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致张桂梅老师的一封信(写给恩师李丽芸教授的一封情书)

我最敬爱的李老师:

您好!

至今我仍清晰地记得与您的初遇,二十年前的金秋,有幸成为您的研究生,我第一次走进广东省中医院的大门,妇科诊室里与您相见,慈祥的面孔,和善的笑容,亲切的声音,让外地初来乍到的我瞬间感觉在异地找到了亲人,从此走进师门,与您结下了师生缘。

从研究生阶段的跟诊学习,到省中管局第二批师承项目再入师门的师承研学跟随您学习期间,数不清多少个日子,您总是早到晚退,您从没怨言;工作时间您从不饮水,问您不渴吗?您就笑笑说几十号人等者呢;疾病初愈,您又早早地出现在诊室里,劝您多休息几天,您就说:“我没事了,大家都等着呢”;说好了不加号,可眼看着前来加号的患者期盼的眼神,您早把说的话忘得一干二净,“得了,得了,加给你啦”;面对病人的焦虑和紧张,您总是耐心的倾听,像朋友一样去安慰;有患者带着孩子的照片前来报喜,您如获至宝,开心地笑着,就像孩子一样……

工作中,特殊的病例您会单独记录下来,查阅资料,认真总结,跟踪随访;工作之余,虽已过耄耋之年,您仍坚持读书,望着您认真读书,做笔记的身影让年轻的我无地自容;当我从您那里拿回请您批阅的跟师心得和论文的时候,细致到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详细的批注让我羞愧难当;每到举办学习班的时候,您总是慎重选题,仔细地一遍一遍修改讲稿和幻灯……

感谢您带我走进中医妇科的殿堂,为我传道、授业、解惑,您不遗余力地把多年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首重补肾,五脏相关,重视肝、心、脾,中药人工周期的疗法在临床中屡获奇效;衷中参西,西医辨病和中医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中西贯通,病证相参,师古不泥古,促进中医现代化;内外同治、针药并用等多途径综合疗法屡建奇功;心身同治的诊疗思维,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帮助患者实现真正的“身”“心”和谐与健康。

感谢您践行“真”“善”“美”的人生格言,在行医路上为我指明方向。还清晰的记得您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作为一名医生,要怀有悲悯之心,要心中充满爱,同情和怜惜患者,心无旁骛专注地做好学问,更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进步。您用自己的亲身行动诠释着“大医精诚”的至高境界,谱写着“仁医仁术”的大爱之歌。

二十年的师生缘,与您情深似海,于我恩重如山。不愿相信您已离去,往事历历在目,泪水不断模糊了双眼,但您的音容笑貌依然清晰,您不倦的教诲依然响在耳畔。您的谆谆教晦,您的殷殷期盼,我不能忘!不敢忘!又怎会忘?请您放心,我定会铭记终生,时刻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竭力前行!

我知道您只是累了,您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我知道您不曾远离,也不会远离,您一定在天堂的某个地方守护者我们!带着最美的鲜花,天使一路护航,系着漂亮的丝巾,去到幸福的天堂!

纵有万千不舍,却还是要挥泪送别,恩师,一路走好!

爱徒:顾春晓

2021年9月12日

2021年9月12日

学生致张桂梅老师的一封信(写给恩师李丽芸教授的一封情书)(1)

学生致张桂梅老师的一封信(写给恩师李丽芸教授的一封情书)(2)

执行编辑:何明坤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学生致张桂梅老师的一封信(写给恩师李丽芸教授的一封情书)(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