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孝期最忌讳什么(为什么守孝期还没过就举办婚礼)

导读:前面的内容中我们说过喜冲喜,那么有人听说过“喜冲丧”吗?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什么是喜冲丧;喜在农村泛指喜事,尤其是婚礼。而丧则是指丧事。其实和民间的“重丧”息息相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可言;

守孝期最忌讳什么(为什么守孝期还没过就举办婚礼)(1)

重丧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重丧?有关重丧的解释,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是指一户人家中有两人或者两人以上相继去世,故称为“重丧”。因为是在一人去世后,另一人也跟着去世,所以人们认为,后面去世的人是受先去世的影响,因此也流传出很多有关重丧的忌讳。比如在王充的《论衡·辨祟》中说:

“辰日不哭,哭有重丧。”

所以民间出现了很多避开重丧的日子和方法,而“喜冲丧”就是其中之一。

什么是喜冲丧?

大致意思是指一年中有一方家长,一人或者一人以上不幸亡故,这时就会提前举办子女的婚礼,以此希望打破丧事的不祥。其实仔细想来这种做法与民间的丧葬风俗很大的差异。在丧葬风俗中,家里长辈亡故,子女在守孝期是不能举办婚礼的。所以“喜冲丧”的做法也让很多人无法接受。

有关“喜冲丧”的情况小编曾特意询问过村里的老人;

据老人所说:“所谓的喜冲丧,就是在人去世的这一年里,必定会举办一次婚礼。”

我询问:如果子女均已经成亲,又该如何。

老人答:“若真如此,那待丧事结束后,可举办一次寿宴或者搬家等。”

老话常说“以毒攻毒”。重丧本身就是一种未知的现象,因此人们想出以同样未知的事情去对付他,这也无可厚非。那么喜冲丧究竟有无可取之处?

守孝期最忌讳什么(为什么守孝期还没过就举办婚礼)(2)

喜冲丧是把双刃剑

这不免让我想起父亲常说的“双刃剑”。父亲常说“万物皆一把双刃剑,用的好则好,用不好则坏。”其实放在这里同样适用,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好处:

我们都知道在丧葬文化中,有“守孝”这一说法,在前面的内容中我们也说过什么是守孝。在早期社会,守孝通常是三年,而在这三年里。守孝的人不能参与别人的婚礼,也不能举办婚礼等,人们认为这是对亡故之人的尊重,直到现在,这种做法在很多农村依然存在。

但是这对正准备成亲的新人来说,是很不公平的,刚准备成亲。但是家里的长辈却去世了。按照风俗规定,他们的婚期只能推迟三年。对于很多女孩来说,人生又有几个三年?而婚期推迟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这是做父母不愿看见的。

可能会有人说老人去世后,却想着自己的婚礼是不孝的行为,其实这种情况下的新人大多是孙子孙女辈的人,他们本身就对农村这些事不甚理解。而父母对于子女的婚姻情况也十分重视,所以借“喜冲丧”来为子女举办婚礼也不失为一个堵住村里人嘴巴的办法。

坏处:

既然说他是一把双刃剑,那么就一定会它的不好之处。比如现在已经明令禁止举办“搬家酒、满月酒等”陋习。但是无论是在什么地方,总会有人冒着风险去举办。以此收取份子钱,对此也让人很无奈。同时这种做法也是让人不齿的,更有甚者,丧事和喜事一同举办,一边哭声四起,一边欢声笑语,想想这个场景就让人头疼。

其实在小编看来,重丧的几率本身就很小,而出现“喜冲丧”的根本原因也是为家里的子女考虑,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难免会被有心人利用。但是就以重丧的坏处而言,他的出现是不合理的。但是考虑到子女的情况,也能让人接受​。

守孝期最忌讳什么(为什么守孝期还没过就举办婚礼)(3)

说到这里大家需要注意,每个地方的风俗都不同,有的地方服孝三年,但也有的地方服孝一年在小编的家乡也是服孝一年,这时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喜冲喜”。

结语:古人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生来病死本就是人生的常态,这时的心态尤为重要,过于害怕会得不偿失,事在人为虽是人生的态度,但顺其自然亦是是生存之道。

你觉得“喜冲丧”这种风俗是否应该存在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每天分享一些民间趣事,喜欢小编请点点关注!谢谢!

(本文仅代表小编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