下来就抠墙壁,还总是故意推搡同学;

对自己缺乏信心,感觉自己在各方面都不如人,低人一等;

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打人骂人;

……

这些现象非常普遍,在家长看来,这只是孩子的顽皮。但事实上,也可能是心理障碍的外在表现。

据统计,随着社会结构发展变化,儿童青少年的压力不断增大,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总体呈逐年增高趋势。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1]

若家长不能及时干预,还可能成为致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值得大家重视的就是抑郁症。中国科学院心理所2020年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2]

12~16岁是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的主要人群,他们情绪敏感,再加上家长、老师给予的多方压力,极易使他们走进抑郁“泥潭”,产生自残、自杀的想法。

2021年,一个14岁女孩跳楼自杀,让很多人感到惋惜,她遗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毁掉一个人很简单,只要毁掉她的童年就可以了……”

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童年的创伤事件对孩子的情感影响会延续到成年,而且童年积累的创伤越多,越有可能在成年后患上精神疾病。[3]

孩子的心理健康如何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要重视)(1)

图片来源:摄图网

孩子心理问题从哪来?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与诸多因素有关,比如社会压力、家庭模式等。其中,家庭的教育模式、沟通方式往往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

上世纪90年代,孩子的心理问题多由外部环境因素造成,但到了21世纪,孩子的心理问题多是由于高竞争感和高孤独感带来的。

这一代孩子,他们的家长都普遍接受了较好的教育,所以对孩子有更高期许,秉着“赢在起跑线”的目标,孩子的生活被各种兴趣班填满。

这些有形和无形的竞争,让他们身心承受巨大的压力,使得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

12~16岁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障碍的高危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十分敏感,自尊心、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一些控制型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喜欢替他们做决定,不断否定孩子的想法和意愿,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这些行为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极端心理。

“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学习上出类拔萃,但是每一个孩子一定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望子成龙”固然没错,给予良好教育的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到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孩子的心理健康如何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要重视)(2)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何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第一,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孩子的问题,也是家庭问题的反映。

家长要学会自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和要求是否妥当;夫妻关系是否和谐,是不是整日争吵。

家长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夫妻关系存在问题也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第二,多与孩子交流、沟通

每天预留15分钟时间,与孩子进行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想法,接纳他们的情绪。孩子无法处理的情绪,家长要正确引导,帮助他们宣泄负面情绪,并给予鼓励。

第三,关注孩子心理问题

比如,孩子出现不爱说话、莫名哭泣或发脾气、不合群,甚至自伤行为,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第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抑郁症低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身体发育快,激素水平变化大,导致身心失衡,所以维持身心平衡至关重要。家长要合理安排他们的作息时间,多让他们参加体育锻炼,远离电子产品,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等。

作为父母,我们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一点小感冒都会担心得半夜睡不着,却又常常忽视他们的心理状况。

想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家长还是要多跟孩子交流,只有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的引导才有可能顺利实现。

最后,希望所有家长都从“心”出发,还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