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

本文作者:一苒

在领克01上市接近一周年之际,收到领克汽车和什么值得买的邀请,我有幸在9月探访了领克01的诞生地—瑞典哥德堡。

在那里,我和吉利瑞典设计中心、吉利欧洲研发中心、领克欧洲营销团队以及一些供应商的高层和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于我个人而言,此行收获很多,感受到了很多全新的经验。

对瑞典设计的印象

在瑞典逛了一周,通过领克汽车接触了不少在瑞典当地工作生活的人,走过路过不少地方。对于瑞典式设计,我印象非常深刻。

我本来以为瑞典的风貌,会和邻居德国和芬兰差不多。

但实际上,和瑞典比起来,德国就像是富裕的农村——钱不少,但不够有格调。

瑞典人对于设计,有一种迷之痴迷。在这个国家,几乎每一寸角落和每一个人身上,你都能闻到被“设计”过的痕迹。

随便举几个例子:

火车站地下空间的屋顶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1)

科技园区的办公楼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2)

城市建筑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3)

几名吉利瑞典设计中心的朋友,穿的都像模特一样(大街上的瑞典人几乎大多如此,身材本来就好,还比德国人更会穿衣服)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4)

洗手间的扁平化设计标签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5)

哥德堡的海产市场-鱼教堂,建筑设计精妙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6)

斯莫根港口的船屋,虽然个体都很平凡,但颜色搭配在一起就很惊艳。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7)

从上面的几个案例,可以发现瑞典是一个设计欲望过剩以及对设计美感有相当追求的国度。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下,我充分的理解了沃尔沃所说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强调简约的线条,强调以人为本,与大自然相伴。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领克品牌的设计显得“太不北欧范儿”了。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困惑。带着这样的困惑,我们造访了位于瑞典哥德堡的设计造型中心。这里是吉利汽车集团五大设计中心之一,全权负责领克品牌的造型设计工作。

而这次与我们见面并接受访谈的有: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8)

Peter Horbury——吉利汽车集团设计执行副总裁,整体负责吉利集团五大造型中心

Andreas Nilsson——吉利瑞典设计中心高级副总裁,领克品牌首席设计官

Stefan Rosen——吉利瑞典设计中心前瞻设计&品牌设计副总裁

Jenny Deimer——吉利瑞典设计中心色彩&材质设计副总裁

他们是领克造型的真正开创者。从2013年开始,吉利瑞典设计中心建立,到如今,已形成超过200个全职设计师的团队。大多数设计师拥有丰富的从业经验,来自沃尔沃、福特、甚至宾利这样的超豪华品牌。

而Andreas和Stefan在谈到“为何加盟领克设计团队”的时候,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原因:“这是一个汽车设计师梦寐以求的机会——从一张白纸开始,描绘一个品牌的未来。没有历史包袱,没有任何的既定事实,允许打破传统,一切都可以被定义和突破。”

从一张白纸开始,是机会,也是挑战

Stefan说,从一张白纸开始,是一个让人兴奋而又后怕的过程。

这是设计师职业生涯很难获得的机遇。以往在别的品牌,总有一个品牌的历史元素,告诉你说这个品牌的“Heritage”是几条特征线,或者是一个不可被挑战的经典设计。总有一些东西在指示着设计师:设计的边界所在。

而这一次,领克不一样。创造一个全新的品牌,没有任何历史的包袱,可以选择更多的方向。

首先,被领克造型中心确定的是:

“NOT ANOTHER VOLVO”

它创造于瑞典,但必须让人看起来和沃尔沃毫无关系,谁都知道这车以后和沃尔沃会共享动力总成和平台架构,但如果连造型风格还类似,这将是一场商业灾难。如果说沃尔沃像恬静的斯堪的纳维亚的光明,领克就应该是热闹的东方魔都-上海的夜晚。前者极简至纯,后者强调时尚和绚丽的色彩。

沃尔沃是百年品牌,它需要继承来自历史的传统。领克是新时代的品牌,它应该努力摒弃所有的包袱,真正为世界90后而造车。(这句口号人人都会喊,很少有车企真的做到)

领克认为,适合90后的审美,应该是“入世”的,上文提到的“东方魔都上海的夜晚”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就是具象化的灵感来源——01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大都市,尤其是大都市的夜晚,光与影,时尚与经典,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对立元素。领克称之为“都市对立美学”。

在都市对立美学当中,核心的价值是:

Personal-个性:领克想要打造真正属于消费者对应自己性格的车型。传统车企用配置梯度来区分产品级别,领克则用设计风格来定义用户人群。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9)

Respectful-尊重:领克认为车内的空间是属于个人的,在车内的时间应该有一种被保护的感觉。领克选用了朝向驾驶员的中控台设计,也是应用了这样的设计价值。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10)

New-Tech-颠覆:领克的产品应该让所有人耳目一新,不只是造型本身,还有创新的科技,比如标配的大屏幕等等,真正迎合年轻人群的用车需求。

Dark-深邃:这个词最难理解。领克想要创造一种神秘感,隐藏的头部大灯设计就是最好的证明。当大灯没有开启时,熏黑的大灯与前保险杠融为一体,只有在黑夜中,大灯才被点亮。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11)

领克设计的关键元素

很多汽车品牌喜欢将产品设计哲学与具体的实物挂钩。比如与动物和物体相关的拟物式设计,而领克更多的设计源泉来自都市的对立意境之中,采用的是更高阶的意境式设计。

A.平行线

车身上的线条是很重要的设计元素,它能让一辆车显得有肌肉感、修长、优雅。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很多车型车身上的线条都带有弧度、或呈相遇交叉状。但领克却用了很多平行的线条设计:比如引擎盖两侧的两条线、以及车灯的灯带,这样营造出了一种力量感。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12)

领克01概念车图片

这些平行线的灵感,来自于城市的建筑,在上海、纽约、或者其他现代化都市,一幢幢建筑平行矗立,领克01要把这种平行的元素搬到车上,变成一种都市美学的表现力。

在领克01诞生之前,Peter Horbury的团队打造了一辆名为CCC的概念车,设计师们把各种尝试都放在这辆车上,比如平行元素、轻量化、材质用料的选择倾向性、颜色搭配等等。这些尝试后来都很好地运用在了01上。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13)

B、冲突与对立

时尚圈的风潮总是引领着都市的审美风向,年轻一代的人们对于色彩之间的碰撞非常感兴趣。比如2016年Gucci加入了红色和绿色的撞色元素之后,身边的人们通通反应这个品牌怎么突然之间变年轻了。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14)

领克也同时洞察了这样的趋势,所以01的“对立美学”,除了外观造型本身的对立之外,另一部分来自色彩之间的碰撞。

外观上,他们让车顶和车身之间的颜色存在差异化,并用一条从A柱贯穿车顶、延伸到尾部的线条来让车顶和车身分隔开,这条线让一辆车整体的颜色产生了层次感,领克称之为“都市天际线”。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15)

内饰上,他们也用拼色的设计来增加对立性。但他们认为色彩的碰撞也要和谐相处,这种和谐要用强烈的碰撞和柔和的碰撞来相互平衡。座椅的靠背是白色,坐垫是黑色,这在领克的对立哲学里属于“High Contrast”(高对立);而座椅的两种蓝色缝线,则属于“Low Contrast”(低对立)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16)

这也像是时尚圈的服装搭配,在主体上大胆地运用撞色,又用围巾或者袜子之类的配饰细节来做柔和处理的点缀。

色彩和材质团队的Jenny告诉我,相对于其他汽车品牌,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去做材质和颜色方面的尝试,他们已经完全具备In-House(自主)生产样品的能力,而不用外包供应商,依赖供应商去设计。他们会通过3D打印的方式打印出局部,然后以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把不同的色彩排在一起,比较,然后选择正确的方向,也能及时从市场团队中获得消费者的反馈。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17)

四种风格,定位四种潜在人群

一个传统的汽车品牌都以配置来区分车型,我们一般以入门版、高配版之类的词语描述一辆车,但领克01区分车型的标准是按照设计风格。Jenny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像H&M是基础款,COS走简洁设计路线,& Other Stories则更加年轻多彩,它们为不同喜好的人们提供选择。

而领克,则选择用最不一样的方式定义自己的颜色系列。他们打造了四个风格迥异的Personas(造型主题风格):

纯Clear-简洁、纯粹的风格。黑与白的搭配,经典而不过时。类似于苹果的设计哲学,适合追求经典、简洁、简约的人群。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18)

型Inter-精致、优雅的风格。强调传统意义上的精致感。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19)

耀Louder-色彩丰富的,充满玩味的风格。在耀的风格上,领克通过大胆的撞色设计,实现最独具一格的装饰效果。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20)

劲Hyper-追求极致的、追求性能感的风格。强调外露的性能感和运动感。

外媒眼中的领克01(相识01周年领克的设计)(21)

Jenny告诉我们,四种设计风格实际上对应了四种人群的个性:

· 崇尚简洁的人群

· 崇尚优雅、精致感的人群

· 个性、追求时尚的年轻人群

· 热爱运动风格的人群

这样的做法与任何一个汽车品牌,都不一样。通常来说,一款车型会提供数百种产品组合。这丝毫不夸张,在排列组合计算之后,不同的车身色/配置级别/动力版本/内饰颜色等等,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数字,给生产制造和库存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像Mini和保时捷这样大量推动个性化选装的品牌,产品组合甚至可能成千上万。

领克崇尚简单的哲学,通过基础的配置层级 四种风格的固定搭配,实现领克的人群全覆盖。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参与和设计中心的沟通,但却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领克的造型从0开始,没有传统的包袱,也确实挑战了行业的传统。

至此,我相信文章开头的问题“领克的设计,为什么看起来不那么北欧”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回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