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颐和园的歌曲(一首歌让她火遍大地)

旅游现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再普遍不过的事了,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是个稀罕物,一方面经济条件不太允许,另一方面工作中没有太多的假期,加上交通出行也没有现在这么便利快捷。

1984年女高音歌唱家张暴默在央视春节晚会上演唱了《鼓浪屿之波》,经过多年的传唱,很快变成了鼓浪屿的招牌之歌,引爆了无数游客对这里的向往。

这首歌是1981年由著名作曲家钟立民作曲,张藜、红曙作词的,期盼祖国统一的音乐作品。

赞美颐和园的歌曲(一首歌让她火遍大地)(1)

我第一次来到鼓浪屿还是在二十多年前,当时许多单位开始风行组织员工去往国内景区进行休养,这年我有幸被单位安排到了厦门,在鼓浪屿入住休养一周。

当坐轮渡再次踏上鼓浪屿,隔鹭江与厦门市相望的小岛看上去是如此的熟悉。朝东面海上望去,不远处就是大担小担、大金门、小金门等诸岛,如果再一直往东穿越海峡,就来到了祖国宝岛台湾省。

鼓浪屿上的老建筑是她的一大特色,这里的景色与厦门市飞速发展的现代化高楼大厦相比截然不同,多年前第一次的记忆依然历历在目。

赞美颐和园的歌曲(一首歌让她火遍大地)(2)

一百多年前发生的鸦片战争,英国的坚船利炮撬开了满清王朝保守的国门,痛定思痛的满清王朝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西方先进的教育方式也开始逐渐为国人所接受。

1898年2月,英国牧师韦玉振的夫人韦爱莉在位于鼓浪屿鼓新路35号的牧师楼创办了家庭式幼稚班——“怜儿班”。

这个当时的家庭式幼稚班却无意当中成了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场所,同年“怜儿班”被改名为幼稚园。

赞美颐和园的歌曲(一首歌让她火遍大地)(3)

1909年,幼稚园迁往安海路4号,改为蒙学堂。之后又在鼓浪屿内厝沃西路(就是现在的永春路83号)建新园舍,1911年落成后命名为怀德幼稚园,也就是如今的日光幼儿园前身。

一生亲自接生了五万多名婴儿,被尊为“万婴之母”、以及“中国医学圣母”的我国妇产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林巧稚,还有中国音乐家、国际著名钢琴家殷承宗等一大批人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度过了人生重要的童年时光。

赞美颐和园的歌曲(一首歌让她火遍大地)(4)

怀德幼稚园教学以西式教育为主,采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开设有自然科学、语言文学、绘画手工、歌舞及宗教等课程,所有教材和玩具都是从英国运过来。

1909 年,蒙特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 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很快被译成 20 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先后100 多个国家竞相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

赞美颐和园的歌曲(一首歌让她火遍大地)(5)

蒙台梭利的教学理念也在中国的很多幼儿园落地生根,她重视的是孩子自由成长及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例如孩子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技能,挑选各种适合自己的游戏和活动。

鼓浪屿的日光幼儿园是我国现代学前教育一百多年发展变迁的缩影,对幼儿来说,幼儿园的生活经历是一生的记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