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小师傅讲课(随齐大春老师五台山金石之行)

来源于原创 杨金堂 人文繁峙 2020

五台山小师傅讲课(随齐大春老师五台山金石之行)(1)

五台山小师傅讲课(随齐大春老师五台山金石之行)(2)

齐大春算是奇才,自从在《人文繁峙》发文一篇,一发而不可收,在繁峙文学界名声大振。诸多文字频频出现在《人文繁峙》《平型关杂志》,甚至是省和国家级媒体,得到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喜好。同时,由于其身份和文笔修为的差异悬殊,越发引发众人关注。好在大春其人本质善良,繁峙文人亦良善爱才,于是乎大春身边反而有“梁山好汉聚义”之势,“齐大春与文学爱好者群”聚集三百多人,群内时时诗文不绝,日日熙攘热闹,倒也蔚为大观,为一当地网络文化盛景。今专为一集,以壮其声势,也同时兼作五台山金石和晋绣坊二企业宣传。人文繁峙,弘扬繁峙人文景观、文化,也是职责所在,分内之事。——人文繁峙

随齐大春老师《五台山金石》之行

文·杨金堂

5月17日上午十时许,我们“齐大春及文学爱好群”以齐大春老师为首的一行十一人先后陆陆续续来到了《五台山金石》侯必顺老师的办公室。

没有寒暄客套,彼此如早已熟悉一般。谈些群里的事,谈些写作的事。

五台山小师傅讲课(随齐大春老师五台山金石之行)(3)

临近十一点,应邀人员便全已到齐,因为毕竟大家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见面,相互多端详一下也不会参杂什么其它的因素,只是因为近一年的群里交流,各自的人品、文风都有了一点了解,今天难得的一次见面,多看几眼,记在心里那也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

人员聚齐后,侯总很随便地谈起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和经历后的感想。娓娓道来,却让人觉得身临其境,因为谁都有过“那几年”。

侯必顺老师和我同岁,都是六零年出生的。那个年代相信同龄人都有共同的感受。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未来,就算是领导人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此,侯老师身有体会地谈起了那时向阳路上给人们刻章,有时中午连饭都顾不上吃。

五台山小师傅讲课(随齐大春老师五台山金石之行)(4)

如果说一个人生活富裕后再去回忆曾经的艰难困苦如似梦境的话,到不如说顺应历史潮流是每一个人既不可抗拒又无法改变的心安理得的现实。侯老师就是这般城府,谈起过往的难时,既不激动,也没有过多的感慨。这大概就是一个“文人企业家”不同于一般人的境界吧。

初见到侯必顺老师时,给人一种面相慈善、亲切、谦逊和平易近人的感觉。有成就而不狂,有名气而不傲。不狂的是虽如今事业有成,但却把身价放到了极低,不炫耀、不自满、不低眼看人。不傲的是虽为县市人大和政协代表或委员,参加各种会议无数,接触省市县领导无数,但在交谈中从没有因为自己见过谁、认识过谁而自满或觉得了不起,这在名利的世界里真的是难能可贵的。

以前就听说过“五台山金石”,但却真的不知道什么是“金石”。经侯老师介绍后才知道:所有的雕刻作品都是来源于咱繁峙本地的金矿石经过加工而成的金石艺术品。或古老的农事用具还是传说中的龙凤,或生物、动物还是庭院、花草,无一不是栩栩如生、巧夺天工。更有侯老师的书法作品,或名言或篆刻真的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五台山小师傅讲课(随齐大春老师五台山金石之行)(5)

中午的时候,侯老师在家中摆了丰盛的筵席招待了我们。席间大家为了日后方便认识,各自做了自我介绍。当然,形式到未必重要,举杯言欢,畅所欲言,既活跃了气氛,也增进了相互间的感情。作为东道主的侯老师借酒谈起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坚持、创新、诚信”这是他一生为人坚持不懈的座右铭。

侯老师在谈到坚持时,列举了很多事例:在自己任职粉丝厂厂长的二十多年来,除本职工作外,力尽所能做一些其它事情。做过房地产,投资过矿业,成就了“五台山金石”这一特殊事业。他说:“认准的事情就去办,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只有坚持才会有成就”。就因为能把坚持当作一种信念,才导致了今日的硕果累累。

“创新”是一种大胆的行为,也是很少有把握、冒着风险的未知数。但在侯老师看来,走别人走过的路那是老路,开辟自己的新路也许前途坎坷,但一旦到达终点必将大放异彩。从开始创办“五台山金石”伊始,有许多人不理解,无非就是前途未卜的担忧。但侯老师却坚信自己的判断,由“坚持”作后盾,“创新”一定会成为风雨中的硕果。等到收获的那一刻,历经过的风风雨雨正好是一盘大餐里的佐料。

五台山小师傅讲课(随齐大春老师五台山金石之行)(6)

墨子说:“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资治通鉴》里说:“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侯老师的为人处世之道便是“诚信”。无论顺境逆境,与人交首先先把自己的心亮出来,让别人去看是红是黑,有多少可信或欺诈,这样才能博得别人的信赖和支持。这是人立于世最起码和最宝贵的东西。侯老师的为人仅一条“守诚信”便广交了五湖四海的仁人志士。许多人来买侯老师的东西,只是电话里一句话便先把钱打过来,这作为商业行为也好还是道德操守也罢,一个“信”便信出了人品本质,一个信也信出了道义和名誉。

酒席间侯老师的随意之谈,便博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句句都是经典”。当王俊英老师问到:“你是怎么想到把金矿石做成工艺品的”时候,侯老师诙谐地说到:“我的想法和做法是本着跨越、转型、升级的原则,既利用了金石资源又不造成环境污染”。此时,我在心里暗暗想:这是一个智者的灵魂也是一个智者的行为,人若如此,何愁不能修成正果?

五台山小师傅讲课(随齐大春老师五台山金石之行)(7)

下午三点多我们离开了侯老师的办公室,各自启程,因为大春老师他们还在砂河。临行时,侯老师把自己精心制作的“石来运转”作为礼物每人送了一份。实在说真的十分感谢侯老师。客套话或许并不需要太多,但感谢还是需要的。大家在一片互道珍重中结束了此次“五台山金石”之行。

图文:杨金堂

编辑:冯 璐

五台山小师傅讲课(随齐大春老师五台山金石之行)(8)

五台山小师傅讲课(随齐大春老师五台山金石之行)(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