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古代妆的用品(盘一盘古代女子的化妆工具有哪些)
爱美是人的天性,古时女子亦然,早在我们祖先解决温饱之后,美的理念就产生了,原始社会时期,人们把兽骨、兽齿、贝壳穿起来挂在颈间,把鸟类的羽毛插在头上,形成了最早的首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文化状况和审美情趣。国家出现以后,化妆更是成为女子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化妆修颜不仅仅表现在妆容变化之上,也体现在了化妆用具之上,这类器具不仅承载着女子们对美的追求,亦演变成了艺术赏玩的珍品。
铜镜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早在古时,铜镜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物而受到喜爱,但铜镜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远古先民在没有掌握金属冶炼技术之前,便以水为镜,在《说文解字》有这样一句描写:“监可取水于明月,因见其可以照行,故用以为镜。”
秦汉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铜镜的制作工艺日益发展,材质种类包括有金、银、铜、铁等,以铜最为多,也有镀金银的、背面包金银的、镶嵌金银丝的。隋唐以来,还有带柄的、四方的,各种花纹应有尽有。直到明代末期,才开始有以玻璃为镜的。清代乾隆以后,因为玻璃制作的镜子照人清晰可见,玻璃开始大兴于民间。
唐代螺钿花鸟人物纹青铜镜
镜子作为女子的闺阁之物,兼具了实用和审美两方面功用,历朝历代的镜子以唐朝铜镜最具代表性,唐代铜镜不仅以题材新颖、纹饰华美著称,且在铸造工艺上也颇有创新,出现了金银平脱、螺钿、贴金贴银等特种工艺镜。
唐代海兽纹葡萄镜
唐代最为出名的镜子莫过于以纹饰华美著称唐代海兽纹葡萄镜了,其多以高浮雕葡萄纹为主题纹饰,间饰海兽、鸟雀、蜂蝶、花草等图案,华丽而繁缛,精美异常。
唐代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
此外,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珍藏一件四鸾衔绶金银平脱镜,也是唐代镜子的经典之作,该镜是目前西安出土的唐代平脱镜中最精致、最完整的一面。镜背主纹为四只鸾鸟衔绶带逆时飞翔,为金片刻镂粘贴而成。鸾鸟昂首展翅,金光银灰的饰片在黑色素胎的映衬下更加显得华丽夺目。“鸾鸟衔绶”蕴含着幸福长寿,而环绕的“同心结”则被寓意相爱之意。从这枚铜镜就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眉黛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之中眉是评判美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不仅有眉如远山的说法,而且诗歌小说中也不乏有许多通过描写眉毛来侧面烘托女子美貌的诗句,例如《诗经.硕人》中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眉毛在容颜中既然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画眉的工具自然也就受到女子们的重视。
据宋代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所记:“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妇人画眉之初也。” 以及《楚辞.大招》中:“粉白黛黑,施芳泽只。”可知画眉从战国秦汉时期就开始流行起来。而在眉黛还没出现以前,人们用烧焦后的柳条作为画眉的工具,可以说当时的女子为了美貌也是很拼了。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眉黛替代了焦柳枝成为女子喜爱的画眉工具。黛是一种黑色的矿物,《通俗文》中有记载:“染青石谓之点黛”,故而也可以称其为石黛,石黛用时需要放在专门的黛砚上研磨成粉,然后加水调和使用。
甄嬛传中宫妃所用的螺子黛
虽然石黛较之烧焦的柳枝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却比不过唐代流行于贵族妇女之间的螺子黛,螺子黛出产于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该黛在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回回研磨,因它的模样、加工过程和书画所用墨锭相似,故而也成“画眉墨”。如此精巧方便,螺子黛自然价值不菲,据唐代颜师古所著的《隋遗录》卷上道:“(吴)绛仙善画长蛾眉,……由是殿角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官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螺子黛,出波斯国,每颗值十金。”到了近代,西风渐起,我国女子的化妆工具也受到西方的影响,眉笔也逐渐变成杆状更加方便好用了。
胭脂盒
除了画眉之外,涂抹胭脂也是女子在修颜中不可缺少的步骤,胭脂又称“焉支”,是一种红色颜料,因产于中国西北部匈奴地区焉支山而得名,汉武帝时期张骞的凿空之旅中胭脂被引进中原,从此长盛不衰。因胭脂、香或黛粉之类的化妆品不是和眉黛一样的固体而是易飞洒的粉状,所以为了方便携带,胭脂盒也应运而生。
贴金箔彩绘神兽云气纹五子漆奁
最早的胭脂盒可以追溯到秦汉战国时期,在邗江区杨庙乡昌颉村汉墓就出土了一件贴金箔彩绘神兽云气纹五子漆奁,该漆奁分为上下两层,盒内还设有两件圆形、两件长方形共四个小奁,用以存放化妆品、脂粉、眉黛和丝绵粉扑等物品,这些小奁就可以视为“粉盒”的鼻祖。且这套漆奁用金箔、银箔錾刻成云纹,装饰工艺贵气华美,非寻常百姓所用,故此墓主人生前地位必定显赫。
唐代鎏金双雁纹银盒
到了经济文化遍地开花的唐代,胭脂盒精美程度更上一层楼,胭脂盒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开始出现了丰富多彩的转变,除了瓷器以外,鎏金、错银、雕镂镶嵌都各领风骚。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就藏有一件唐代鎏金双雁纹银盒,盒底装饰有忍冬、折枝花草等图案,时隔千年仍熠熠生辉。
明清之际胭脂盒更是集历代之大成,无论是在文学小说之中还是现今流传下来的实物都可以佐证:在《红楼梦》中第四十四回“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中,宝玉拿出一盒胭脂给平儿用,就有胭脂盒描写场景,宝玉拿出的两个盒子,其中一个盛放“香粉花棒”的是“宣窑瓷盒”,另一个盛放“胭脂膏子”的是“白玉盒子”,以宝玉在贾府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身份,再联系书中对怡红院无尽奢华雅致的描绘,可以想到他珍藏的这些名贵脂粉的胭脂盒绝非凡品。
金嵌石圆盒
碧玺螭龙纹胭脂盒
从实物上来看,清代胭脂盒也都精美异常且造型各异,例如北京保利曾上拍的碧玺螭龙纹胭脂盒,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金嵌石圆盒都光彩夺目,堪称古代女子的高奢化妆用具。
胭脂盒虽说是女子盛放脂粉的盒子,但其在艺术成就上不输任何一件赏玩器物,在审美上透露出当时闺阁儿女们的温婉气质,反映当时那个时代的对美的追求。
妆奁
奁,俗称“匳”,亦作“籢”,即盛物匣也。妆奁自然就是指女子化妆用具所的盛物匣。在席地而坐的时代,梳妆用品只能散落在席面上,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样的困扰妆奁被发明了出来。
双层九子漆奁
秦汉时期,漆器材质的妆奁以其质地轻巧、色彩明艳而颇为流行,不仅有单层漆盒,而且还出现了双层漆盒,湖北博物馆就藏有这样一件双层九子漆奁,此件妆奁分上下两层,连同器盖共三部分,下层凿有9个凹槽,槽内放置9个小奁,内里可以放化妆品、胭脂、梳、篦等化妆所需小物件。多子漆奁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盛放更多的化妆品,另一方面一个母奁里套有多个小子奁也表达了古人多子多福的愿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聪明的劳动人民又将镜子与奁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后来经久不衰的镜奁......
清代黑漆描金镜奁
所谓的镜奁就是升级版的妆奁,明代的《鲁班经·匠家镜》书中就记载有升级版的“镜奁”:“上层留二寸的空间用于装镜架,中层与底层各设一排抽屉,上配有揭盖,下安有支足,“内中下镜架”,即镜架收藏在其中(顶层)。”清中期黑漆描金镜奁就是一件巧妙好物:在柜式奁匣的顶上,配有一个小巧的折叠式镜架,这一镜架既可以立在匣顶,也可以取下摆在别处。不用的时候,把镜架合拢,镜子就可以收藏在奁匣顶部,也正是由于妆奁被配上了形制相合的镜子、镜架,所以才进一步得名——“镜奁”。
从妆奁的演变历史来看妆奁是逐渐向多功能、复杂化发展的,基本上可以满足女子所有化妆用具的存放,妆奁亦成为女子闺阁摆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