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码是自动变绿码还是要申诉(被赋黄码黄码绿码)
近日,因广州出现新一轮本土疫情,不少市民发现自己的健康码被赋“黄码”。还有的市民发现,自己的健康码会出现黄码、绿码间反复变化的情况。
针对市民普遍关心的“黄码”相关问题,卫健、疾控、政数等部门进行了权威解答。
Q:
不同颜色穗康码有什么区别?
A:
(1)红码:背景显示为红色,提示持码人属于居家隔离人员、集中隔离人员、密切接触者、疑似病人、确诊病人和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或待审核实高风险人员,需按有关规定接受疫情防控管理。
(2)黄码:背景显示为黄色,提示持码人属于居家健康管理、待核酸检测风险人员,需按有关规定接受疫情防控管理。
(3)蓝码:背景显示为蓝色,为持码人本人申领生成,提示持码人健康风险状态正常。
(4)绿码:背景显示为绿色,通过他人代为申领生成,提示持码人健康风险状态正常。
Q:
为什么市民会被赋黄码?
A:
以下三种人群会被赋黄码:
①涉疫重点人群,即与病例同时、同场所及周围范围停留一定时间以上人员,赋黄码,需要进行核酸3天2检或7天3检;
②外省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来(返)穗人员,自确定风险、推送排查之日起第1天、第3天分别赋1次黄码;
③省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跨市旅居人员,自确定风险、推送排查之日起第1天、第3天分别赋1次黄码。
Q:
发现被赋黄码后,该怎么办?
A:
被赋黄码后,请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①立即向社区报告,配合社区排查管理;
②实施居家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
③按短信要求完成核酸检测。
Q:
要转回绿码,该怎么做?
A:
如短信要求3天2检,须在3天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2次核酸检测间隔须24小时以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第1次检测结果为阴性,健康码只是短暂转为“绿码”,1天后将再次转为“黄码”,提示市民须按要求进行第2次检测。如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健康码才正式转为“绿码”。
如短信要求7天3检,则需要在健康码转为黄码后第1天、3天和第7天(第1次与第2次应间隔24小时)进行检测。如3次检测均为阴性,则正式转为绿码。
Q:
没有去过涉疫地区,为什么会被赋黄码?
A:
赋黄码是各级各部门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分工协作进行的,主要是针对去过有疫情风险场所、可能接触过疫情风险人员的健康管理措施。
被赋黄码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与阳性病例涉及的重点场所或区域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有交集;
2.与阳性病例接触过的人员在重点场所或区域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有交集。
Q:
被赋黄码后,对工作生活有什么影响?
A: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对黄码人员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会有一定的限制,具体规则由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制定。根据健康码管理政策,尽快按照短信通知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可转为绿码。
Q:
黄码人员核酸检测采样后,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转绿?
A:
在广东省内进行核酸采样的,假如为阴性结果,一般需要等待6个小时左右后转绿码;遇到大规模核酸采样,时间可能有所延长。
Q:
为什么有些人在短时间内会出现黄码→绿码→黄码多次转换的现象?
A:
“3天2检”的人员,须在3天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2次核酸检测间隔须24小时以上。若第1次检测结果为阴性,健康码只是短暂转为“绿码”,1天后将再次转为“黄码”,提示市民须按要求进行第2次检测。如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健康码才正式转为“绿码”。
Q:
收到疫情防控办黄码提醒短信,但健康码未见黄码,是怎么回事?
A:
在健康码赋黄码的同时,广州市会向黄码人群发送提醒短信。假如在被赋黄码后已经按要求进行了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就会被移出黄码名单;但在黄码人群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存在个别短信发送滞后、转绿码后才收到黄码提醒短信的情况。实际状态以健康码显示为准即可。
Q:
被赋黄码后,按要求做了核酸检测还是没恢复绿码,怎么解决?
A:
在做完核酸检测得到阴性结果后,健康码就会自动转绿。由于核酸数据上传和后台数据计算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转绿码会稍晚于核酸阴性结果报告,建议等待一段时间重新打开小程序查看。
为保障健康码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目前健康码系统启用了缓存策略,如果核酸检测结果符合解除黄码要求,但仍是黄码,可能为数据缓存,可点击健康码下方的“刷新”按钮,获取最新数据。
Q:
如何解除红码?
A:
针对不同情况,红码将以不同的方式解除:
(1)居家隔离人员,由执行居家隔离措施的区或医疗机构解除。
(2)集中隔离人员,由执行集中隔离措施的区、疾控中心或医疗机构解除。
(3)密切接触者,由执行集中隔离措施的疾控中心解除。
(4)疑似病人、确诊病人和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由医疗机构解除。
(5)疫情严重地区抵穗人员,应按各区的指引主动与所在社区或相关单位联系,针对不同情况,进行解除或接受有关疫情防控管理。
来源丨广东疾控
编辑丨小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