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翼两侧发红什么原因引起(鼻翼发红可能是病)

作为皮肤科医生,经常会有朋友来咨询他们身上大大小小的皮肤问题,最近有好几个都问到了鼻翼发红的现象(注:鼻翼指鼻尖两侧呈弧状隆起的部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鼻翼两侧发红什么原因引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鼻翼两侧发红什么原因引起(鼻翼发红可能是病)

鼻翼两侧发红什么原因引起

作为皮肤科医生,经常会有朋友来咨询他们身上大大小小的皮肤问题,最近有好几个都问到了鼻翼发红的现象(注:鼻翼指鼻尖两侧呈弧状隆起的部分)。

考虑到这个情况很常见,不少人都有受到困扰,索性写一篇科普文章,给大家详细地讲一讲。

唐教清

驻丁香医生医师

皮肤科医师

鼻翼发红

大多数是因为脂溢性皮炎

这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炎,它喜欢长在皮肤容易出油的部位以及皱褶部位,比如头皮、眉间、鼻唇沟、耳后和前胸。

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红,发红表面有皮屑,而且皮屑比较油腻。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5]

下面这几个条件,满足得越多,就越可能是得了脂溢性皮炎:

有发红和皮屑;

皮屑油腻;

主要发生在易出油部位或皱褶部位;

没有明显瘙痒;

没有疼痛、没有烧灼感;

皮疹持续时间长;

皮疹反复发生。

要注意的是,脂溢性皮炎表现多样,每个人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完全相同。拿不准是不是的时候,需要就医寻找专业帮助。

脂溢性皮炎怎么改善?

脂溢性皮炎总体是一个比较温和的皮肤问题,对健康影响不大,但可能会因为反复发生、影响形象而造成心理负担。

对于轻微的脂溢性皮炎,可以进行基本的居家处理。

首先要加强清洁,避免皮肤过于油腻。洗发露、洗面奶用起来,比药物安全且实惠,也是基础的护理措施。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药物方面,可以优先考虑外用唑类药物(如酮康唑)或二硫化硒洗剂,效果比较明显。

剂型上有洗剂,也有乳膏,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就好,使用时参考说明书或遵医嘱。

必要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

其他药物可能有效果,但不是首选,不建议随便使用——包括煤焦油、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吡美莫司乳膏和他克莫司软膏)以及口服抗真菌药物。

鼻翼发红,也要警惕玫瑰痤疮

除了最常见的脂溢性皮炎外,个别时候鼻翼发红也可能是玫瑰痤疮的表现。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6]

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主要出现在面部中央的位置。

玫瑰痤疮患者有时会鼻翼发红,但玫瑰痤疮更典型的症状是持续的面部红斑和/或丘疹、脓疱。

其它症状还有面部毛细血管扩张、频发的面部潮红、眼部炎症或鼻赘等。

有的朋友两颊皮肤敏感,容易反复发红、发烫、发痒,就要警惕是不是得了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怎么改善?

由于玫瑰痤疮长在脸上,会反复,并且容易受刺激后加重,所以日常需要积极防护。

最基本的防护方法有:

温水洁面,避免频繁机械摩擦面部;

使用防晒霜,最好能够同时防 UVA 和 UVB,SPF ≥ 30;

根据不同肤质选择合适的保湿剂和皮肤屏障修复产品;

避免使用化学剥脱、去角质药物或皮肤磨削等医疗手段;

避免使用含有酒精、薄荷脑、樟脑、香料或桉树油的产品;

避免使用通过刺激性溶液或物理摩擦才能除去的防水化妆品;

避免已知的刺激因素,可能性较大的有日晒、热饮、运动、精神紧张和辛辣刺激等。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能涉及到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有甲硝唑凝胶、壬二酸乳膏、酒石酸溴莫尼定凝胶、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莫司乳膏等;

口服药物有多西环素片、米诺环素胶囊和异维A酸胶囊等。

需要医生协助制定并调整方案,切勿自行用药。在积极防护和遵医嘱治疗下,往往可以控制住病情,所以不要太担心。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总而言之,如果只是单纯的鼻翼发红,没有其他皮肤问题,那较大可能是脂溢性皮炎。

如果除了鼻翼发红外,还有其他的表现,则可以参考脂溢性皮炎和玫瑰痤疮的特点进行比对和排查。

两种问题都是良性的疾病,通过基本的居家处理往往可以有效改善皮肤状况。

如果拿不准,或者情况复杂,则需要由医生把关。

- 广告 -

鼻翼发红,影响了形象,还有点不舒服?

点击下方卡片,即可在线咨询三甲医院皮肤科医生

找到原因,做针对性处理,科学变美

如有用药需求,也可以和医生说明

经评估后医生合理开具处方,即可线上开药

药师审核把关,快速送药到家

用药更安全,省心省事儿少奔波

责编猴鸽

作者唐教清

参考文献

[1] Jean L Bolognia, Joseph L Jorizzo, Julie V Schaffer. Dermatology, 4th Edition.

[2] Denis Sasseville, MD, FRCPC. Seborrheic dermatitis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www.uptodate.com/contents/seborrheic-dermatitis-in-adolescents-and-adults. (Assessed on 2018-11-26).

[3]http://bestpractice.bmj.com/topics/zh-cn/102

[4]http://bestpractice.bmj.com/topics/zh-cn/89

[5]http://nationaleczema.org/eczema/types-of-eczema/seborrheic-dermatitis

[6]http://www.skincaretour.com/acne-rosacea-treatment-home-remedies

科学审核 殷董

皮肤性病科主治医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