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腿残疾的修鞋匠(鹤壁残疾修鞋匠付锁生修鞋30余载)

“别看他是个残疾人,但他的修鞋技术非常好,干活儿也踏实,我们是专门过来找他修鞋的。”“我在这里修了几十年鞋,很佩服他作为一个残疾人自食其力的自强精神。”9月16日,在山城区长风路与朝阳街交叉口附近的一个修鞋摊儿前,不少顾客在等待修鞋的间隙这样评价修鞋摊儿的老板。这个修鞋摊儿的老板叫付锁生,今年62岁,是淇滨区上峪乡鹿厂村人。付锁生在家中排行老二,他的哥哥、弟弟都乐意照顾他的生活,但他坚持自食其力,从1988年开始摆摊儿修鞋,至今已30多年。

双腿残疾的修鞋匠(鹤壁残疾修鞋匠付锁生修鞋30余载)(1)

△付锁生正在给顾客修鞋

不想当“吃闲饭的人”,17岁时靠树杈学会“走路”

打样儿、剪皮、上底、打磨……记者见到付锁生时,他正在为顾客的鞋子加上一层鞋底。虽身患残疾,但他干起活儿来很麻利,一整套动作一气呵成,不到10分钟就为顾客修好了鞋子。他让顾客试穿后又动手整修了一番,才放心地将鞋子交给顾客。“我双腿残疾,但手不残疾,大家来找我修鞋就是照顾我的生意,我得尽力做到又快又好。”付锁生说,他干修鞋几十年来拥有了不少老顾客,大家都是冲着这一点来找他的,这让他充满自信,干劲儿也更足了。

“既然腿有残疾,那就好好琢磨不靠腿的生计。我手不残、心不残,心要是残了那整个人就废了。”付锁生用这句话为开端,开始回忆自己一路走过的心路历程。

因自幼患小儿麻痹,付锁生的双腿严重残疾,这让他无法站立。16岁以前,他都是靠双手在地上爬行,就连上学也是如此。虽然辛苦,还经常被人嘲笑,但他坚持读完了小学。

17岁时,当付锁生觉得自己的上身可以支撑他站起来时,他开始练习靠双拐行走。因为家里贫困,买不起拐杖,所谓的双拐是家人找来的两根树杈。由于下肢完全使不上力气,付锁生行走时必须靠上身的力气把自己向前甩,并靠着惯性迅速挪动双拐。这一过程最苦的就是他的腋窝,练习一天下来,他的两个腋窝已经红肿。“疼也得忍着,我对自己说习惯了就好了。”付锁生回忆,他刻苦练习走路”,就是想去生产队挣工分,他不想成为村民眼中“吃闲饭的人”,即使哥哥和弟弟说会照顾他一辈子。

“学会走路后,我去找生产队长软磨硬泡给我安排活儿,那时候村民要用铡刀将草料铡碎,我就负责往铡刀下送草。那时一个壮劳力一天挣10个工分,生产队每天给我记3个工分,我干得可带劲了。”在付锁生眼中,当时每天3个工分就是他“站”起来的动力。

为攒钱买修鞋机,当门卫苦干一年

30岁那年,付锁生一直琢磨有哪些工作适合自己,最后他决定弄个修鞋摊儿,但买修鞋机让他作了难。那时一台修鞋机要100多元钱,这对于他们全家来说是笔巨款。打工攒钱买修鞋机,付锁生给自己定下了这样的目标。当时浚县一个工厂需要门卫,但要每天24小时值班,他毫不犹豫报了名。

“门卫就我一个人,白天夜里都要上班。”付锁生回忆,那时到厂里拉货的货车很多,他都是拄着双拐去开门、关门。有很多司机选择晚上来装货,好好睡一觉是他那段时间的愿望。

除了缺觉,当时每次从厂里回家对付锁生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公交车只通到乡里,距他家还有十几里路,正常人步行大约要1个小时,他得用3个小时,等他大汗淋漓走到家时天已经黑了。家人看他辛苦,劝他放弃工作,他心想,第一步还没完成就放弃,以后还能干什么?

1年后,付锁生终于攒够了钱,他让家人跑到新乡给他买回一台修鞋机。那天,他看着修鞋机直到天快亮时才入睡。他清楚地记得,那一年是1988年。

第一次出摊儿手忙脚乱,四处赶集练手艺

拿到修鞋机后的第二天,付锁生便迫不及待地上街出摊儿了。在此之前,他一有时间就跑到修鞋摊儿前看别人是如何修鞋的,然后记下来回去自己琢磨。尽管有准备,但第一天出摊儿时的第一笔生意,他还是“出丑”了。那是一位女顾客,因皮鞋破损需要修补,修理皮鞋要更换针头,付锁生当时并不了解这里的门道,皮鞋一上修鞋机针头就断了,他的手也被剐破了。付锁生向那位顾客道歉后,找在一旁修鞋的同行帮顾客修好了鞋,那位顾客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付锁生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修好修鞋机后便主动向别人讨教。生意不忙时,付锁生就跑去向同行请教,然后再回去用旧鞋子练习。

经过几个月的摸索,付锁生的手艺越来越好,顾客也越来越多,最多时一天能挣七八元钱。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他要面临赔钱的局面。有一次,一位顾客来修鞋跟儿,由于力度太大,他一锤下去鞋跟儿裂了,他主动赔偿给顾客30元钱,那几乎是他忙活一个月的收入。那件事情让付锁生长了教训,他决定四处赶集练手艺。“农村人日子相对紧张,修鞋的人也多,他们的要求是价钱便宜活儿又好,这最能练技术了。”付锁生回忆,当时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辆手摇三轮车,还要拉着维修工具,他经常跑到离家几十里地的村庄赶集。收摊儿回家遇到雨雪天是常有的事,遇到坡度大的路段,他只能等路人帮一把。摆摊儿时,从家里带的馒头配上水就是他的午饭。赶集那几年虽然辛苦,但他的修鞋技术有了很大提升。

街头修鞋30余年,靠双手赢得尊重

1991年,付锁生在山城区长风路与朝阳街交叉口附近摆起修鞋摊儿,一直干到现在。因为技术好,要价合理,付锁生有一大批老顾客,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老修鞋匠”。一些老年人甚至把他的修鞋摊儿当成了聊天儿、聚会的地点。

采访中记者发现,谈起自己的生活,付锁生始终很乐观。“咱靠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能走到现在我已经很知足了。”付锁生说,这些年来他不仅收获了技术,更收获了感动,很多人不忙时就跑来帮他收摊儿,遇到恶劣天气时,还有人主动送他回家,房东还经常帮他做晚饭……

尽管表现得很乐观,但对于行动不便的付锁生来说,多年来自食其力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一点,付锁生的房东都看在眼里。“付锁生作为一个残疾人,他的努力让我们很感动。他虽然生活不易,但人特别实诚,我们都愿意帮助他。”采访当日,付锁生的房东恰巧来帮付锁生收摊儿,他告诉记者,付锁生干活儿认真、仔细,顾客如果落下什么物品,付锁生总是主动寻找顾客。

“心要是残了那整个人就废了。”听到别人的夸赞,付锁生依然用这句话来回答,他说会一直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