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的字除掉部首还有几画(说文解字534课细说)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鬲”部的三个汉字:“鬴、鬳、融”这三个字中,“融”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是本课的重点汉字三个字的详情如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融的字除掉部首还有几画?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融的字除掉部首还有几画(说文解字534课细说)

融的字除掉部首还有几画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讲“鬲”部的三个汉字:“鬴、鬳、融”。这三个字中,“融”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是本课的重点汉字。三个字的详情如下:

1、鬴。读音有两个:

(一)fǔ。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鬴,鍑属,从鬲,甫声。”形声字。本义是古代的一种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今经典多作釜,惟《周礼》作鬴。”

(鬴)

《韩非子·说疑》:“以其主为高天泰山之尊,而以其身为壑谷鬴洧之卑。”把君主当作高高在上的天和泰山一样尊崇,把自身看成谷底和锅底一样低下。《汉书·五行志中之下》:“燕王宫永巷中豕出圂,坏都灶,衔其鬴六七枚置殿前。”颜师古注引晋灼曰:“鬴,古文釜字。”燕王宫中长巷里的猪从猪圈中跑出来,撞坏了大灶,叼走灶前六、七口锅,放到大殿前面。

又指一种古代的量器名。也用作量词。《正字通·鬲部》:“鬴,量名。”《周礼·考工记·栗氏》:“量之以为鬴,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实一鬴。”郑玄注:“以其容为之名也。四升曰豆,四豆曰区,四区曰鬴。鬴,六斗四升也。”所铸造的量器为鬴,深一尺,可容纳一立方尺,而口缘为圆形,它的容积即为一鬴。

此外,鬴还是姓氏。《元和姓繤·麌韵》:“鬴,人姓也。见《纂要》文。”

(二)lì。这个读音出自《集韵》。同“鬲”。古代炊器。《集韵·锡韵》:“鬲,《说文》:‘鼎属。’或作鬴。”鬲,学过前面课程的应当非常熟悉了。

(青铜鬲)

“鬴”的小篆写法如图:

(鬴的小篆写法)

2、鬳。读yà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鬳,鬲属。从鬲,虍(hū)声。”形声字。本义是鬲鼎类的炊具。桂馥《说文义证》:“鬲属者,疑作䰝属。”《说文·瓦部》:“甗,甑也。”实际上,“甗”是“鬳”增加了偏旁的后起字。我们现在理解这个字,就是一种鬲或者一种甑。由于字形的原因,它很可能是两种器具的综合体,是双层锅,是釜与甑的结合,总之是古代的一种炊具。

【参考】高鸿缙《字例》:“(鬳)字象器形,器分上下两截,或分或联,中隔以有穿之板,上盛米,下盛水,可以蒸也,故即后事之甑字。初变作鬳,从鬲,虔省声。后又加瓦为意符作“甗”。“鬳”最初是象形字。与“鬲”有别,其后相混,于是加了“虍”,以区别两字。

(鬳)

“鬳”的小篆写法如图:

(鬳的小篆写法)

3、融。读róng。《说文解字》给出的解释是:“融,炊气上出也。从鬲,蟲省声。”形声字。本义是炊气上出。这个字本义许慎解释很正确,但融的早期构字却不是形声,而是象形,如图:

(融的字形发展)

很显然,“融”是从象形字渐渐演化为形声字的。左部的鬲,是炊具的象形,右部的虫,是炊气的讹变。最终形成了“融”的形声字字形。

徐锴《说文系传》:“气上融散也。”晋顾恺之《风赋》:“惠风飏以送融,尘霄霏以将雨。”《晋书·文苑传·王沈》:“融融者皆趣热之士,其得炉冶之门者,惟挟炭之子。”用的都是融的本义,炊(热或蒸)气上出。

本义之外,“融”还有很多用法:

(1)大明;大亮。《广韵·东韵》:“融,朗也。”《左传·昭公五年》:“明而未融,其当旦乎?”孔颖达疏:“明而未融,则融是大明,故为朗也。”已经天明然而不是大亮,大概是正相当于(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吧。

(天刚亮)

(2)昌盛。陶潜《命子》:“在我中晋,业融长沙。”在我东晋中世,长沙郡公家业昌盛。

(3)融化;消溶。比如:积雪融化。鲁迅《致萧军萧红》:“虽是江南,雪水也应该融流的。”

(积雪融化)

(4)融合;调和。如:融会贯通;水乳交融。鲁迅《社戏》:“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地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5)和乐;恬适。《左传·隐公元年》:“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杜预注:“融融,和乐也。”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

(6)流通。比如:金融。对,金融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其中的“融”字,用的就是“流通”这个意义。金融就是指货币流通,包括货币的发行、流转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

(金融)

(7)长久。《尔雅·释诂》:“融,长也。”《方言》卷一:“融,长也……宋、卫、荆、吴之间曰融。”《诗·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终。”毛传:“融,长;朗,明也。”您的伟大光辉是那样的长久,高风亮节将使您必得善终。

(8)火神祝融的省称。《国语·周语》:“融降于崇山。”韦昭注:“融,祝融也。”祝融降临在崇山。

(火神祝融)

此外,融还是姓氏。《世本》:“融氏,祝融之后。”《通志·氏族略四》:“融氏,祝融氏之后也。”

“融”的小篆写法如图:

(融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534,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