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励志语录经典(提问是一门艺术)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提问的能力比回答的能力更重要。"当我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老师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知识点大家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以此来引导学生提出心中的疑问。当我走向社会去找一份工作的时候,面试官常会问,请问你有什么想要问或者想要了解的吗?如果能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会有加分。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提问就是他们吃饭的手艺。提及提问,不得不谈拷问灵魂深处的哲学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杨澜励志语录经典(提问是一门艺术)(1)

为什么要提问?提问的祖师爷,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我所知道的是我一无所知”。因为“无知”,所以提问,苏格拉底的提问是压迫式的,被问者常被问到哑口无言。我个人认为提问主要是为了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妈妈,这个是什么?”,提问本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然而这种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却逐渐消失了。

杨澜励志语录经典(提问是一门艺术)(2)

为什么长大了反而不爱提问了?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妈妈并不是移动的教科书,有很多问题她也答不上来,当一个提问者,经常得不到回应的时候,时间久了他也就不再问了。经常提问有时候会被老师“当作问题学生”,为了变回老师喜欢的样子,有的人选择沉默,不再提问。越来越多的人害怕提问,尤其是在很多人在场的情况下,如课堂、讲座,提问之前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是不是很幼稚?别人会不会嘲笑我?因为害怕而不再提问。

杨澜的新作《提问》,是她三十年的媒体工作经历的总结,列举了很多《杨澜访谈录》真实案例,详细说明了提问的魅力和艺术。杨澜指出在提问前要做好案头工作,可能是语言类的也有非语言类的,对被采访和提问的人做详细的了解。如果对方是一个作家,最好能拜读一下他的作品。如果对方是一名演员,需要欣赏他主演的电影。如果对方是一个政治家,需要了解他的政治主张以及他的政绩等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杨澜励志语录经典(提问是一门艺术)(3)

提问前需要暖场,有时候单刀直入会显得没有礼貌和突兀,如果通过一个简短的寒暄,嘘寒问暖会拉近彼此的距离,再慢慢的过渡到提问的主题,会让整个过程更自然和愉快。

《提问》中提到了很多提问的方法,共情式提问、假设式提问、转场式提问、阐述式提问、质疑式提问、结语式提问等等。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场景和被提问人,时间、地点等因素综合考量,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提问》中引用到最多的一本书是《学会提问》,我曾经读过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提到的两种思维,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杨澜励志语录经典(提问是一门艺术)(4)

海绵式思维指的是全盘接收,优点是学习效率很高,缺点也很明显,如果学习的内容本身就是错误的,会对自己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淘金式思维,即采取批判性的思维,经过自己的思考去甄别学习的内容的正确与否。批判性思维又分为强势批判性思维和弱势批判性思维。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现有的立场和看法。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断言和看法,尤其是自己的看法。

杨澜励志语录经典(提问是一门艺术)(5)

对于这两种思维,我更喜欢淘金式思维,对于知识的吸收,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读完一本书之后我经常会问自己几个问题,作者说了什么?其实读书就像是自己和作者进行对话。他说的都是对的吗?我认同哪些观点?哪些是我不认同的。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读完这本书对我有什么意义?

提出一个好问题,往往比寻找答案本身更重要。如果你要向你的老板提问,请带上你自己的答案,因为大部分老板,喜欢做选择题而不是填空题。提问是一门艺术,每个人每天都在不停地创作。学会提问,让生活更美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