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子宫临床应用(不孕患者的福音)

人造子宫临床应用(不孕患者的福音)(1)

人造子宫临床应用(不孕患者的福音)(2)

7月 17 日的《母婴之声》,我们解读了 10 篇文献,分别关注:人造子宫,性教育,胎盘,子痫前期,心血管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肥胖,鸡蛋过敏,百日咳疫苗。


Nature子刊:重磅,人造子宫获得新进展

Nature Biotechnology——[36.558]

① 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利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构建子宫支架,并接种自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从而构建人工子宫的技术;② 切除兔子动物模型子宫后,将“人工子宫”植入,分别在术后1、3、6月观察人工子宫恢复生长情况;③ “人工子宫”分化出子宫正常组织结构,包括腺上皮、间质、粘膜和肌层等;④ 人工子宫内膜厚度低于正常子宫,但膜腺体密度、新生血管数与正常子宫相近;⑤ 子宫重建术后6个月进行自然交配,有部分兔子成功受孕并顺利足月活产;

【主编评语】

对于由于子宫发育异常导致不孕的女性,只有通过子宫移植才能圆其当妈妈的梦想,而子宫移植最大的问题是供体缺少、自身免疫反应以及移植成功率等。本研究团队通过生物材料的合成,以及自体子宫细胞的培养,成功在兔子模型上进行了人工子宫的移植和受孕分娩。期待该方案的发展,为子宫型不孕的女性带来福音。(@Epione)

【原文信息】

A tissue-engineered uterus supports live births in rabbits

2020-06-29, doi: 10.1038/s41587-020-0547-7


性教育或是提高夫妻生育力的良好工具

Human Reproduction——[5.733]

① 研究者首先组织了一个跨学科的专家小组,包括性学、妇产科学、胚胎学及助产士专家等,通过文献整理,提出可行的性教育理论,并构建网页版干预方案;② 主要内容包括性心理教育、夫妻沟通训练、知觉和正念练习,旨在改善性功能,提高性愉悦,从而增加同房频率,并提高怀孕概率;③ 参与者可以获得与专业人员及同伴交流的机会;④ 邀请12对低生育力的夫妻参与项目,并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提示该干预方式基本可以实现预期目标。

【主编评语】

许多低生育力的夫妻或许并不是完全由于生理因素造成的“怀孕困难”,夫妻生活不协调可能是其重要推手。本研究团队基于此,开发了基于网页版的线上“性教育项目”,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我国的性教育领域一直处于不足的状态,无论是儿童、青少年及成年人,都需要良好的性知识和有效的获取途径。期待类似的项目能够在我国得以开展和实施。(@Epione)

【原文信息】

The stepwis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ve web-based sex education programme for subfertile couples: the Pleasure & Pregnancy programme

2020-07-10, doi: 10.1093/humrep/deaa106


Nature子刊:胎盘发育状况联系母婴健康(综述)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28.8]

① 在孕早期,子宫分泌物支持胚胎发育,并通过母体胎盘血管重建进一步加大对胎儿营养的供应;② 当母体血管灌注不良和/或胎盘提取效率低下时,就会导致营养和氧气供应不足,导致胎儿生长受限;③ 而先兆子痫是胎盘对应激的反应,并释放各种生物因子,引起全身血管反应,所以母体血管失调是胎儿生长受限和先兆子痫的一个重要表现;④ 与之有关的生物标志物,如糖蛋白、MicroRNA、囊泡等,被认为能够预测疾病风险,但其变化规律未完全揭示。

【主编评语】

该综述详细阐述了胎盘发育状况与胎儿生长受限、子痫前期的关联以及潜在机制,并介绍了目前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提出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研究指明方向。(@Epione)

【原文信息】

Tracking placental development in health and disease

2020-06-29, doi: 10.1038/s41574-020-0372-6


Science子刊:转录组测序助力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预测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16.304]

① 纳入40名严重或早发型子痫前期(PE)的孕妇,同时用年龄匹配73名健康对照,对其血液进行全转录组测序;② 随着孕周的增加,全转录组基因表达谱呈现特定的变化规律;③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提示两组间有30种差异表达RNA,其功能注释涉及到胎盘功能障碍、胎儿发育受损、母胎心血管系统失调等;④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共获得与早发型PE密切相关的RNA表达变化共49个;⑤ 用这些RNA组合可以作为早发型PE的预测因子,准确度高达85-89%;

【主编评语】

本研究通过对转录组测序的结果进行“深度解析”,挖掘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相关的RNA表达变化,从而构建子痫前期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Epione)

【原文信息】

Circulating transcripts in maternal blood reflect a molecular signature of early-onset preeclampsia

2020-07-01,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z0131


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或需从娃娃抓起

Pediatrics——[5.359]

① 最终纳入1811名婴儿,从2-11之间连续记录其BMI变化,并测量11-12岁时心血管代谢相关指标;② 根据BMI增长轨迹,共划分出5种模式,其中BMI“一直非常高”组的儿童其心血管代谢风险评分(MetS)、脉搏波传导速度(PWV)、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均较高;③ 随年龄BMI“由低到高”组儿童在11-12岁的MetS、PWV均增高;④ 儿童6-7岁时超重/肥胖,其在11-12岁时MetS、PWV增高,而只有肥胖的儿童,IMT增高;⑤ 儿童早期肥胖或增高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

【主编评语】

本研究利用队列数据分析,发现儿童早期的肥胖,以及BMI增长趋势,会增加11-12岁时心血管代谢风险评分,而该评分反映的是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该结果提示,儿童期肥胖的影响或许很长远,需要加强关注。(@Epione)

【原文信息】

Body mass index from early to late childhood and cardiometabolic measurements at 11 to 12 years

2020-07-09, doi: 10.1542/peds.2019-3666


最全总结:妊娠期糖尿病妈妈益生菌干预效果如何?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7.89]

① 检索筛查相关文献,最终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695名妊娠期糖尿病(GDM)女性,试验组均为益生菌干预;② 暂无足够的证据表明益生菌干预与GDM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引产等主要关注的妊娠期结局有关;③ 暂无证据表明益生菌干预与产后出血、妊娠期增重、空腹血糖变化等结局有关;④ 益生菌干预可能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轻微降低关联,可能与胰岛素耐受性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增加等有关;⑤ 益生菌干预可能与炎症因子降低有关。

【主编评语】

发表在《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上的这篇系统综述非常全面地总结了目前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妈妈开展益生菌干预的效果的全面证据。总体来说,益生菌干预效果有待更多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但暂时没有不良事件的报告。(@Epione)

【原文信息】

Probiotic treatment for women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to improve maternal and infant health and well-being

2020-06-24, doi: 10.1002/14651858.CD012970.pub2


孕期抑郁、肥胖对后代影响(综述)

Molecular Psychiatry——[12.384]

① 诸多研究表明,孕期母亲压力和抑郁可能增加子女患精神疾病、认知和情绪障碍、代谢紊乱等风险,而其大脑结构发生变化的风险也增加;② 而孕期母亲肥胖可能增加子女患精神障碍、代谢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③ 肥胖可能通过氧化应激、炎症、胰岛素-葡萄糖-瘦素信号失调等通路对神经发育产生影响;④ 近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孕期母亲的压力/抑郁与肥胖症状对后代的影响可能具有交互作用,抑郁症和肥胖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主编评语】

母亲在孕期压力大、抑郁症可能增加后代代谢功能障碍风险,而母亲肥胖可能增加后代精神疾病风险,这二者之间具体的因果关联并未阐述清楚。本综述通过对目前研究的总结,尽可能展现了其中的关联,并阐述其中可能的机制,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思路。(@Epione)

【原文信息】

Depression, obesity and their comorbidity during pregnancy: effects on the offspring's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2020-07-06, doi: 10.1038/s41380-020-0813-6


运动,是肥胖儿童的健康良方

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Medicine——[5.418]

① 纳入39名肥胖儿童,随机分为两组,锻炼组开展为期12周的力量和耐力训练项目,肥胖对照组正常生活,并同时纳入14名健康对照;② 与肥胖对照组相比,锻炼组儿童空腹血糖降低,上下肢肌肉力量加强;③ 与健康对照相比,肥胖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呈现特有改变,但锻炼组儿童肠道菌群改变,使其更加接近健康儿童;④ 代谢组分析提示,运动可以改变短链脂肪酸、支链氨基酸及几种糖代谢特征;⑤ 同时,运动可以抑制肥胖相关NLRP3信号通路的激活。

【主编评语】

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试验探索运动对肥胖儿童身体素质、肠道菌群、肠道代谢等各方面的影响,实属“多组学研究”的佳作,值得相关的研究者阅读借鉴。研究者认为,儿童肠道内存在一种与肥胖相关的“有害”微生物群,这种微生物群可通过体育活动干预得到积极改善。(@Epione)

【原文信息】

Exercise training modulates the gut microbiota profile and impairs inflammatory signaling pathways in obese children

2020-07-06, doi: 10.1038/s12276-020-0459-0


口服免疫疗法或是鸡蛋过敏儿童的救星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10.228]

① 纳入50名3-16岁鸡蛋过敏儿童,其对烘焙鸡蛋耐受,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摄入少量的杀菌后的生鸡蛋白(OIT)脱敏,而对照组采用烘焙鸡蛋脱敏;② 治疗2年后,OIT组儿童对鸡蛋持续无反应耐受(SU)的比例为43.5%,高于烘焙鸡蛋组(11.1%);③ 且烘焙鸡蛋组的参与者退出率高于OIT组(29% vs 13%);④ 两组儿童蛋白特异性IgE、皮肤试验以及嗜酸粒细胞活化程度均降低,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 OIT方案对于鸡蛋过敏儿童的脱敏治疗似乎更具优势。

【主编评语】

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对于鸡蛋过敏的儿童,通过少量长期口服鸡蛋白,可以有较高的机会脱敏。其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但其安全性和普适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Epione)

【原文信息】

Induction of sustained unresponsiveness after egg oral immunotherapy compared to baked egg therapy in egg-allergic children

2020-06-11, doi: 10.1016/j.jaci.2020.05.040


孕期百日咳疫苗接种时间或可提前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8.313]

① 在2016年4月以前,英格兰的指南中建议孕妇28-32周接种百日咳疫苗,而此后将接种时间扩展成20-32周;② 收集纳入2014-2018年≤60天的百日咳住院婴儿病例,共151例,其中足月儿122例,新指南前后人数无统计学变化;③ 而早产儿病例29例,新指南实施前20例,实施后降低至9例;④ 新指南实施前后病例的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而早产儿、0-4周内住院、多病原体共感染的病例住院时间明显更长;⑤ 延长孕妇百日咳疫苗接种期可以降低早产儿百日咳风险。

【主编评语】

孕妇在孕期被建议接种百日咳疫苗,但是如果接种时间较晚,对于早产儿的保护作用可能就不足够。基于此,英格兰在2016年 颁发的新指南中建议将百日咳计划免疫时间提前至第20周。这一政策是否有效预防早产儿的百日咳感染呢?本研究正是为回答这一问题做的数据收集和分析。(@Epione)

【原文信息】

Impact of extending the timing of maternal pertussis vaccination on hospitalized infant pertussis in England, 2014-2018

2020-06-22, doi: 10.1093/cid/ciaa836


感谢本期日报的创作者:Epione

点击阅读过去10天的日报:

07-10 | 改变命运,新技术“拯救”胎儿先天畸形 | 母婴之声

07-03 | 担心接种流感疫苗风险?多项研究提醒孕妈不必担心 | 母婴之声

06-26 | 科学喂娃:母乳喂养很关键, 配方奶粉非一无是处 | 母婴之声

06-19 | 孕期用药新进展:有害的和有用的,都有新机制 | 母婴之声-母婴之声

06-12 | 新冠流行期,警惕儿童川崎病高发! | 母婴之声

06-05 | 胖娃虽可爱,健康价更高 | 母婴之声

05-29 | 儿童自闭症因何而发?多项顶刊进展值得关注 | 母婴之声

05-22 | 母乳喂养就是好,辣妈不易糖尿病 | 母婴之声

05-15 | Science三篇大综述,聚焦母婴免疫前沿 | 母婴之声

05-08 | “高龄爸爸”想生娃,自然流产风险高 | 母婴之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