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荫区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期中试卷济南槐荫区)

八 年 语 文(2020.11),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槐荫区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槐荫区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期中试卷济南槐荫区)

槐荫区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八 年 语 文(2020.11)

一、(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要塞(sài) 凌空(líng) 教诲(huǐ) 锐不可当(ruì)

B.翘首(qiáo) 悄然(qiāo) 周济(jì) 屏息敛声(bǐng)

C.绯红(fēi) 畸形(jī) 胆怯(qiè) 深恶痛疾(è)

D.镌刻(juān) 黝黑(yǒu) 辱没(mò) 筋疲力尽(jī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3分)

A.仲裁 浩翰 彰显 正襟危坐

B.萤光 娴熟 由衷 振聋发聩

C.铭记 慰勉 不辍 诚惶诚恐

D.燥热 匿名 妄图 眼花瞭乱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志愿者们舍小家为大家,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坚守在抗疫岗位上。

B.托尔斯泰一直都是长相平平,鹤立鸡群,混在人群里找都找不出来。

C.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D.那位教授讲课的语调抑扬顿挫,将学生带入美妙的意境之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厉行节约不仅是一种个人私德,更是一种社会公德。

B.通过展示5G信号使用范例,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5G可以为日常生活带来改变。

C.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D.在网课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培养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B.消息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部分(后两部分有时候暗含在主体当中)。

C.消息正文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增的原则安排的。

D.《三峡》选自《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由北魏郦道元所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6.将下面几句话正确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 , 。 。 。

①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②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③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有感情才能产生意境

④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⑤这里并没有直接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⑥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

A.②④⑤⑥①③ B.③④⑥②⑤① C.②④⑥⑤③① D.③④⑥⑤②①

二、(28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9题。(共6分)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山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沿溯阻绝 溯:逆流而上 B.清荣峻茂 荣:茂盛

C.虽乘奔御风 奔:奔跑 D.属引凄异 属:连接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至于夏水襄陵 相与步于中庭

B.不以疾也 自康乐以来

C.春冬之时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则素湍绿谭 蝉则千转不穷

9.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题。(共7分)

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①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②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③,离离④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映,弥习⑤弥佳,流连信宿⑥,不觉忘返。目所履历,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节选自袁山松《宜都山川记》)

【注释】①践跻(jī):登临。②崿(è):山崖。③萧森:树木错落耸立的样子。④离离:排列的样子。

⑤习:靠近,亲近。⑥信宿:连宿两夜。

10.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2分)

其 叠 崿 秀 峰 奇 构 异 形 固 难 以 辞 叙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12.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4题。(共7分)

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①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释】①孤:幼而无父 ②指社会动乱

13.本诗前两联描写了"衰草"" (1) "" (2) "等景物,渲染了 (3) 的

氛围。(3 分)

14.赏析"掩泪空相向"中"空"字的妙处。(4 分)

(四)根据原文默写。

15.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共8分)

(1)树树皆秋色, 。 (王绩《野望》)

(2)晴川历历汉阳树, 。 (崔颢《黄鹤楼》)

(3)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攀条折其荣, 。 (《古诗十九首》)

(6) ,松枝一何劲! (刘祯《赠从弟》)

(7)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 , 。

三、(5分)

16.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每一个红军驻地里都有一个少年先锋队"模范连",他们都是十二岁至十七岁(照外国算法实际是十一岁至十六岁)之间的少年,他们都来自中国各地,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像这个小号手一样,熬过了从南方出发的长征的艰苦。

(摘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1)选段中的"他们"被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亲切地称为" ① ",题目"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红星"象征 ② 。(2分)

(2)孔子云:"勇者无惧。"请结合你对书中"他们"事迹的阅读体会,谈谈对"勇者"的理解。(3分)

四、(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共13分)

擦星星的人

王伟锋

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书面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数学应用题。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在我这里补课。"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④一会儿,潘老师回来,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目,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窗外的星空。

⑤等他忙完,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许是忘记了,他竟没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⑥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没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了,也不再逃课了,甚至开始亲近潘老师。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⑧潘老师他从不缺课。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大雨如注,上午第三节课,踏着铃声,他匆匆赶来,裤腿挽得老高,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黄胶鞋里不时"吧唧吧唧"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不时哈气搓手。我发现,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⑨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了,下课铃响,布置完作业,才踩着泥泞的黄胶鞋,匆匆而去……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恩师。

⑪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我走进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星,时隐时现。让我想起来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⑫那夜,我梦到了星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擦着什么。

⑬"潘老师,您干什么呀?"我问。

⑭"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摘自《教师博览》2020年第3期,有删改)

17.阅读全文,体会"我"对潘老师的感情变化,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我 ① 潘老师→我 ② 潘老师→我 ③ 潘老师→我感念潘老师

18.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共6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3分)

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19.文中的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写出两点即可)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共16分)

梧桐树

①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嶂,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但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绿叶成阴,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④一个月以来,叶子由最初的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他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的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世间的"无常",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占有了它们,但都没能体验到上述的种种变化。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见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受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作者丰子恺,有删节)

20.窗前的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显出了三种容貌:(2分)

(1)梧桐生叶 (2) (3)

21.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②段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3分)

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

(2)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妙处。(3分)

在夏天,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嶂,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

22.第④段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结合内容分析这种写作手法的表达作用。(4分)

2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第⑤段中"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的理解。(4分)

五、(60分)

24.作文

母亲勤劳朴实的品质,影响了朱德的成长历程,成就了他的革命之路;紫藤萝的顽强不屈,影响了宗璞对人生的思考,重燃生活的希望;书籍中深邃的文字,影响了读者的思考与心灵,让人增长见识,提升涵养;文化艺术的浸润内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思维,展现出异彩纷呈的精神魅力……在成长历程中,一个人、一件事、一片树叶、一缕夕阳、甚至于一个瞬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点燃我们成长之路。

请以"就这样,你影响了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内容积极向上;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④不得抄袭;

⑤不少于700字。

八年级语文试题 第1页(共6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