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封号严重吗(最近微信封号严重)

微信封号最新规则以及解决办法其他变化 最近微信迎来了史上最严格的封号,尤其是营销号,更是大面积中招,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最近微信封号严重吗?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微信封号严重吗(最近微信封号严重)

最近微信封号严重吗

微信封号最新规则以及解决办法其他变化 最近微信迎来了史上最严格的封号,尤其是营销号,更是大面积中招。

那么,他们被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这就必须从新规说起—— 新规如下:

1、连续一周每天发布(图片或金融类字眼的消息)7条以上的微信用户。

2、注册时间一年以内,好友数量2000以上的微信用户,没绑银行卡的优先封号。

3、连续4周不切换IP地址、位置信息不曾变过的微信用户。

4、群发消息一个月内,每周超过2次的微信用户。

5、每周好友增加数量在20以上的微信用户。

6、与多个陌生好友(非手机号或扫二维码添加的好友)频繁互动的微信用户。

7、每天有点赞行为,或多次发朋友圈的,并持续一周记录的微信用户。

8、同质化内容(包括字眼及图片,主要针对微商)发布超过一个月以上的微信用户。

9、大量微信转账(每周1万元以上),大量群发红包(每周2000以上)的微信用户。

10、建群数量超过20的微信用户(群很活跃)。

11、入驻多个群(超过20个),在群里不断添加好友在20人以上的微信用户。

12、频繁被拉黑,每月超过20次以上的微信用户。

13、朋友圈被屏蔽人数超过20人以上的微信用户。

…… 当然了,涉及黄色、政治的账户被封,这些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常识。 基本上看完新规,可以确定,封号对象主要是违规的公众号、营销号、微商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被微信封号呢?各位看官别急,果老兄这就分享经验~ 昨天果老兄跟大家说,这部分的内容我们将分为六个方面来讲,今天所要说的就是——同质化内容。 现如今,一篇爆款文被十几个账号转来转去、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手机上,这似乎已经让我们习以为常了,毕竟在尊重版权的前提下,转发文章既不用自己动脑子,涨粉又能“立竿见影”、迅速获得影响力,何乐而不为呢? 而同质化的重灾区,莫过于健康服务类信息、社会热点事件等内容。在选材方面,时效性较弱的生活百科以及“心灵鸡汤”式的情感类美文往往备受青睐。 但是这样简单粗暴地转载文章,只会使得原创内容处于越来越匮乏的尴尬境地,而且媒体公号内容的同质化让读者产生了审美疲劳,“标题党”以及低俗、虚假新闻也在新媒体平台消耗着传统媒体的公信力与影响力。 所以,微信将“同质化内容”作为封号的标准之一,也就不足为奇了。

毕竟,原创内容是公众号运转的重要环节,离了它,公众号真的可以GG 了。

此外,除了转载之外,同质化内容还包含其他一些因素。

比如:内容相似、配图相同、相同的朋友圈及个人资料等,这些都可以构成微信内容同质化的因素。

就比方说咪蒙这个情感大号,自从咪蒙在朋友圈爆火,就有无数仿效咪蒙的新媒体、自媒体诞生,直

到今天,情感号也一直是公众号涨粉最快的类型之一。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微信同质化”呢?

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其实答案就在上文之中。

解决方法:

1、尽量不要同一时间批量发同样的朋友圈,发朋友圈也尽量不要选择相同的图片,这非常容易被微

信识别成“同质化内容”;

2、凡是相同的文字均要修改后再发出,相同的图片必须做一些小的改动(比如剪裁)或者替换图片;

3、改变相同的MD5 校验码,避免腾讯监控;

此外,还有其他多种方式可以减少被识别成“同质化内容”的风险,但我想,原理你应该都明白了,

照葫芦画瓢你懂吧?平时发内容的时候多多注意即可。

以上,就是避免“微信同质化”的全部内容,你是否有所收获?

今天就将常见的25 个违规操作按照“有封号风险、限制部分功能、死亡率较高、必死”4 个风险级

别分门别类,请大家对号入座,参考附带的解决办法,逐一排除风险,降低封号概率。

一,有封号风险

1、无论新号、老号、主动、被动,频繁添加好友,均有封号风险。(解决办法:每次添加为双向好

友不要超过 15 人,2 小时后再次添加,循环操作)

三,死亡率较高

1、同一个区域(定位地址)批量注册新号(5 个以上)就会因批量注册账号封号(解决办法:使用

4G 网络,一机一号在不同地址进行注册)

2、在非官方客户端登录多开,死亡率较高(微信多开方案),但小米、360 等物理硬件区隔双开功

能除外。(解决办法:使用官方客户端登陆)

3、注册不超过15 天的新号,频繁添加好友、群聊、发红包等,死亡率极高。(解决办法:新号15

天内不做任何营销动作,尽量充值账号信息,如图像、昵称、签名、微信号、签名、朋友圈等,绑定

信息越多越好,如银行卡、手机号、QQ 号等,批量注册的新号最好昵称、图像都不能相同,15 天

后可以再进行修改)

4、月初、月底、重大事前前后,是微信的定期封号期,人工审核严重程度会加大,建议期间不要注

册过多的微信新号。

5、使用170/171 号段的虚拟运营商手机卡,或只能接收短信的流量卡,注册微信新号,死亡率极高。

四、必死

1、使用公司WiFi 在同一环境下大⼤批量养号,一旦被系统检测到,批量封号。(解决办法:无插

卡的手机建议使用VPN 更换新ip,VPN 最好是纯净ip,能插卡手机使用流量养号)

2、24 小时内,发红包超过100 次,限制聊天及红包等社交功能。24 小时内,发红包超过200 次,

必死。(解决办法:频繁发红包易被系统定性为“赌博行为”,请节制)

3、连号段手机卡,同时批量注册新微信号,必死。(解决办法:连号段手机卡,避免同时批量注册

操作)

一,企业到付零钱变化

针对同一个商户,所有付款来源加总限制(商户平台&接⼝):

1、付款给同一个用户(实名用户):单日、单笔上限:2W 元(单笔最多2W,当日最多也2W);

2、日付款总金额:100W 元 ;

3、单笔付款最低额度:0.3 元(接口API 付款默认为1 元,如需调整请前往“产品中心-> 企业付款

到零钱-> 产品设置”进行修改)。

为了确保资金安全,11.29 日起新开通企业付款业务的商户,付款限额做如下调整:a:商户号单日出

款额度,由100 万降低至10 万。b:单人单日付款额度,由2 万降低至5000。

二,新号注册

目前新号注册腾讯开始注重手机本身信息的收集(以前只是作为辅助验证),比如手机的IMEI、网

络IP、注册地址、微信版本(注册新号必须是最新版本)等信息的收集,一般微信只要不是最新版

本的注册微信,有90%几率被封号。

建议方法:

第一步:采用不同号段的注册卡,在不同地方使用4G 网⽹络注册新号。(注册时微信版本必须为最

新的版本)

第二步:完善信息。使用不同的昵称,使用不同的图像(先不要设置微信号,可以15 天后再设置),

签名也要补充完善,尽可能的完善微信信息。

第三步:加老号。注册新号后2 小时内必须加5-10 人的半年以上的老号(实名验证的更好)

第四步:加好友进行互动。加5-10 个好友进行视频聊天、语音对面、斗图等互动,增加新号活跃权

重。

第五步:真人养号。真人养号15 天后才可以进行系统模拟养号。

第六步:15 天新号保护期过后,可以正常使用,但是需要按照以上封号规则之下进行操作。

三,安全解封

1、注意,目前解封后,系统会普遍追封一次。

2、解封前将原客户端删除,下载最新版本后进行解封操作。

3、解封成功后,千万不要添加好友或修改资料等,正常使用2-3 天后再操作,否则极有可能刚解封

再次被封。

4、通过软件解封,追封几率高,且易永久封号,解封保持一机一微信号一IP。

5、每个手机号每月仅可解封一次,已解封过一次可让朋友帮忙收发短信解封。

6、最好一次准备两个手机号,因为解封后,普遍会追封一次,要再次解封。

四,群组

1、关于群人数和拉人权限:微信群的群人数上限依然分为40、100、150 三个标准,在人数允许范

围内,群主和群友都可以拉好友入群;超过最高人数上限后,只有群主才可以拉人入群。理论上,只

要对方同意入群,群主可以将他的所有好友都拉入群。

2、关于入群邀请制:为了防止营销人员对 ' 不明真相 ' 的好友过度骚扰,动不动就把他们拉入各式

各样的稀奇古怪的群中,微信群特别开通了 ' 入群邀请制 ' ——你想拉别人进群时,只有对方同意,

他才会被你拉入群。

3、被邀请加入超过100 人群的好友必须是已开通微信支付的用户。

新规细则,参考如下:

1、连续一周每天发布(图片或金融类字眼的消息)7 条以上的微信用户。

2、注册时间一年以内,好友数量2000 以上的微信用户,没绑银行卡的优先封号。

3、连续4 周不切换IP 地址、位置信息不曾变过的微信用户。

4、群发消息一个月内,每周超过2 次的微信用户。

5、每周好友增加数量在20 以上的微信用户。

6、与多个陌生好友(非手机号或扫二维码添加的好友)频繁互动的微信用户。

7、每天有点赞行为,或多次发朋友圈的,并持续一周记录的微信用户。

8、同质化内容(包括字眼及图片,主要针对微商)发布超过一个月以上的微信用户。

9、大量微信转账(每周1 万元以上),大量群发红包(每周2000 以上)的微信用户。

10、建群数量超过20 的微信用户(群很活跃)。

11、入驻多个群(超过20 个),在群里不断添加好友在20 人以上的微信用户。

12、频繁被拉黑,每月超过20 次以上的微信用户。

13、朋友圈被屏蔽人数超过20 人以上的微信用户。

当然了,涉及黄色、政治的账户被封,这些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常识。

V:121066487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