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暑假的请假条怎么写(没想到春节请假条还可以这样写)

先看一张图:


学生在暑假的请假条怎么写(没想到春节请假条还可以这样写)(1)

微博截图


看不清,别着急,再放一张大的:


学生在暑假的请假条怎么写(没想到春节请假条还可以这样写)(2)

文言文请假条


关键词:新疆、24岁小伙、文言文格式、春节请假条


先放支歌曲给大家听:



错觉

看到这份请假条不知你作何感想,我觉得颠覆了我以往对90后的认知,很难让人相信这出自一个90后小伙之手,内容中所列款项条条在理,句句用心,无论哪一位领导看了都会感同身受,为之动容,不忍拒绝。

换一个角度看世界


错觉是怎么产生的

错觉的产生来自于主观的先入为主,也许你接触过你认为颠覆了你价值观的90后,你周围的朋友也这么认为,再加上接触的媒体片面的报道,使你产生了这种错觉,认为所有的90后都是不靠谱的人,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这种认识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要使一个人轻易否定自己的判断,做出打自己脸的事是需要勇气的。

但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你的接触面有多大,你接触的信息有多大的局限性?你能接触的人是有限的,跟你没有接触过的相比简直是沧海一粟、九牛一毛,那你又凭什么认为“他们都是那样的人哪?”很多媒体号称通过对多少多少样本的调查,最后得出的调查报告显示他们是这样的人,问题是再精准的样本调查也不能排除个体的差异,况且每个人的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职业背景、所处的城市都不同,何来的精准哪?这是第一种的错觉。

第二种的错觉就是人云亦云,凡事没有自己的分析、见解和观点,听到别人这样说就跟着这样说,别人告诉你是这样就也认为是这样,完全不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种错觉严格来说不叫错觉,因为根本就没有观点和判断,这种只是为了显示参与感,参与到别人的观点里刷存在感,这种错觉是为了在社交中不被边缘化,不被看做异类,保持“我们都一样”的认同感,这种错觉叫听说。

通过这件事至少让我认识到对于90后的看法不应夸大其词、以偏概全,也不能先入为主、自以为是。

总结

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我真正要说的不是请假条,不是90后,是我们看事情的方法与角度 ,只是借由这个事展开而已。现实中我们常常陷入到自己的局限里无法自拔,只知坐井说天阔。

孔子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连亲眼所见的事情都不一定是你想的那样,何况是没经过调查与思考的听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