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怎么分男女的(人类性别只有男和女)
说到性别,很多人脑海里都会冒出这样的想法:不就是男女之分?
我们在填写各种表格的时候,在性别一栏只能选择“男”或者“女”;公共场所的卫生间标识都只是区分为男性和女性;说到性别,绝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说得最多的也是男女之分。
“人类的性别只有男女之分”这样的认知,在人们的脑中根深蒂固。
男女性别如何而来?处在21世纪,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存在,不少人都误以为生男生女是由女性决定的,甚至以此责备女性“肚子不争气”,没生出合乎个人期待的男孩,其实不然。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人类性别取决于与女性卵子结合的精子类型,换句话说,在性别的问题上,男性才是主导者。
正常人群有23对染色体(即46条染色体),其中只有一对性染色体,即男性的XY染色体和女性的XX染色体。
当头部较小、呈椭圆形的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XY染色体时,性别表达为“男性”;当头部较大、呈现圆形的X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XX染色体时,性别表达为“女性”。
在染色体正常配对、受精卵发育正常情况下,人类性别就区分为男性和女性。生活中我们判断性别的依据也很简单:根据外生殖器官的形状来判断和决定生理性别。然而,性别并非仅有男女之分,实际情况可能会刷新你的认知。
人类性别并非只有男女之分如今,网络上关于性别的概念有很多,比如“双性人”、“间性人”、“顺性人”、“酷儿性别”、“流性人”、“跨性别”、“女变男”等,人们经常提到的、也比较常见的是“双性人”。
所谓“双性人”,是指那些同时拥有男性和女性的器官(“雌雄同体”)的人群,比如某个人同时出现乳房和胡子。
2009年,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800米金牌得主卡斯特尔·塞门亚就是“双性人”,在“她”之前,运动赛场上,有因为比正常女性多一条染色体被禁以女运动员身份参赛的;有因为性别疑问被剥夺比赛奖牌的。
卡斯特尔·塞门亚
双性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让性别一度成为社会热议话题。
而近年来,关于性别类的报道不断,比如“夫妻婚后多年不孕,检查后丈夫竟是女儿身?”或者“婚后数年发现妻子是男的。”
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女儿身”,从外形上看,和正常男性并无二致,拥有男性的外生殖器官,长着胡须,说话声音浑厚有磁性。
而“男妻子”,实际上也肤色白皙,女性的性器官、乳房等均具备,单从外表来说,都无法将她们与男性身份挂钩,但从基因测试来看,却是男性基因型。
科学家通过高倍数显微镜、细胞生化分析仪等先进仪器研究发现,人类体内其实深藏有性别决定基因,这是用肉眼无法判断的,这些基因导致了许多奇异的性别现象。
除了我们公认的男女性别之分,还包括有半男半女、似男非男、似女非女等各类性别。
人类为何会出现多种性别?据统计,人类的性别多达112种。人类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性别呢?其实影响人类性别表达的因素有很多:
- 染色体配对异常
人类有23对染色体,1至22号为常染色体,最后一对则为表现性别的染色体XY或XX。正常配对情况下,数目依然是23对,共计46条染色体。
然而,人体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有偶发性的分裂不全或者丢失现象,从而造成染色体配对的错乱。
比如有的人群就比正常人多了一条染色体,最后一对染色体成了XXY或XXX。
前者外形似男,实则睾丸与精子缺失,男性该有的第二性征没有出现,却有女性的第二性征,较为典型的是不长胡须、声音纤细如女性、乳房发育;后者外形为女性,实际上没有月经,无法生育后代。
- 激素水平造成影响性腺发育的基因发生突变
科学研究表明,性腺发育过程中,当性腺形成男性睾丸时,所分泌出的睾丸激素对雄性生殖导管的发育有支持作用,而对子宫和输卵管有抑制生长作用。
反之,当性腺形成女性卵巢时,所产生的雌激素会相应促进子女性生殖系统的发育,迫使男性生殖系统萎缩消失。
人体生理结构形成关键期,正好又遇上激素水平发生较大变化,传出了错误信号,就可能使得本来携带XY染色体的男性呈现明显的女性特征,而携带XX染色体的女性朝向男性化方向发展。
- 性染色体携带的隐性基因影响
科学家发现,Y染色体上有决定性腺发育为雄性的隐性基因,当这一基因转移到了X染色体上,一方面会造成Y染色体本身缺失该隐性基因,出现携带XY染色体的女性,另一方面,X染色体携带上可使性别分化为雄性的隐性基因,出现携带XX染色体的男性。
关于性别的形成非常复杂,它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除了已经过科学验证了解到的情况外,可能还存在其它未知的影响因素,医学上有不同的解释,还需等待未来有更多新的探索和发现。
有时候,性别的判定也不能直接通过外生殖器官的构造简单判定,刨除掉生理上的性别差异,心理上仍有多种多样的性别类型。
有些男性觉得自己是女的,在穿着打扮以及行为举止上也更多地向女性靠拢;有的极度排斥自己的性别,厌恶社会对男性或女性群体的某些评价,甚至不惜采取医学手段转变性别。
无论如何,社会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关于性别文化,人们也该有更多新的认识。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