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道拐位置(从24道拐看变化)

内容摘要:回眸历史,不禁感叹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作为一个文物基层工作者,感受最深的就是晴隆24道拐及其相关抗战历史,得到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们更进一步的肯定和重视。

24道拐位置(从24道拐看变化)(1)

晴隆24道拐 张霆 摄

上世纪80年代的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中,晴隆24道拐盘山公路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受许多条件制约,24道拐没有得到有效的宣传和重视,默默无闻地在贵州晴隆“沉睡”了半个多世纪。一张晴隆24道拐盘山公路的历史照片,被云南二战史学者戈叔亚寻觅8年后,终于在2002年的3月初把目光定格到贵州晴隆。他经过在晴隆实地寻找考察、最后登上晴隆山对面当年美军记者拍摄地点上方远眺24道拐全景后,最终为24道拐这一蜿蜒崎岖的抗战历史路段遗迹拨开迷雾。流传近60年的“误会”终于真相大白,24道拐“被找到”。

戈叔亚从晴隆回到昆明后,第一时间将24道拐抗战公路在晴隆县所获取的图片、文稿发给广州《羊城晚报》。第二天《羊城晚报》用封面版半版篇幅,设计了一句话的通栏标题:《世界闻名的“24道拐”原来在贵州》,压题文字写道:“研究二战史的专家戈叔亚对一张老照片的破译,改正了一个57年的谬误。”揭开了24道拐抗战公路之谜。至此,晴隆人才开始重新认识24道拐抗战公路遗址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今天的24道拐已是一个地理和文化标志,见证了晴隆人支援抗战、献身抗战的悲壮历史。2005年8月,时值全国隆重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晴隆县委、县政府成功举办了大型纪念抗战胜利“8·15”系列活动。内容包括象征8年抗战胜利的88辆自驾车重走24道拐抗战路,文艺演出、招商引资、奇石展、纪念抗战胜利图片展等相关系列活动。

鉴于晴隆24道拐抗战公路的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因其厚重的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被列为全国“六大极险之地”之一。至今,晴隆县已连续举办了24道拐汽车爬坡赛等相关赛事。一年四季当中,24道拐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又是探险旅游和汽车比赛的极佳之地。

近年来,晴隆县以24道拐为依托,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推出了一系列“红色旅游 ”组合型旅游产品,成为游客竞相打卡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2021年10月,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晴隆二十四道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1—2030年)》。晴隆以此为契机,科学合理布局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规划建设了民宿客栈、露营基地等丰富旅游业态,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刺激游客二次消费。目前,24道拐景区已发展成为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抗战史迹旅游基地。

近年来,晴隆大力推进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体制创新,在保护24道拐遗址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建设了史迪威·晴隆24道拐遗址公园,修建了纪念广场、纪念博物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促进红色旅游资源转型升级。

走进24道拐抗战军事展览馆,墙壁两侧播放着上百名“老兵敬礼”的视频,令人动容。展览馆以“24道拐抗战生命线”为主题,通过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全面、简练、生动地介绍和展示了“晴隆抗战文化”“筑路往事”“远征军出征”等重要历史事件。

“2021年,景区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开放军事展览馆,除图片、视频、实物展示等传统方式外,还引进新技术、新形式,将快闪、VR等年轻一代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景区,增强游客的体验感,让游客在感受24道拐雄、奇、险、峻的同时,深入探寻历史,缅怀先烈,感受厚重的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思想洗礼。”24道拐景区总经理卢珊珊说。

24道拐景区以24道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核心的抗战文化和阿妹戚托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特色文化为引领,深入挖掘传承保护优秀红色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推出了一批特色鲜明、受众多样、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旅游产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逐渐形成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现今,24道拐所在的山峦沟壑已是满目苍翠,旅游业发展正如火如荼。2021年,24道拐景区共接待游客10.3万人,实现景区收入500万元,比2020年增长了17.4%,长期带动当地就业人员60余人,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民增收致富。

(特约记者 陈亚林)

陈亚林:情牵“24道拐”

文物是国家、民族的宝贵财富。1987年7月,陈亚林积极参加全县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县境内的普查工作中,初步统计,普查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点80余处。最终审定纳入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35处,后报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公布,著名的晴隆“24道拐”抗战公路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1999年,陈亚林参与完成《晴隆县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工作资料;2002年完成《晴隆县文物保护单位“十一五”规划编写》工作资料;2004年5月至2005年2月,独自完成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晴隆“24道拐”抗战公路所有申报材料(14个卷宗)的工作;2005年8月,独自完成晴隆县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8·15”系列活动之一的《晴隆抗战历史图片展》工作,协助中央电视台康辉一行,采访拍摄“24道拐”相关抗战历史和见证老人。2006年5月,国务院将“24道拐”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4月至2006年12月,陈亚林独自开始考察走访与晴隆抗战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见证人。多次邀请重庆史迪威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牟之先教授、大学学者到晴隆考察调研抗战历史,寻访历史见证人(或掌握线索的人)50多名,抗战历史遗物10余件;编写调研资料40余份,研究撰写晴隆抗战历史方面论文5篇,行程数千公里。2005年初,他与邓茜合著的《24道拐——历史的弯道》一书,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成为宣传、推介“24道拐”不可多得的珍贵图书。2002年10月,陈亚林代表晴隆县参加在重庆举行的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向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专家、学者展示晴隆“24道拐”及其相关抗战历史资料,受到一致好评,并经多位专家推介,陈亚林加入了中国“二战”史研究会会员,至2005年9月,发表学术论文2篇(其中一篇《“24道拐”初议》为合著)。

2007年至今,陈亚林先后参与、协助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省、州数十家媒体编辑记者,在晴隆采访拍摄“24道拐”,并当好“24道拐”的义务讲解员和宣传员,使各级媒体记者能全方位、多视角了解、宣传“24道拐”的历史文化和蕴含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为宣传“24道拐”、宣传晴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有人说,陈亚林与“24道拐”的关系,就像手足兄弟,是血脉相连的。在“24道拐”还没有被世界“发现”之前,他就对它情有独钟,默默地收集了无数珍贵的资料。自从2002年“24道拐”在贵州晴隆的消息传出,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后,他更加致力于“24道拐”的研究和宣传,收集整理的各种资料数以千计,光是手抄的记录就有厚厚的10多本,他积极撰写论文、新闻,拍摄照片,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24道拐”,现在已经成为县内外权威的“24道拐”研究专家。作为一名县政协委员,陈亚林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对保护、利用“24道拐”文物单位和风景区等提出了许多合理性、建设性的建议,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视。

与此同时,为了把“24道拐”更好地宣传推介出去,陈亚林又义务当起了“导游”,热情地为各级领导、来宾和游客详细讲解和介绍“24道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近期,陈亚林还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媒体,先后推出《我在晴隆“24道拐”等着你》《我在晴隆等你》《“24道拐”之“被发现”》《“24道拐”十年看巨变》等图文并茂的文章和宣传资料,并时时更新。

寻常生活中,只要有三五天不到“24道拐”看看,他就坐卧不安,心神不宁,总是隔三差五去走走,拍下不同时段、不同天气、不同季节的照片。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他几乎每天都在“24道拐”,主动向外地游客讲解,并递上宣传资料及名片,如数家珍地向游客介绍“24道拐”的基本情况,成为了景区的第二道亮丽风景线,受到当地有关部门及广大游客的称赞和好评。他已成为“24道拐”名副其实的“形象大使”。

(特约记者 杨浩)

(责任编辑 岑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