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和原发肺动脉高压哪个难治(一孔之见)

不管是临床医师还是超声医师,对肺动脉高压的认识均存在不足。比如,我们是否已经理清“肺动脉高压”、“肺高血压”、“肺高压”、“肺循环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这些基本概念?

知识点小结

肺动脉高压日

为了纪念30多年前一位因食用有毒菜籽油(相当于地沟油)而导致肺动脉高压致死的西班牙儿童患者,2012年5月,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了关于肺动脉高压的科学研讨会,经22个组织、10个罕见病及其下属机构以及8家科研机构共同商讨,提议每年5月5日为世界肺动脉高压日。

肺动脉高压临床并不少见,对于一个心脏超声医生而言,如何通过伯努利方程,结合三尖瓣反流、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分流、肺动脉瓣反流等,计算肺动脉收缩/舒张压,是一项必修的基本功。虽然超声医生与心导管医生在所测压力值方面往往存在一定分歧,超声仍不失为一项有效、无创的评估手段。

其实和高血压病相比,不管是临床医师还是超声医师,对肺动脉高压的认识都存在不足。比如,单纯从其命名而言,我们是否已经理清“肺动脉高压”、“肺高血压”、“肺高压”、“肺循环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这些基本概念?

混乱的命名及翻译

所有医生同行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给病人看病时,一句话未解释完,患者就喊暂停,然后拿出手机开始咨询百度医生。但我们无须否认,包括专业医生在内的很多人,遭遇难题时,也会在第一时间掏出手机开始“百度”与“搜狗”。但当我们使用两大搜索引擎对“肺动脉高压”、“肺高血压”、“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这些概念进行检索后便会发现,有些医生将“肺动脉高压”等同于“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有些则认为“肺动脉高压”英文名实为“pulmonary hypertension”。

继发和原发肺动脉高压哪个难治(一孔之见)(1)

网络中关于肺动脉高压命名实为百花齐放

当我们再用“肺高压”进行检索,依然有许多结果,其中不乏很多专家的解读,将“肺高压”等同于“pulmonary hypertension”、“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这些概念的都不在少数。

当用“肺高血压”进行检索,结果亦众多,甚至还有命名为2010年中国肺高血压指南的结果,仿佛这些概念是可以互换的,因为尽管名字不同,翻译不同,但其实看中文,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可谓鱼龙混杂,真假难辨。

刨根问底

医学词汇翻译中总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比如“patent ductus arteriosus”和“patent foramen ovale”直接翻译成“动脉导管未闭”、“卵圆孔未闭”,而不是直接按照字面意义翻译成“开放的动脉导管”、“开放的卵圆窝。这种既定的规则让人们在翻译时能够做到整齐划一,以免出现“百花齐放”的尴尬场面。

笔者专门查阅了有关医学术语认定的书籍,均将“pulmonary hypertension”翻译为肺动脉高压,这在上个世纪是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但问题就在于随着肺动脉高压指南的不停更新,人们“发明”了很多新的分类和概念,“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就是两个容易引起歧义的词汇。

关于肺动脉高压,相对权威的分类包括分别于1998年在法国Evian、2003年意大利威尼斯以及2008年美国Dana Point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第二、三、四次肺动脉高压会议修订的分类,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再次更新了部分内容。

•1998年以前,肺循环高压仅分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两大类。

•1998法国Evian会议,将肺循环高压分为5个大类。

•2003年威尼斯会议对Evian诊断分类标准进行修订,将肺动脉高压共分为5大类、21亚类。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废除原发性肺循环高压的概念,而将之细化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家族性肺动脉高压、包括相关因素引起的其他类型的肺动脉高压。另外,将肺静脉闭塞病及肺毛细血管瘤这两类疾病从肺静脉高压系列转移到肺动脉高压系列。

•一直以来,我国跟着国际分类学步,但自从2003年以后,在专业名词的翻译和规范使用上,国内学者意见却不尽一致,主要涉及“pulmonary hypertension”,“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两个概念。

继发和原发肺动脉高压哪个难治(一孔之见)(2)

2015年欧洲肺动脉高压指南关于肺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分型

中国心血管专家共识认为肺循环高血压是指包括肺动脉高压、肺静脉高压、混合性肺动脉高压的总称,整个肺循环,任何系统或者局部病变而引起的肺循环血压增高均可称为肺循环高压,对应英文术语为“pulmonary hypertension”。而“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血压增高而肺静脉压力正常,主要原因是肺小动脉原发病变而导致的肺动脉阻力增加,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升高而肺静脉压力在正常范围内,所以需要肺毛细血管嵌顿压正常才能诊断,对应英文术语为“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目前被划分为肺循环高血压的第一大类,国内也有专家称之为“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这份共识似乎并未被大部分中国医生所接受,中国研究肺动脉高压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查阅他们的论文和课件,存在很大分歧。仅“pulmonary hypertension”便被译为“肺动脉高压”、“肺高压”、“肺高血压”、“肺循环高压”等,并发表在各大论坛、报纸和专业期刊。而肺动脉高压分类中的第一大类“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则被翻译为“肺动脉高压”、“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等多种名词。

笔者参考了很多专家意见,认为王辰院士提出的翻译方法似乎更为贴切。现将几个专业词汇的翻译情况简单介绍如下,读者可自行琢磨。

关于pulmonary hypertension

多年以来,我国一直沿用“肺动脉高压”这一术语,其字义即指肺动脉压力增高。该名词早已被广泛接受和使用,是经过国家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国家标准科学名词。近年来有学者不再将“pulmonary hypertension”译为“肺动脉高压”,只是因为新分类中出现了“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这一名词。笔者认为“pulmonary hypertension”译为“肺动脉高压”符合我国既定国情。

•肺循环高压翻译并不妥帖:肺循环包括肺动脉、肺静脉、肺毛细血管。当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增高(这在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非常常见),肺动脉压尚未升高或升高未达到“pulmonary hypertension”标准时,也属于肺循环压力增高,但不能称为“pulmonary hypertension”,因后者指的是肺动脉压力增高并超过一定界值。此外,多种类型的肺动脉高压并不伴肺循环其他部分的压力增高。

•肺高血压翻译极为不恰当:人们在听到这个词汇时,第一反应是“肾性高血压”,似乎是代表了肺部疾病导致的体循环高血压。肺脏存在支气管动静脉和肺动静脉两套血液供应系统,属体循环系统的支气管动脉压力增高是否也可以称作“肺高血压”呢?单纯肺静脉压力增高,肺动脉尚未受累时,从广义的概念上讲也可以称为“肺高血压”,但不能称为“pulmonary hypertension”。所以这种翻译极易引起误解,应该废除。

•肺高压的概念内涵太大,比肺循环高血压还要笼统:除肺血管内压力增高外,肺泡内压力增高也可以称作“肺高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常存在的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即肺泡内与外周小气道内压力增高,从字面上讲,也属于一种“肺高压”。所以这一概念也不合适。

关于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真正让中国人感到迷惑的是新的分类中增加了“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这一概念,可能外国人对此不感到疑惑,但对于多数读国外文献都要靠翻译软件的中国医生而言,这个词汇引发很大分歧。这就像,我们看新闻报道“中国男足大败菲律宾”和“中国男足大胜菲律宾”,其实是一码事,外国人看到后可能就会感到迷惑是一个道理。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属于肺动脉高压分类中的第一大类,关于这一名词的中文译名,国内也有较大分歧,包括“肺动脉高压”、“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等。

继发和原发肺动脉高压哪个难治(一孔之见)(3)

肺动脉高压的病因学分型,可见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仅仅是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的一个病因学亚型

从英文直译角度来,“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应译为“肺动脉性的高压”,“pulmonary artery hypertension”才能被直译为“肺动脉高压”。在新的分类中,之所以出现“arterial(动脉的、动脉性的)”这一形容词,是因为它能够体现出这类肺动脉高压的本质和特点,即直接引起肺动脉血管本身结构异常的一类肺动脉高压。至于“动脉性肺动脉高压”与“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前者体现疾病的性质、发病原因和/或病理特点,而后者只是着眼于不同的表现类别,因此采用“动脉性肺动脉高压”这一译名能够比较恰当地反映新分类的实质。

讲者简介

继发和原发肺动脉高压哪个难治(一孔之见)(4)

孔令秋医生

医学硕士,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治医生,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心律失常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以及住院患者床旁超声检查。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在《Heart》、《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等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主编/译医学专著2部。现为《BMJ Case Reports》《心血管外科杂志》等审稿人、四川省医师协会高血压医师分会青年委员、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往期链接

心在线 专业平台专家打造

编辑 田新芳┆美编 柴明霞┆制版 刘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