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50所高校最强专业排名(六大未来产业之一)

进入21世纪,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成为人类面临的两大基本问题,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已全面确立了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而作为清洁二次能源,氢能是全球工业领域深度“脱碳”的重要组成,同时,氢能与储能被列为"十四五"前瞻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拥有全国首个以氢能为主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面向京津冀区域发展和新能源行业需求,培养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教育部公布50所高校最强专业排名(六大未来产业之一)(1)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以“绿色低碳”为支点,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将进行深度调整。有专家指出,未来30年内,中国实现碳中和所需的绿色低碳投资规模将达到数百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指出,脱碳成为此轮氢能产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可再生能源制氢有望在2030年实现平价,完善低碳清洁氢政策体系是氢能助力碳中和的关键。

教育部公布50所高校最强专业排名(六大未来产业之一)(2)

随着“3060”目标的提出,多家能源央企也规划了自身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纷纷加速向清洁能源“切换频道”。在走向“碳中和”目标大背景下,氢能被业界视为终极清洁能源,目前开展氢能相关业务或布局的中央企业已有二十余家。

而今年4月13日,中国石化董事长张玉卓还对外公布了一个新的大目标,要打造“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目前,全世界只有500多座加氢站,中国正在运行的加氢站有100多座,其中中国石化加氢站有10座在运行。“十四五”期间,中国石化提出要在五年内建1000座加氢站。

清洁低碳转型是一场能源科技革命,抓住碳达峰、碳中和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基础前瞻领域,重点攻关高效率高安全大容量储能、氢能及燃料电池等技术,以“绿色低碳”为支点,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北石化强大的专业优势

面向京津冀区域发展和新能源行业需求,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培养具备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文化修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具备终身学习、团队合作与沟通等可持续发展素质,能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氢燃料电池汽车、智慧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从事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教育部公布50所高校最强专业排名(六大未来产业之一)(3)

作为全国首个以氢能为主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及氢能研究中心,在融合并继承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和油气储运工程两个专业人才培养基础的前提下,深度对接京津冀地区新能源(特别是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构筑了“制氢-储氢-输氢-加氢-用氢”全过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并践行“回归工程实践”和“大工程观”教育理念,设计了“厚基础、宽领域、强实践”的“3 1”全方位培养模式。所继承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原名“化工设备与机械”,是学校78年建校初最早创办的专业之一,1999年成为中石化重点建设专业,2010年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获得2015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该专业拥有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国家级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北京市“长城学者”计划人选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计划人选1人,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2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2.5%,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7.5%。

教育部公布50所高校最强专业排名(六大未来产业之一)(4)

此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依托学校分别与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和中关村氢能产业科技园共建的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以及学校与燕山石化共建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并与中国氢能联盟、中国新能源联盟相关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为专业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的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优质的就业前景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建设的全国首个以氢能为主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有良好的办学条件,行业有前景,国家有需求,且契合地方发展,该专业毕业生可到国内著名高校或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福州大学等。

教育部公布50所高校最强专业排名(六大未来产业之一)(5)

同时,此专业积极加强与英国城市大学、英国斯特莱斯克莱德大学、挪威科技大学等国际高校开展合作交流,推动联合培养、双学位、短期访学、交换生、攻读学位等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质性合作,为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创造有利条件。专业前身——过装和储运专业,每年均有学生到国外留学深造,包括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美国塔尔萨大学、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

教育部公布50所高校最强专业排名(六大未来产业之一)(6)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主要就业单位有: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北京派瑞华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环宇京辉京城气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化燕山石化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科泰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太阳能研究所、北京兆阳光热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金风科技、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

坚持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首善之区工程师摇篮,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关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办"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文章素材来源: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官网、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招办、中国新闻网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