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发朋友圈的句子(乌镇掠影)
从启蒙时开始,头脑中对江南的印象便总是湿淋淋的。这次八天的江南之行,果然有七天是在滂沱或蒙蒙的雨中度过,只有乌镇是个例外。到了乌镇,下车穿过门廊,神往了已久的梦里水乡立刻真实地展现在眼前。
"深深的雨巷,依依的楼,曲曲的廊棚,扁扁的舟",一切都和梦境里没有分别。只是骤雨初歇,阳光普照,薄薄的氤氲给水乡又增添了一份清新、质朴的美感。
乌镇的桥多,船也多,上桥下桥,船来船往。在水乡,桥也是路,船也是路,船摇到哪儿,水乡人的生活就延伸到哪儿。所以要感受小镇居民的生活,坐船是最方便的。上得船来,才留意到这里的船与鲁迅笔下的乌篷船有些不同,大概是为了方便游客赏景而做了改动吧。接过船娘递上的一杯清茶,小船便在潺缓的河水里向前移动着。放眼所至,白墙黑瓦临水入影,小桥人家随波荡漾,乌镇像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毫无瑕疵地舒展开来。
船的一边是石砌的水岸,岸上是覆盖着廊棚的窄窄的石板街,这是小镇居民休憩和临河观景的去处。唐朝时,宰相裴休也是在这廊棚下面,一面避着绵绵的春雨,一面欣赏着水乡特有的景致。船的另一边是临河的老屋,老屋泛青的瓦当下面挂着一排大红的灯笼,汲水的阿婆站在木制的窗棂旁,笑咪咪地打量着河里的游船,水岸边系着肚兜的孩童正追逐嬉戏着,千年古镇散发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船头正对着的是一座座古老的石拱桥,正慢慢地向身后隐去,由近及远,一座套着一座,不知小镇的桥是否也有扬州的"二十四桥"之多呢?
弃船上岸,拐过临河的老屋,便是一条逼仄、幽深的雨巷。滴水的屋檐下,积着一汪一汪雨水的青石板路更显得光滑、苍古。雨巷两侧的老屋大都塞着乌木的门板,门两边的对联字迹已经斑驳得不能辨认,角落里的青苔也爬上了门前的台阶,岁月把小镇装裱得古色古香、古韵盎然。
正凝神间,蓦然而来的嬉笑声打破了雨巷的寂静,两个江南少女穿着同样的蓝印花布的裙衫,撑着一把花布阳伞,从不远处的老屋里出来,一蹦一跳地消失在雨巷的深处,那花布阳伞就像江南盛开的莲花。
近前一看,老屋是一间杂货店,出售一种叫姑嫂饼的小酥饼,在小镇以外的地方是买不到的。这也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小镇上的一户人家制作一种小酥饼,香甜可口,可制作的手艺只传媳不传女。夜里,小姑把一把盐和委屈的泪水都撒在了嫂嫂和面的辅料里。可是很奇怪,第二天嫂嫂做好的小酥饼既不是甜的,也不是咸的,而是带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生意也更加红火。贤淑的嫂嫂体谅了小姑的心情,从那儿以后便和小姑一起制作小酥饼,名字也改叫姑嫂饼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手艺还是泄露了出去,现在小镇上出售姑嫂饼的杂货店到处都是,而且都说自家的是正宗的呢。
乌镇的人说,和姑嫂饼一样,蓝印花布也是小镇特有的东西,是用江南蓝草的色素为主要颜料,沥浆漏印,染色而成。花布既有青铜纹饰的高古,也有现代流行的简洁;既有秦砖汉瓦的粗犷,也有江南永远的细腻。用它做成的从孩子到大人的服装,很受小镇居民和游人的欢迎。所以在这一条雨巷里,晒布场已经看到了好几处。印好的蓝印花布从高高的架子上垂下来,在柔风中轻舞飞扬,像极了社戏里花旦的水袖。
不知不觉就到了小镇东面的立志书院,这是文学大家茅盾少年时读书的地方。书院对面就是茅盾的故居,故居据说是用《子夜》的稿酬建造的,高高的门槛,高高的门板,伫立其中仿佛还能听到先贤朗朗的读书声。故居前面不远处有一家闻名的杂货店,便是林家铺子,门楣上烫金的招牌似乎仍然在向人们诉说着它兴盛和衰落的往事。
有人说,乌镇是一个可以让人抒情和尽享浪漫的地方,但它又不是单凭着水乡的婉转和柔美才得以成名的。小镇在历史上曾经走出过64位进士、161位举人,文化底蕴深厚悠远;而因为有了茅盾、沈泽民、严独鹤、孔另境、孙木心,它又凭添了几分尊贵和荣耀。
小镇的人们是幸运的,他们享受着现代和传统交织的生活。向往富足促使小镇开门纳客,秉持传统又使人们仍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比之下,城市的人们早已没有了一唱三叹的时间和心境,有的只是压力和疲惫。
返程的火车上,辗转难寐,随手拿起一本书,戴望舒的《雨巷》赫然映入眼帘,"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